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獨立,不僅是指在生活上的獨立,更是指在精神上的獨立。于女性而言,“獨立”二字在現代才逐漸進入大家的思想中,在古時很少有如李清照、武則天那般真正精神獨立的女性,大多都依附于男性,這也是受古代封建思想影響而形成的社會現象。古時也有贊揚獨立女性的詩句,如李延年所作:“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自古以來,無論是在封建的古代,還是思想相對開放的近現代,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結婚生子是人在這個世上的必經之路。但在這其中也不乏有認可這種觀點,卻因為各種原因将自己的婚姻大事耽擱下來的人。

一位出生在河南的少将便是如此,他名叫劉振東,從小生活在貧寒的家裡,在他17歲那一年加入了國民黨成為了一名将士,從這以後他開始了在戰場上的奔波,就這樣一直忙于戰場的他一直到了四十多歲還未成家。劉振東在國民黨北平的行營裡負責管理庫房,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和一位名叫傅玉芳的女子相識。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經過半年的了解和相戀,二人在1947年夏天于北平結婚,并子在西城的白米斜街中租了房子,安置自己的新家,婚後生活自是美滿幸福。生活雖然很美滿,但在劉振東的心裡總有着一個疑惑,就是他認為自己還不是那麼地了解妻子。

因為,她會不僅認識字還會英文,性格也溫文爾雅,整個人散發出來的氣質和一般的報社女工完全不一樣,這一看就是出生于大戶人家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雖然劉振東也詢問過妻子,但是妻子都岔開了話題,識趣的劉振東也不再多問。在結婚六年之後,劉振東才在無意間得知了妻子是清朝的前皇妃的身份。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傅玉芳,也就是額爾德特.文繡,她于1909年出生在滿族八旗中的家族,父親是晚清時期的内務府主事端恭,其母蔣氏是她父親的第二任妻子,她還有個胞妹名為文珊。在文繡8歲時母親就将她送入私立國小中讀書,在上學期間的她便用的傅玉芳這一名字。自小聰慧的文繡在讀書期間的成績優異,教授的老師們都很喜歡她。

一直到1922年,14歲的文繡被選為溥儀的皇妃,從此之後她便不用再去學堂念書,傅玉芳這個名字也不能再繼續沿用,文繡整天的在家中聽五叔華堪講授君臣間的禮節,還有繁瑣的宮中規矩,在此間文繡還需要将《女兒經》熟讀。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1922年末,文繡比皇後婉容提前一天進入了皇宮,但在新婚之夜,溥儀并沒有進入文繡這個“淑妃”的新房中。第二日在皇後入宮之後,溥儀依舊是這樣的作風,獨自待在的養心殿中,誰也不寵幸。

入宮後的文繡,生活十分的簡單,每日早起洗漱之後便先去到溥儀的寝宮問安,然後再去皇後的寝宮問安,依次序問安後,文繡便回到自己的居住的長春宮中,沒事的時候文繡不是刺繡就是教宮女們認字。在宮中,文繡的娴靜有禮得到了幾乎所有的仆役贊譽,雖然沒能改變溥儀對于她的冷落,但是她也落得自在。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後來溥儀為她請了一位英文老師,用心學習的她不僅進步很快,思想也随着學習而更加開放。溥儀成為傀儡之後,文繡等也跟随溥儀前往天津居住,日本人向溥儀承諾說會保護他們的安全,并在以後會幫助他複辟清朝。而看清日本人面目的文繡,一直勸說着溥儀日本不可信,可惜溥儀并沒有聽取文繡的勸說,反而開始厭惡文繡并冷落她。

文繡也是以遭受了很多不公的對待。後來在妹妹文珊以及侄女玉芬的幫助下,提出了離婚。離婚之後的文繡回到了北平,并在1932年時恢複使用傅玉芳這個名字,在一所私立的國小中做起了老師一職。

他娶一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不凡,六年後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文繡也被那些倚仗日本勢力的狗腿子勒索威脅,最後文繡成為了一個貧困的普通百姓,她糊過紙盒,在瓦工隊中做過苦力,也在街頭巷尾叫賣過香煙,這世間的饑寒困苦文繡都嘗了個遍。1945年抗戰勝利後才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華北日報成為了一名報紙校對員,也是在報社社長的關懷下,讓她認識了丈夫劉振東。

在1953年9月,年僅44歲的文繡因突發的心肌梗塞于北平家中病逝,她的這一生并未育有子女,在病逝時隻有丈夫陪在身邊,身後事也是由劉振東一手操辦,最後文繡安葬在了北京安定門外的公義墓地中,劉振東在這之後也再未娶妻。

參考資料:

《北方有佳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