天天看點

皇帝用膳時咬到一粒砂石,妃嫔見後大驚失色,皇帝的反應令人欽佩

宋朝自創始之君太祖趙匡胤開始,從總體上而言,曆任皇帝都比較仁慈寬厚,尤其以宋仁宗為最。宋仁宗趙祯是宋真宗第六子,原名趙受益,雖然生母李宸妃身份低微,但由于之前的兄長們全部早夭,隻剩下他這個“獨苗”,是以才被立為儲君,并由皇後劉娥(戲曲《狸貓換太子》中的邪惡女主)親自撫養。

皇帝用膳時咬到一粒砂石,妃嫔見後大驚失色,皇帝的反應令人欽佩

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曆任皇帝都比較仁厚

趙祯做了4年的太子,在乾興元年(1022年)繼承宋真宗的皇位,是為宋仁宗,當時的他,年僅13歲。由于仁宗年紀尚幼,是以最初國政便交由太後劉娥執掌,自己則垂拱而治,基本上算是無所事事。這樣的日子過去11年後,劉太後薨逝,宋仁宗才開始親自處理朝政。

宋仁宗在位42個年頭,是宋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間頗能任賢用能、虛心納谏,又能自我限制、提倡節儉,是以使得朝政清明、政局穩定,黎民百姓安居樂業,邊境鮮有刀兵之苦,社會呈現祥和安定的盛景。就私德而論,宋仁宗堪稱仁君的典範,曆史上關于他寬厚仁慈的記載比比皆是,這裡僅舉一例。

皇帝用膳時咬到一粒砂石,妃嫔見後大驚失色,皇帝的反應令人欽佩

仁宗即位之初,太後劉娥執掌朝政

話說宋仁宗某次用膳,正吃的津津有味之際,突然感到牙齒被硌得生疼,将飯吐出來後,才發現裡面有一粒個頭不大的砂石。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平常百姓之家,倒也無所謂,可若是出現在皇家,那問題可就大了。若皇帝性格比較暴虐,禦膳房的人恐怕全都性命不保,就算是皇帝性格再溫良,恐怕也要追究相關人等辦事不用心的罪狀,挨罰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是以在一旁侍奉的妃嫔看到後,吓得大驚失色。

然而宋仁宗的表現卻令人感動。原來在發現砂石後,皇帝非但沒有龍顔大怒,反而若無其事地将砂石檢出來扔掉,然後悄悄地跟身邊的嫔妃講,切莫将此事向外界透露,不然的話,禦膳房的人恐怕要被追究死罪(“禁中進膳,飯中有砂石,含以秘示嫔妃曰:“切勿語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見《二程外書·傳聞雜記》),嫔妃聽後默默點頭,這場風波便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皇帝用膳時咬到一粒砂石,妃嫔見後大驚失色,皇帝的反應令人欽佩

仁宗在位42年,仁厚之風聞名天下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由此皇帝的仁德之名傳遍國内,上至公卿王侯,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對他欽佩、敬仰至極。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駕崩,享年才54歲。消息傳開後,京師汴梁的百姓痛哭流涕、如喪考妣,商人全部罷市舉哀,哭泣之聲傳遍了大街小巷,就連乞丐和懵懂的幼童,都紛紛來到皇宮前焚燒紙錢,這情況持續了好幾天時間。

西都洛陽的情況跟京師相仿,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至于“天日無光”。不僅如此,就連極為偏遠的西南山區,都能發現村民自發為皇帝哀悼的情景,宋仁宗受百姓愛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于大内之前。”見《宋史》)。

皇帝用膳時咬到一粒砂石,妃嫔見後大驚失色,皇帝的反應令人欽佩

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傳至遼國後,遼道宗極為悲痛

不僅如此,當宋仁宗的訃告傳到遼國時,不僅幽燕故地的漢人痛哭流涕,就連遼道宗都大吃一驚,抓住宋朝使者的手痛哭道:“托南朝皇帝之福,北南兩朝已經42年時間沒有交戰了(遼國稱呼宋朝為“南朝”)。如此深恩厚澤,朕要給他修建一座衣冠冢,以便時時寄托哀思。”不僅如此,遼道宗還将宋仁宗的畫像挂在皇宮大内,囑咐子孫“奉其禦容如祖宗”。能受到敵國皇帝如此的尊重,實在令人感動驚奇。

仁皇帝崩,遣使訃于契丹,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虜主執使者手号恸曰:“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其後北朝葬仁皇帝所賜禦衣,嚴事之,如其祖宗陵墓雲。《邵氏聞見後錄·卷一》。

皇帝用膳時咬到一粒砂石,妃嫔見後大驚失色,皇帝的反應令人欽佩

正史中對宋仁宗的評價很高

宋仁宗的寬容仁慈博得世人由衷的欽佩,以至于《宋史》的作者在為其編寫本紀時,曾不無感慨地評論說,宋仁宗的德行堪稱帝王屆的典範,無愧于“仁君”這個稱号(“《傳》曰:‘為人君,止于仁。’帝誠無愧焉。”見《宋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宋仁宗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