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SYNC安裝

Rsync介紹

  Rsync是一款開源的、快速的、多功能的、可實作全量或增量的本地或者遠端資料鏡像同步複制、備份的優秀工具。Rsync适用于unix、linux、windows等各種平台。

  Rsync 是一個遠端資料同步工具,可通過 LAN/WAN 快速同步多台主機間的檔案。

   Rsync 使用所謂的“Rsync 演算法”來使本地和遠端兩個主機之間的檔案達到同步,這個算法隻傳送兩個檔案的不同部分,而不是每次都整份傳送,是以速度相當快。運作 Rsync server 的機器也叫 backup server,一個 Rsync server 可同時備份多個 client 的資料;也可以多個Rsync server 備份一個 client 的資料。

    Rsync 可以搭配 rsh 或 ssh 甚至使用 daemon 模式。Rsync server 會打開一個873的服務通道(port),等待對方 Rsync 連接配接。連接配接時,Rsync server 會檢查密碼是否相符,若通過密碼查核,則可以開始進行檔案傳輸。第一次連通完成時,會把整份檔案傳輸一次,下一次就隻傳送二個檔案之間不同的部份。

一、下載下傳、安裝rsync

 tar zxf rsync-3.1.1.tar.gz 

 cd rsync-3.1.1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rsync

 make 

 make install

二、配置rsync server

1、 啟動RSYNC

#vi /etc/xinetd.d/rsync

  把原來的YES改成NO

service rsync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rsync

        server_args     = --daemon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2、配置/etc/rsyncd.conf(安裝了rsync不會自動建立rsyncd.conf,需要手動生成)

 rsyncd.conf的參數寫在上邊就是全局參數和寫在子產品裡的就是子產品參數

 #vi /etc/rsyncd.conf

 全局參數

 uid = root                                  //運作RSYNC守護程序的使用者

 gid = root                                  //運作RSYNC守護程序的組

 use chroot = no                 //不使用chroot

 max connections = 4             // 最大連接配接數為4

 strict modes =yes                //是否檢查密碼檔案的權限

 port = 873                      //預設端口873

 子產品參數

 [mybackup]                                        //這裡是認證的子產品名,在client端需要指定

 path = /home/mybackup/              //需要做鏡像的目錄,不可缺少!

 comment = hello                           //這個子產品的注釋資訊 

 ignore errors                                 //可以忽略一些無關的IO錯誤

 read only = yes                             // 隻讀

 list = no                                         //不允許列檔案

 auth users = Sophia                     //認證的使用者名,如果沒有這行則表明是匿名,此使用者與系統無關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          //密碼和使用者名對比表,密碼檔案自己生成

 hosts allow = 192.168.1.1            //允許主機

 hosts deny = 0.0.0.0/0                 //禁止主機

#transfer logging = yes

注釋:下面這些綠色檔案是安裝完RSYNC服務後自動生成的檔案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pid檔案的存放位置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鎖檔案的存放位置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記錄檔案的存放位置

RSYNC随系統啟動   #chkconfig rsync on

3、配置rsync密碼(在上邊的配置檔案中已經寫好路徑)

vi  /etc/rsync.pas

     sophia:111111

權限:因為rsync.pas存儲了rsync服務的使用者名和密碼,是以非常重要。要将rsync.pas設定為root擁有, 且權限為600。

 #cd /etc

 #chown root.root rsync.pas 

 #chmod 600 rsync.pas

3.rsyncd.motd(配置歡迎資訊,可有可無)

# vi /etc/rsyncd.motd

rsyncd.motd記錄了rsync服務的歡迎資訊,你可以在其中輸入任何文本資訊,如:

Welcome to use the rsync services!

三、啟動rsync server

  RSYNC服務端啟動的兩種方法

 1、啟動rsync服務端(獨立啟動)

 #/usr/bin/rsync --daemon

 2、啟動rsync服務端 (有xinetd超級程序啟動)

 # /etc/rc.d/init.d/xinetd reload

四:加入rc.local 

 在各種作業系統中,rc檔案存放位置不盡相同,可以修改使系統啟動時把rsync --daemon加載進去。

 #vi /etc/rc.local

 加入一行/usr/local/rsync --daemon

五、檢視rsync程序

  netstat -a | grep rsync

  lsof -i tcp:873

六.配置rsync client 

1、設定密碼

#vi /etc/rsync.pas

111111

修改權限

#cd /etc

#chown root.root rsync.pas 

#chmod 600 rsync.pas

七、啟動rsync

 rsync --daemon

本文轉自 妙曼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yanruohan/1607499,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