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var/log目錄下的20個Linux日志檔案功能詳解

如果願意在Linux環境方面花費些時間,首先就應該知道日志檔案的所在位置以及它們包含的内容。在系統運作正常的情況下學習了解這些不同的日志檔案有助于你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從容找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以下介紹的是20個位于/var/log/ 目錄之下的日志檔案。其中一些隻有特定版本采用,如dpkg.log隻能在基于Debian的系統中看到。

/var/log/messages — 包括整體系統資訊,其中也包含系統啟動期間的日志。此外,mail,cron,daemon,kern和auth等内容也記錄在var/log/messages日志中。

/var/log/dmesg — 包含核心緩沖資訊(kernel ring buffer)。在系統啟動時,會在螢幕上顯示許多與硬體有關的資訊。可以用dmesg檢視它們。

/var/log/auth.log — 包含系統授權資訊,包括使用者登入和使用的權限機制等。

/var/log/boot.log — 包含系統啟動時的日志。

/var/log/daemon.log — 包含各種系統背景守護程序日志資訊。

/var/log/dpkg.log – 包括安裝或dpkg指令清除軟體包的日志。

/var/log/kern.log – 包含核心産生的日志,有助于在定制核心時解決問題。

/var/log/lastlog — 記錄所有使用者的最近資訊。這不是一個ASCII檔案,是以需要用lastlog指令檢視内容。

/var/log/maillog /var/log/mail.log — 包含來着系統運作電子郵件伺服器的日志資訊。例如,sendmail日志資訊就全部送到這個檔案中。

/var/log/user.log — 記錄所有等級使用者資訊的日志。

/var/log/Xorg.x.log — 來自X的日志資訊。

/var/log/alternatives.log – 更新替代資訊都記錄在這個檔案中。

/var/log/btmp – 記錄所有失敗登入資訊。使用last指令可以檢視btmp檔案。例如,”last -f /var/log/btmp | more“。

/var/log/cups — 涉及所有列印資訊的日志。

/var/log/anaconda.log — 在安裝Linux時,所有安裝資訊都儲存在這個檔案中。

/var/log/yum.log — 包含使用yum安裝的軟體包資訊。

/var/log/cron — 每當cron程序開始一個工作時,就會将相關資訊記錄在這個檔案中。

/var/log/secure — 包含驗證和授權方面資訊。例如,sshd會将所有資訊記錄(其中包括失敗登入)在這裡。

/var/log/wtmp或/var/log/utmp — 包含登入資訊。使用wtmp可以找出誰正在登陸進入系統,誰使用指令顯示這個檔案或資訊等。

/var/log/faillog – 包含使用者登入失敗資訊。此外,錯誤登入指令也會記錄在本檔案中。

除了上述Log檔案以外, /var/log還基于系統的具體應用包含以下一些子目錄:

/var/log/httpd/或/var/log/apache2 — 包含伺服器access_log和error_log資訊。

/var/log/lighttpd/ — 包含light HTTPD的access_log和error_log。

/var/log/mail/ –  這個子目錄包含郵件伺服器的額外日志。

/var/log/prelink/ — 包含.so檔案被prelink修改的資訊。

/var/log/audit/ — 包含被 Linux audit daemon儲存的資訊。

/var/log/samba/ – 包含由samba存儲的資訊。

/var/log/sa/ — 包含每日由sysstat軟體包收集的sar檔案。

/var/log/sssd/ – 用于守護程序安全服務。

除了手動存檔和清除這些日志檔案以外,還可以使用logrotate在檔案達到一定大小後自動删除。可以嘗試用vi,tail,grep和less等指令檢視這些日志檔案。

本文轉自 h2appy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h2appy/781281,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