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CSS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些麻煩事兒:
1)看上去蠻簡單的排版卻寫了很久
2)代碼寫的越來越散,總是這裡補一句,那裡補一句,沒有條理性
3)margin、padding、font-size等屬性在不停的重寫
效率提不上去,工期又趕,最後隻能加班加點做。
後面仔細想想,其實自己可以做的更有計劃性,更有條不紊的推進。
我們這邊開發是按流程來進行的,UI設計沒給出,是堅決不開工的。
在UI設計給出後,最多隻是做些無傷大雅的微調,這樣的話,其實在給出所有UI設計稿後,可以做個大概的評估。
将通用的元件、樣式難點、各個動畫、布局細節,了然于心,這樣在開發的時候,胸有成竹。
先來看看這次設計稿的總覽:

在看完所有頁面後,可以開始打草稿,做抽象了。
1)loading效果
基本上每次做頁面,都會有這麼一個效果,是以預先準備幾個這樣的效果,會很有用處,将所有的相關代碼寫到一個檔案中封裝起來。
而且設計很多時候不會考慮loading這種細節效果,最終都是自己來添加的,設計也會很歡迎你幫他分擔些工作。
2)彈出框
這個也基本可以說每次都會用到,是以封裝一個自己的彈出框很有必要。
産品、設計也經常會忽略這個效果,經常會撂下一句話“通用的就可以”,事先準備好的話,對你對我都有幫助。
這個功能不僅僅是CSS,還得需要JavaScript的支援。
我用最簡單的200行代碼封裝了彈出框,遵循開放封閉原則,并可自行擴充。
用法也特别簡單:
3)按鈕
UI都喜歡花式的按鈕,但我遵循的原則是,能用CSS3畫的就用CSS3畫出來,少用或不用圖檔。
這樣按鈕能更通用性,各種款式的都能繼承基本款式,在基本款式上修改某些參數就能實作效果。
上面的按鈕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園、有的下面是陰影、有的無邊框,可以用上面的代碼來概括。
按鈕特别的地方在做細調。
4)輸入框
輸入框,基本也是标配,同樣的,UI也喜歡花式的輸入框,我還是遵循能畫出來的就自己畫。
這次的輸入框,還是比較樸素的,沒有用誇張的表現手法展示。
5)字型大小與顔色
UI設計稿上都會有好多種字型,但如果要求不嚴格的話,其實可以事先設定些字型大小,直接套用。
h1~h6這6個标簽,我預先定義好了字型大小,這樣也能減少使用“p”或“span”标簽,讓網頁标簽更豐富。
顔色可以向下面這樣預先定義一下,但可能很多時候都會把顔色寫在特定樣式中,那就做個變量,放在代碼中,随時引用。
6)工具樣式
工具樣式就是預先寫好對齊方法,margin的距離,padding的距離,display的展現方式等。
可以在分析了頁面後,大緻的寫一些,不用寫太多,夠用即可。
1)CSS3動畫
為了讓頁面更生動,免不了加些動畫,産品很多時候也是需要你邊調試邊做效果。
将動畫代碼放在一塊兒,不然東一個西一個的,亂糟糟,自己也會忘記有哪些動畫效果,搞不好還會重複寫,改的時候也得到處找。
2)可複用部分
這次在做頁面的時候,低估了這些可複用部分,分析的太少,導緻在寫的時候很多部分沒有抽象出來,代碼寫的很僵硬。
部分1
部分2
部分3
部分4
邊框修飾
有邊框
有底腳與陰影,上下有小眼睛
還有兩條彎曲的線
底部有陰影
有底腳與陰影
背景色
紅
标題圖
寬高各不同
有
無
内部展示
兩列一行
三列一行
一列一行
單元内容排列
上下
左右
上中下
單元内容
上部:背景圖+圖示+名字
下部:按鈕
大背景圖
左邊:圖示+名字+描述+有效期
右邊:價格
上部:圖示
中部:名字
下部:價格
選中效果
有(與部分2相同)
有
無
大緻就是上表中的情況,接下來就是細調,比較麻煩的是位置擺放,各種對齊,寬高設定,margin、padding距離計算、字型大小顔色等。
源碼下載下傳:
<a href="https://github.com/pwstrick/chezhu" target="_blank">https://github.com/pwstrick/chezhu</a>
本文轉自 咖啡機(K.F.J) 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www.cnblogs.com/strick/p/6218508.html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