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公觀察】創新之于文藝,回春之妙藥

1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是會議強調的關鍵内容,創新對于文藝的重要性,被強烈地展現。

【大公觀察】創新之于文藝,回春之妙藥

圖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圖檔來源:北京日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學藝術的成就在曆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絲毫輝光未減。從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現今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群衆文藝、藝術教育,文藝種類越發豐富,文藝事業越發百花齊放、生機勃勃。這不僅得益于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網際網路媒體平台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人民教育水準的提高、創新意識的加強。

創新之于文藝,回春之妙藥也。

若說,文藝是奔湧澎湃的江河,創新便是那九曲之源,確定其“咆哮萬裡觸龍門”;若說,文藝是層巒疊嶂的峰嶺,創新便是那仙雲之海,襯托其“天柱一峰擎日月”;若說,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創新便是那革新之勢,優化其如“梅花經霜香愈烈”。創新乃文藝的生命。每件文藝作品、每種藝術形式、每個文學思想會随着時代的變遷,而在社會意義上、在思想層面上、在價值次元上,産生或順應、或背離時代潮流的了解偏差。正如儒家思想文化對于秦,其阻礙了君王的統治,最後導緻了一場統一群眾思想的焚書坑儒運動;對于漢,其意義在于其成為維護和鞏固統治的工具。而到了現代,随着《百家講壇》——四書五經的當代解讀、孔子學院——海内外的儒家學堂、《國家寶藏》——熒屏上的孔子博物館等創新性文化活動的開展,儒家思想早與皇權統治徹底分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成為全人類的文化遺産寶庫。創新,不就是順勢而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新的時代賦予其回春般新的生命嗎?

【大公觀察】創新之于文藝,回春之妙藥

圖為國家寶藏第三季海報圖

新的時代,文藝需要流淌新的血液,需要煥發新的光華。正如中國文聯副主席、平劇表演藝術家孟廣祿說:“文藝離開時代絕對不行。藝術品就是時代的作品,文藝創作要唱響時代精神。”而創新便是讓新時代作品煥發新機的魔法,讓新時代作品重回暖春之妙藥。“如何在新時代将創新之魂注入文藝之軀”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

藝術源于生活,藝術源于人民。是以廣大文藝工作者需要積極投身火熱社會實踐,需要積極感受群衆酸甜苦辣,需要積極留意身邊人間冷暖。生于群衆,浸在社會,深入生活。隻有在生活上與廣大群衆有共鳴,才能在藝術作品中讓群衆産生難以忘懷的情感,觸動其内心深處的柔軟。根植于人民,與人民同甘共苦;服務于人民,懂人民所需所求。創新的靈感便會帶着人民的意志,帶着生活的氣息,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創造出飽含靈氣的作品,接地氣的作品,有人氣的作品。

遵從内心,不屈從于市場

現實是物質的,同時也是殘酷的。這就導緻了藝術不可能隻靠“愛”發電,它必然帶給文藝工作者不僅僅精神上的成就感,同時還有物質上的富足,才能保證文藝工作者的創作動力的充足與創作靈感的不枯竭。當文藝作品進入市場,被市場這雙無形的手控制時,這種特殊商品可能會産生例如“快餐消費”“批量生産”“流水線化”等金錢流量至上的文藝創作現象。正如江西省文藝學會會長葉青在其《對文藝與市場關系的再思考》中提及的一樣,“粗制濫造,缺乏創新的浮躁之病在當代文藝創作中呈現流行蔓延之勢。”而探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我們部分文藝工作者隻記住了文藝作品的商品屬性,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從事文藝工作的初心和社會效益,才應該是文藝的首要追求。遵從自己的内心,不屈從于市場,不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方可鑄就創新精品。

勤學多思,開闊視野

學無止境,對于文藝工作者來說,學習不僅是保持思維活躍度的方法,同時也是提升自己創新能力的良方。通過廣泛學習與深度思考,提高思想的深度,開闊視野,能給文藝創作提供創新的土壤,讓創新的種子紮根,讓創新之魂在文藝作品創作上枝繁葉茂。焦墨代表畫家陶慶友的藝術蛻變之旅完美地诠釋了這一點。

【大公觀察】創新之于文藝,回春之妙藥

圖為著名藝術家鄒建平(右)、陶慶友(左)與古格王朝負責人(中)交流

在傳統水墨苟延殘喘的當代藝術空間,在焦墨語言上下足了功夫的陶慶友仿佛陷入了一片毫無希望的沼澤地般苦苦掙紮,尋求着突破。他對陳舊的藝術方式與表達方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自我檢討後,毅然決然開啟了藝術自我挑戰之道,自我救贖之路。他開始自駕前往中國西部地區長達三萬多公裡,沿着曆史的足迹,探尋藝術的氣息,捕捉文化的殘影。從龜茲到古格,學習與思考一刻也未曾停止,陶慶友經曆了沮喪、驚詫、沉思和頓悟的多種階段,最終他沉睡的心靈被喚醒,向死而生。創新的靈感如泉湧般蹦進陶慶友的精神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為他的藝術殿堂添磚加瓦,使之更加熠熠生輝,煥發生機。

“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期許,同時也抱有相當的自信。随着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我國文藝創作隊伍不斷壯大,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在實踐創作中磨練人品,鍛造藝品,創新精品。創新的重要性在文化藝術領域自然地、強烈地、深刻地被展現,隻有把藝術創作的根牢牢紮進創新的土壤中,與人民血脈相連,與文藝初心相牽,在學習的和風及思考的雨露的滋養下,即使在凄冷的創作寒冬也定能煥啟回春之勢,開創活力、生機的文藝時代佳績。(文/大公湖南 趙鑫宇)

【大公觀察】創新之于文藝,回春之妙藥https://www.takunghn.com/s/ff7eff82d00e45618427800ffc4c72e1.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