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社會的三大趨勢:虛拟、共享、自由

未來社會的三大趨勢:虛拟、共享、自由

鼎實導讀

未來所有現實都會被“模拟”,未來所有資産都會被“共享”,未來所有人都會獲得“自由”。

上帝有三句話帶給世人,分别是:

第一句:未來所有現實都會被“模拟”。

上帝之是以先說這句話,是想證明他的存在,并揭穿人類的一個假象。

如何了解呢?

我們每個人都隻堅信自己眼裡看到的東西,這是人類的基本邏輯,人類既然如此堅信現實,上帝決定開始幫我們虛拟現實。

很明顯,這句話映射到人類社會上就是“虛拟現實”技術,即VR、AR。VR是把你帶入到虛拟世界裡,AR是把虛拟物品帶到你面前。

未來社會的三大趨勢:虛拟、共享、自由

人類以往的科技技術基本都是改造外界,比如我們發明了各種各有的東西來豐富我們的生活,而從當下的虛拟現實技術開始,量變終于引起了質變,人類正在俗世中“超脫”,VR虛拟現實正在增強現實技術能夠把虛拟資訊(物體、圖檔、視訊、聲音等等)融合在現實環境中,虛拟現實不僅僅會涉及視覺、聽覺,還會涉及嗅覺、觸覺、味覺,構造一個與真實環境相似的世界,随時在你身邊建構一個更加全面、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未來,現實的邊界會被徹底打開,千裡之外的朋友可以立即站在你面前,你們甚至可以對話、擁抱、于接吻,你也将會觸摸到虛幻世界的任何物件。

你可以瞬間置身于某個世界中,這個世界并不虛拟,一杯茶、一片海、一座山,讓你身臨其境。

谷歌的一位專家稱,到2045年我們人類就可以将整個思維傳輸到計算機上,屆時你還相信我們生活的現實就是現實嗎?你還隻相信你眼裡看到的東西嗎?

2016年是虛拟現實元年,現在至少有2000家公司從事VR的開發。到了技術成熟階段,人們可以在各種世界裡移步換景、穿越自如,你可能永遠都不清楚自己是處于一個模拟的環境中還是一個真實的環境中,當然這也已經不重要了。真到假處真亦假,假到真處假亦真。

那時的你終于明白,你除了能确定自己的存在,周圍所有的東西全都是虛拟的。

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我心外之物,皆為虛妄!

再看第二句話: 未來所有資産都會被“共享”

上帝痛恨人類的不平等和自私,現在他終于來幫我們校正了。

顯然這句話暗指的是“共享經濟”。

未來社會的三大趨勢:虛拟、共享、自由

未來的一切資産,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都不再會被私人占有,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在人類走向極度繁榮的時代,即工業革命以來的這300年,所有的資本都歸資本家所有,以至于貧富分化不斷嚴重,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因為在大工業年代,資本等同于資産,也叫生産資料,并且這種生産資料不具有可複制性,比如工廠、裝置、勞工、商鋪、土地等等都屬于生産資料,都掌握在資本家手裡。

是以馬克思認為社會的根本沖突就是資本家獨占生産資料,産生了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号召全世界所有無産者,一起推翻資産階級,列甯也認為必須通過暴力建立新政權才可以迎來共産主義。

但是,他們無法預見的是,一百多年後的技術革命正在代替暴力革命,來完成這一曆史使命!

在網際網路時代,資本家獨占生産資料這一現實被正在被掀翻。為什麼呢?

我們以淘寶為例做個說明。淘寶可以把店鋪無償供給賣家使用,因為淘寶複制“店鋪”的成本很低,最多需要擴充一點記憶體,對于雲計算來說,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的。隻要他們設計了一套店鋪模式,很容易産生成千上萬倍的溢價。而且淘寶的盈利模式不是收商鋪的錢,而是收增值服務的錢。這也迫使淘寶需要吸引無數的賣家進駐,淘寶也是以無形承擔起了公共的服務義務,(即像公共産品那樣免費提供生産資料)。也就是未來,所謂的“資本”具有了可複制性!

也就是說,大工業時代的資本是獨占的,而且帶有擴張性和侵略性,但在網際網路時代,資本是可複制性的,并且往往帶有公共服務的色彩!這也就是共享經濟的本質,它大大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點評:共享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大大超過了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年代,我們往往最在意物品的占有權,為了争奪占有權,人們争先恐後,甚至頭破血流。但是網際網路提供了一個運作機制,通過以租代買的形式解決了資源的不可複制性。

在未來一件物品究竟屬于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它!

