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内電影領域最受關注的主流獎項,金雞百花電影節自公布各獎項的提名名單以來,就一直是觀衆讨論的話題。
其中,圍繞着最佳男、女主角這兩個獎項的猜測,更是熱烈非常。

在本屆金雞百花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單中,除了00後年輕男演員易烊千玺,其餘入圍的演員都是“70後”。
而這也是易烊千玺第二次獲得該獎項的提名,與他一同入圍的“70後”男演員張譯,在去年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上,正好坐在這位後輩身邊。
彼時,台上的主持人提到,當天是易烊千玺20歲生日時,張譯感到震驚不已。
畢竟“年少成名”這種際遇,可以說是和張譯毫無關系。
在他20歲左右的時候,正在部隊話劇團當兵,正經角色沒能演上兩個,日常都是在負責裝台卸台。
部隊裡有個上司跟他說:你不能再演戲了,你演戲就是個死啊。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張譯的外形不夠突出。
多年後他回憶起這段過往,直言自己在話劇學員班裡是公認的“第三醜”。
據說“第一醜”是他的舍友肖劍,也就是之後演了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武林外傳》裡的“燕小六”。
由此可見,演員長得“醜”并不代表不能在演藝圈站穩腳跟。
但張譯的情況是,要論長得“醜”的演員,他也不是立馬浮現在觀衆腦海中的那幾位,要排名還排不上号。
當然,張譯的知名度已今非昔比,累計票房更是已逾百億,目前排在國内男演員票房榜的第七位。
而在榜單前10名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黃渤和王寶強之外,還有硬漢型演員(導演)吳京、張涵予和喜劇演員翹楚沈騰等。
對于張譯,我們則很難給出一個标簽,大家隻能讨論和評價他在銀幕上呈現出來的各個角色。
作為一名演員,他的演技必須是第一個标簽。
像是本次入圍金雞影帝獎項的影片《懸崖之上》,他飾演的張憲臣一角,就給觀衆帶來了極大的視覺沖擊。
片中,他在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情況下,還要遭受電刑這種非人折磨。
張譯通過從身體到臉部的劇烈顫抖,讓觀衆深刻感受到角色的痛苦之至,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隔着大螢幕都能感受到痛苦和隐忍”。
在拍攝這一片段時,張譯不僅要被冷水大力沖擊,他還主動要求在椅子上安排微弱電流,力求表演的真實感。
拍完之後,他問導演張藝謀:這個被電擊的感覺您覺得行嗎?
此外,電影開頭他和沙溢那一場代入感十足的打鬥戲,張譯曾提出要用真刀進行拍攝。
出于安全考慮,張藝謀最終還是拒絕了這一提議。
而除了盡力追求表演的真實感之外,張譯對角色的情感投入程度也是讓人動容。
為了更加投入角色,他還特意為張憲臣這個角色寫了一封用情至深的遺書。
是以,一個有勇有謀、舍己為國的優秀特工就這樣完美地呈現在熒幕上。
而這種對表演的投入和用心,對張譯來說絕不是第一次,這是從他進入演藝圈之初就開始養成的習慣。
2004年前,張譯的日常是往各個劇組投去履歷和照片,卻始終沒下文。
直到他演了人生第一部電視劇《民工》,對角色的認真和用心,給導演康洪雷留下了頗深的印象。
是以,才有了之後火爆全國的《士兵突擊》。
那場退伍後坐在車上邊吃糖邊爆哭的戲,感染了無數觀衆。
而事實上,張譯在現實生活中也因為接演了劇中的史今一角,脫下了穿了9年的軍裝。
那一年,張譯28歲,正好是胡玫導演口中“男演員如果28歲再出不來,就洗洗睡吧”的截止年齡。
到了30歲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了更好地诠釋腿部有殘疾的孟煩了。
張譯瘸着腿走了3個月,即便不在拍攝當中,他也都保持這種狀态。
殺青之後,他的左腿比右腿整整細了2厘米。
不僅如此,為了讓形象更顯強壯些,進組前他每天都喝幾袋面粉泡蛋白粉,之後被查出腎結石,還留下了病根。
同年的劇集《生死線》,那是真“生死一線”。
劇中有一個跳海的情節,為了保暖,劇組在他身上纏了好幾層保鮮膜,可等到跳進水裡後卻限制了他的活動。
張譯差點溺死在海水裡。
40歲遇到了《紅海行動》,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背後,是腿骨折卻堅持拍到最後的張譯。
為此,片方将他飾演的楊銳一角改成了被狙擊手打傷腿的設定。
2019年的國慶檔,張譯形成了一個“自己打自己”的局面,主演的兩部電影《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同期上映。
在《攀登者》裡,張譯出演了有腿疾的曲松林一角,多次出演這種設定的角色,網友便用“國家一級瘸腿表演藝術家”這個梗形容他。
如果張譯身上有标簽的話,那應該是這個最為貼切了。
而在《我和我的祖國》裡,他飾演的是病入膏肓的高遠一角,為了更好地呈現出角色的狀态,他堅持快一個月不吃主食,身體幾近虛脫。
到了和張藝謀首次合作的《一秒鐘》,張導說“我要看看你的顴骨”,意思是角色需要演員是瘦削的形象。
于是,張譯在近兩個月時間裡沒有攝入任何碳水化合物,一個月就瘦了20斤。
很多人都好奇,為了演戲這麼瘋狂,張譯到底圖啥?
