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解決這六個問題,農商行怎麼去玩大資料?

不解決這六個問題,農商行怎麼去玩大資料?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國家資訊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陳靜曾指出:沒有資訊化,就沒有金融的現代化。進入資訊化時代以來,銀行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資訊化建設和大資料的應用,已經成為銀行業競争的一個籌碼,也是獲得競争優勢的一個方法。

大資料在帆軟傳說哥看來,有兩個含義,一是大量的資料,二是能産生價值的資料。對銀行來說,資料量從來都不缺,缺少的是能讓産生價值的資料。傳說哥曾在《大資料時代下,百貨行業如何革命?》一文中讨論過資料的應用方向,一是圍繞業務、使用者的資料應用,另一個是圍繞企業自身管理、營運的資料應用。對于銀行業來講資料的應用方向也是如此。老祖宗教育我們,打鐵還需自身硬,是以提取能産生價值的資料用于優化企業營運,是大資料時資訊化建設的關鍵一步,也是目前銀行業正在走的一步。

銀行業按照形态,分為農村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兩類。這次先随傳說哥一起探讨農商行資訊化的現狀和問題。

農村商業銀行與城市農村商業銀行的資訊化建設不同,城市商業銀行是經過分散的小系統整合成統一聯網系統,再逐漸演化豐富,進而形成一套資訊化基礎平台,是一個大一統平台。而農村商業銀行是逐漸從信用聯社的網絡中剝離,全國兩千多家農商行,其資訊化之路也是相對分散和獨立的,資訊化水準尤其是資料應用水準較城市商業銀行落後許多。

不解決這六個問題,農商行怎麼去玩大資料?

1、農商行沒有資料中心,沒有報表系統,報表在各個系統呈現,其餘都是Excel檔案,日常管理麻煩、響應低效,業務人員經常不知道去哪邊找資料,資料的利用效率最低;

2、農商行有報表系統,但是響應緩慢,導緻報表系統價值削弱,業務人員繼續找技術人員索要資料,形成大量Excel檔案,無法進行有效分析彙總;

3、農商行有報表系統,維護也及時,不過技術人員疲于應對日常取數報表需求,業務人員分析意識薄弱,導緻為了看報表而做報表;

4、農商行的業務人員可以自主取數進行各種資料、報表分析,技術人員提供自主取數平台,同時協助業務部門落實資料挖掘,結合移動端呈現,達到資料價值呈現的目的。

很不幸的是大多數農商行都停留在第二類别以前,少數處在第三類别。這三個類别資訊化程度雖然不同,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系統多的問題、需求變更的響應問題、口徑不統一的問題、資料展示分析效率的問題、無法移動辦公的問題和科技部人事動力的問題,具體如下:

1:系統多。農商行的薪酬、小額貸等自建系統比較多,各個系統報表通過代碼實作,樣式雜亂,交接麻煩,對于前端決策和業務部門需求,無法提供有力支撐;

2:需求變更多。業務部門為了營運和管理需要,經常新增報表,也會依據上司關注的領域進行分析調整,以及省ODS口徑調整也會帶來報表重新設計等;

3:口徑不一緻。省統計口徑和市、縣不一緻,市縣需要重新加工;

4:取數效率慢。業務人員取數需要技術人員提供,嚴重影響雙方效率;

5:無法做到移動辦公。上司出差無法實時檢視到行核心心KPI名額,缺乏移動資料呈現;

6:科技部價值無法展現:大部分系統都是軟體商開發,科技部隻是維護工作,展現不出自己的價值;

可以看到,這六大問題,基本上掐死了農商行應用大資料的命脈:資料沒辦法應用或者很難去用,組織和實作資料應用的部門無動力和價值感。如此的情況,怎麼可能去玩好大資料呢?

新時代的到來,總會造就一批弄潮兒,也會抛棄一批吊車尾。要想實作在大資料時代彎道超車,就要讓資料為營運服務,為企業利潤服務,為企業戰略服務。

本文轉自 雄霸天下啦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0549520/1690039,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