請記住這句話,真的很重要!

共享經濟的商業本質是以用代買,其實就是一場革命。水木然已經反複說過一句話:21世紀的革命,不是從政治領域開始,而是從經濟領域開始!

共享經濟就是共産經濟的雛形,更是共産主義的立足點!

各種APP能通過時間、地點、技能的比對将物品的使用權配置設定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将資源使用率最大化,将多餘資源轉化成為生産力!是以,幾乎所有産業都将會被共享經濟所改變。

今後我們将要正式開始“數字化打土豪分田地”,我們每一個人,都将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而大大的收益。未來經濟一定是共享型的,網際網路的存在邏輯是優化社會運作,讓一切商業和工作模式的損耗降到最低。

再看第三句話:未來所有人都會獲得“自由”

上帝對人類的終極期望,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獲得自由和解放!

顯然,這句話将的是“個體經濟”。

未來社會的三大趨勢:虛拟、共享、自由

在馬斯洛的需求原理模型裡,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作”。按照這種邏輯,在他所處的年代裡,隻有1%的成功認識才可以做到這一步。但是在網際網路日益發達的今天,每個人都可以抵達這層境界。

在以往,我們為了生産,我們要去加入某個組織,然後被“集中指揮式”,我們把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所有傳統社會讓很多人機械的工作,這束縛了人性。

而網際網路給予人性回歸的通道。網際網路以大資料、雲計算為基礎,努力實作“多個服務個體”對接“多種個性化需求”,這就使那些在技能、人脈、服務上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同樣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尋找到與之相配的工作,人們可以根據自己所擅長的來自由支配自己要在什麼時間什麼場所做什麼樣的事情,根據自己的興趣所在,制定目标,決定自己要成就一番怎麼樣的事業。

比如5年前,我們身邊的朋友,不是在這家公司上班,就是在那家公司上班。而如今,已經越來越多的朋友,不是依托這家平台賺錢,就是依托那家平台賺錢。今後将有無數個體創業者、經營者興起。人的定位從價值鍊上的分工者轉向單一的創造者。以前我們為了生存,總是在迎合市場、依附公司、附群組織,而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回自己!

最典型的就很多“計程車司機”已經脫離了計程車公司,開始依靠依靠滴滴、優步等網際網路平台接單賺錢,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再放眼四望:女主播、自媒體、網店店主等等各種自由職業都在興起,他們已經不需要上班,也沒有公司再能束縛他們。

淘寶、滴滴、豬八戒、Uber、Airbnb、等等都屬于這種平台。還有7天酒店的放羊式管理、海爾的創客工廠、韓都衣舍的買手制、淘寶的淘工廠等等。蘋果的App Store也是這種性質的平台,App Store 的裡海量的移動 app,均由第三方的創意者設計,使用者可以付費或者免費下載下傳,它把創意者的作品和使用者的需求充分對接。

而今後,社會上的自由職業者會越來越多。因為網際網路可以溫柔、精确、高效的将我們每個人的潛能激發并對接起來,以大資料為手段、以各取所需為驅動、以自我實作為效率、以榮辱與共為機制,建構更加精細的供需系統。

未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即可以獨立完成某項任務,也可以依靠協作群組織去執行系統性工程,是以社會既不缺乏細枝末節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備執行浩瀚工程的組織和團隊。社會就是一個龐大的網絡,而每個人都成了一個ID。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現在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原來越低,無論使用多麼經典的管理理論,都很難起到作用。那是因為大家需要釋放,需要因勢利導,而不是被管理!

于是社會的組織結構在變化:原來是狹長的“公司+雇員”結構,現在變成了扁平的“平台+創客”結構。這才是真正的經濟革命,我們每個人都将迎來自身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因為我們的興趣和潛能得到釋放,再也不用為了生活把自己贖給一個“公司”。而基于平台之上的小衆興趣、小衆價值觀、小衆夢想、小衆愛好都能被成全,這叫百花齊放、百家争鳴,是實作經濟大繁榮的基礎!

最主要的是,我們每一個都将獲得自由和重生!

再回過頭看這三句話:

1、未來所有現實都會被“模拟”

2、未來所有資産都會被“共享”

3、未來所有人都會獲得“自由”

現實被打破,财富被共享,個體被解放,人類正在迎接最好的時代,新的社會文明正在形成!

未來已來,甚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