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媒體雲平台,助力金融時報雲化落地

通過資訊技術改造傳統媒體的作業模式,是媒體行業發展的基礎動力。為了更好地應對資訊化對媒體行業帶來的沖擊,并抓住雲化變革所帶來的新機遇,金融時報與海雲捷迅一起,打造出超融合一體化雲平台項目,為報社及全媒體新聞生産業務提供了有力的IT基礎支撐和承載環境。

媒體迎來新時代。

《金融時報》是以金融為特色的綜合類财經報紙,自1987年5月1日創刊以來,便成為黨和國家在金融領域的重要輿論陣地和傳播金融政策和資訊的重要管道;是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彙管理局授權公布金融統計資料的核心媒體,是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指定的重要資訊披露媒體。

随着虛拟化、雲計算、物聯網以及大資料等新技術的興起,由雲計算技術推動的資訊化變革正在走向現實。新資訊化工作模式正逐漸成為企事業機關競争力的重要支撐。“十三五”期間,新技術引導的資訊化能力提升将成為企事業機關資訊化建設的中心内容。

從報業資訊化浪潮以來,金融時報的絕大部分業務系統目前都實作了資訊及流程的數字化處理,建立了兩大類不同的管理資訊系統,專業類應用及通用類應用,專業類應用,指和報社日常生産業務非常相關的專業資訊系統應用,比如采編、排版、廣告、資料庫、考核和财務等。通用類應用,指和報社生産業務流程不太相關的比較通用的周邊輔助類應用系統,比如電子郵件、公司内網/論壇、OA系統和即時通訊等。

由于曆史和技術發展的原因,報社内大部分管理資訊系統都呈現分散配置的特點,各個業務系統之間,各業務系統内各個服務之間,都各自獨立,并各有各自的專用硬體和軟體平台,且獨自分别維護,形成一種“煙囪式”垂直體系結構的配置模式。

新技術的出現,激發新的需求應用;新的需求應用的産生,又催生出新的業務形态。電子資訊技術颠覆了報紙傳統的鉛排出版方式,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又改變了媒體,釋出、閱讀、傳播的途徑。整個報業都在這種内外環境的劇烈變化下,面臨全新的挑戰。

首先,不能及時響應新業務形态快速變化。APP、微網誌、微信、直播等新媒體平台的不斷湧現,促使着傳統報社媒體必須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新業務形态。業務的快速上線、下線成為常态。而目前報社IT架構無法支撐這種快速變化。從伺服器采購、IT環境搭建、軟體部署,到最後系統上線,通常需要1個月的時間。

其次,異構應用多,資源整合困難,不能滿足媒體融合的要求。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目标以來,各級報社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媒體融合進行了各自的實踐。媒體融合,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業務的融合,是不同體制與人員的融合,是内外資源的融合,是新聞創作方式、是新聞傳播形式的融合。從IT基礎架構層面,要求打破原來報社業務系統之間各自獨立的現狀,實作對不同廠商、不同應用的異構整合,資源統一池化,實作資源整合。

第三,生産安全要求高,業務系統衆多且複雜。新聞業務是時效性要求很高的業務,承載新聞生産業務的業務系統如果出現故障,就可能延誤出報,導緻重大的生産事故。而要完成報社全部生産流程,又需要不同廠商的不同系統之間互相協作。涉及系統衆多且複雜,就容易出現問題。是以,作為業務支撐的IT基礎平台,必須能夠全面管理并監控所有資源和系統的運作狀态,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告警;需要平台具備高可用性,出現問題平台自動自愈,并支援虛拟機自動漂移,進而不影響上層業務系統的運作,保障生産安全。

第四,系統使用率低,運維成本高,報社業務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出報前系統負荷大;出報後資源又閑置嚴重。而且,報社不同的業務系統,高峰時間不同。但在傳統的煙囪式架構下,各應用系統獨占各自的IT資源,不能互相利用空閑的硬體資源,各業務系統資源隻能按自身峰值需求配置,各級IT系統管理各自為政,沒有形成統一的資源排程政策,缺少高效管理,無法支撐精細化營運,系統維護成本高,大量資源閑置和浪費。

