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遠端同步服務,,在同步檔案的同時,可以保持原來檔案的權限、時間、軟硬連結等資訊
rsync是xinetd的子服務
配置rsync伺服器
rsync伺服器主要有三個配置檔案(需要自己手動建立)
1、rsyncd.conf
2、rsyncd.secrets
3、rsyncd.motd
mkdir /etc/rsyncd #建立配置目錄
cd /etc/rsyncd
touch rsyncd.conf #建立主配置檔案
touch rsyncd.secrets #建立使用者密碼檔案
chmod 600 rsyncd.secrets #修改使用者密碼檔案權限
touch rsyncd.motd #建立定義服務資訊的檔案
搭建rsync伺服器:
全局配置:
port = 873 #監聽端口
address = 192.168.1.1 #監聽位址
uid = root #運作使用者
gid = root #運作組
use chroot = yes #是否限制在指定目錄
read only = yes #是否隻讀
hosts deny = * #拒絕位址
hosts allow = 192.168.1.0/24 #允許位址
max connections = 5 #最大連接配接數
motd file = /etc/rsyncd/rsyncd.motd #指定伺服器資訊檔案
log file = /var/log/rsync.log #日志檔案
pid file = /var/run/rsync.pid #pid檔案
timeout = 300 #逾時時間
子產品配置:
[web]
path = /var/www/html #備份目錄
auth users = apache #授權使用者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指定賬号密碼檔案
dont compress = *.gz,*.bz2,*.zip,*.xz #同步時不再壓縮的檔案
comment = web #伺服器注釋
exclude = data #排除目錄
編輯/etc/rsyncd/rsyncd.secrets檔案:
格式:
username:password #使用者和密碼最好不要和系統使用者和密碼一樣
apache:123.com
配置啟動腳本rsync:
service rsync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rsync
server_args = --daemon --config=/etc/rsyncd/rsyncd.conf
#指定主配置檔案位置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啟動服務,需要安裝xinetd服務
/usr/bin/rsync --daemon --config=/etc/rsyncd/rsyncd.conf #啟動服務
用戶端同步:
rsync -avzP [email protected]::web /root/rsync #同步
#apache:使用者 #web同步子產品 #/root/rsync儲存到本地的目錄
#回車後輸入rsyncd.secrets檔案中apache對應的密碼
說明:
-z:傳輸時壓縮;
-P:顯示傳輸進度;
-v:傳輸時的進度等資訊
-a:歸檔,相當于-rlptgoD,
-r:遞歸
-l:拷貝連結檔案
-p:保持檔案原有權限
-t:保持檔案原有時間
-g:保持檔案原有使用者組
-o:保持檔案原有屬主
-D:相當于塊裝置檔案
本文轉自 紅塵世間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hongchen99/191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