殷桃評價他是個“戲瘋子”,
黃渤說:他就像是陳年老普洱,雖然年紀沒那麼老,但是底蘊味道很深。
圈中好友的評價很是恰當,這個“戲瘋子”在電影方面的首個獎項,是憑借2014年電影《親愛的》裡。
隻有十幾分鐘戲份的韓德忠一角,而獲得了金雞獎男配。
要知道,那是他在電影開機前一天才接到的角色。
片中,他将那個失去孩子後滿是絕望,卻還是要熬下去的父親刻畫得淋漓盡緻。
尤其是那場拿捏有度的酒桌上唱秦腔的戲,讓觀衆也不由得跟着鼻酸。
連原型孫海洋的女兒,都稱贊他演得實在太像自己的父親。
到了《山河故人》,老家是東北的張譯搖身一變為一個乍富的山西煤老闆。
為了更好地呈現這一角色,他主動提議加一段踢保險杠的戲。
而在《我不是潘金蓮》中,那個圓滑谄媚的基層幹部賈聰明,同樣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7年,39歲的張譯憑借《追兇者也》中頗具喜感又狼狽不堪的董小鳳,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影帝獎項——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最佳男主角。
在此之後,則是更為精湛動人的表演。
《我和我的祖國》裡戴着口罩、台詞稀少的高遠,靠着張譯故事性十足的“眼技”,讓觀衆頻頻淚目。
而在電視劇《雞毛飛上天》裡,他飾演的陳江河看到了8年不見的女主角駱玉珠,在火車上那一段飽含欣喜但又無聲的呐喊,也讓觀衆動容不已。
張譯也憑借這部劇獲得了金鷹獎和白玉蘭獎視帝。
可貴的是,以上種種對張譯來說,是一個“靠譜”的演員應盡的本分。
而僅僅是這種心态,就已經不知道撕開了多少藝人的遮羞布。
張譯曾在采訪中表達“享受”演戲的狀态,而這種“享受”其實也說明了他對待演員這一職業的認真。
他是真的熱愛這份職業啊!
在首次獲得電影獎項時,他連着說了17個“謝謝”,誠心感謝幫助過他的所有人。
關于演員诠釋角色的過程,他表示那是“成千上萬的人用肉身在支撐你一個人的表演”。
此外,關于一個“靠譜”演員的自我修養,張譯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在他看來,演員承載的主體任務是演戲,是以他不參加真人秀、不過度曝光自己。
當有節目找他當表演導師時,他直言:點評幾句培養不出好演員,夢想不必引導。
事實上,縱觀張譯的演繹生涯,就如同大家無法給他下标簽一樣,确實不是幾句點評就可以概之一二的。
如果實在要說一句的話,那麼我覺得他所期盼的,最想聽到的一句話肯定是:
張譯,你是個好演員!
而在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禮來臨之際,想必很多影迷和筆者一樣, 希望他也能出現在頒獎典禮的舞台中間 !
青石電影| 柯棠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内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