金融時報社超融合一體化雲平台項目為報社全媒體新聞生産業務提供IT基礎支撐和承載的環境,是報社全媒體新聞采編核心業務上雲的核心組成部分。面對金融時報所面對的問題,海雲捷迅提出了一套基于AWSTACK超融合一體機的雲平台解決方案。

通過海雲捷迅AWSTACK超融合一體機,軟硬體內建傳遞,拆箱即用,為金融時報社快速提供IaaS層基礎支撐平台。平台通過計算存儲融合,軟體定義技術的綜合應用,可以非常容易的與報社現有架構無縫內建,使得報社能夠以最小的初始成本快速實作IT基礎設施的“雲化”,讓業務快速分步上雲。同時,随着報社規模的發展、自身業務的增長,支援“積木堆疊式”快速彈性擴容,按需更新,進而滿足報社業務快速、靈活變化的需要。

打造媒體雲平台,助力金融時報雲化落地

積木式建設,線性高速擴容,滿足業務快速靈活變化的需要

同時,采用融合軟硬體架構,資源統一排程,為媒體業務融合提供支撐。海雲捷迅超融合一體機,在硬體上,采用業界一流的子產品化設計的元件,根據報社使用場景,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垂直整合的融合架構硬體平台。在軟體上,通過采用開放的OpenStack架構,融合計算虛拟化、存儲虛拟化、網絡虛拟化等技術,為上層媒體業務融合提供支撐。同時所有資源集中統一管理調配,實作基礎架構資源的按需供應、彈性支撐,進而滿足媒體融合環境下不同應用靈活的性能需求。

打造媒體雲平台,助力金融時報雲化落地

采用融合軟硬體架構,資源統一排程,為媒體業務融合提供支撐

該平台擁有完善的監控告警,系統高可用性,確定生産安全。平台的監控告警功能可以為整個雲計算管理平台、私有雲環境提供可靠的運作保障,系統可對實體機、虛拟機、存儲、資料庫、中間件、常用服務等提供細粒度監控支援實時監控,報社也可結合自身全媒體采編系統的關鍵特性,自定義監控項和告警門檻值,設定以短信或郵件等多種告警形式,充分保證整個雲計算管理平台的可靠性。

同時整個平台通過高可用性功能實時監控各主機狀态,一旦發生異常,則自動切換到雲端備機上,由備機繼續提供服務,自動完成虛拟機的漂移,保證上層采編業務服務不中斷,最大限度保障生産安全。

打造媒體雲平台,助力金融時報雲化落地

完善的監控告警,系統高可用性,確定生産安全

海雲捷迅提供的超融合一體化雲平台項目方案,從金融時報本身存在的問題出發,解決了金融時報存在的問題,也為後續其他業務系統的陸續逐漸上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以後,在如何更加深入的進行新聞業務融合和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就目前而言,該方案簡化了生産流程,提高了資源應用率,在未來金融時報如需增加新業務,隻需向系統送出申請,系統能夠妙級提供資源,幫助快速靈活上線。通過雲平台的部署,打破原來各業務系統資源之間各自獨立的現狀,借助統一、彈性的資源池架構,實作不同應用在不同時間、不同通路壓力情況下的資源自動調配,提高了系統資源的利用效率。

與此同時,AWSTACK超融合一體機的實時監控及統一管理功能,保證了平台高效、可靠的運作。一旦發生異常,自動切換備機,進而保證業務服務不中斷,同時,超融合一體機實作應用集中更新、統一釋出;将應用的更新、變更、維護等工作交由背景統一管理和運作。

海雲捷迅作為國内首批OpenStack雲服務企業,在雲計算領域,為報業、教育、金融、電力、醫療等行業提供專業服務。海雲捷迅針對每個行業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整體雲安全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維護系統安全,提升業務效率,解除使用者在雲化之路上的後顧之憂。在以後,海雲捷迅将繼續為企業客戶竭誠服務,針對不同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方案,助力各行業雲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