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是storage基礎知識:scsi,nas,nas機頭,nas網關;sata,sas;ge,fe等

以下都是存儲基礎,之前寫過但是随着看資料有了很多新的認識:

一,Ge,FE,10Ge

ge也叫gige,是Gigabit Ethernet(比特以太網)的縮寫。

ge fe 10ge都是運作在lan上的接口,fe是fast ethernet的縮寫,速率100mb,ge速率1000mb,10ge是最新的一個概念,即1000mb速率,如今的很多fc光纖能夠達到的速率為2gb,8gb,10gb,與10ge相比,速度很微妙。

二,sata,sas,scsi接口

scsi的接口是早期的小型計算機接口,即伺服器與硬碟,列印機,cdrom,列印機等的接口,目前最新的為scsi-3. scsi與sas,sata的對比為:

1)scsi是專門為伺服器提供的硬碟接口,提供不需要cpu參與的,隻靠scsi體系就能完成控制的接口,是以scsi更省資源,而sata是需要通過cpu來完成I/0的。

2)scsi是并行口硬碟,sata與sas是串行口硬碟,序列槽比并行口有更高的速度,一般scsi與sas用在伺服器,sata用在家用機,性能排序是sas>scsi>sata>ata(IDE)

三,nas,nas網關,nas機頭

最新的對于nas的了解如下:

1)nas确實可以了解成一個類伺服器的裝置,登入到nas的話有自己的桌面,圖示,磁盤,即擁有自己的系統與檔案系統;

2)單純的nas其實是通過lan與server互聯的,作為nas網關時可以通過fc與後方的存儲直連(SCSI協定),或者通過san交換機與後方的san存儲互通(FC協定),作為nas網關時,似乎也可以通過lan與後方存儲互通,nas做網關時,可以通過cifs和nfs與後方的儲存設備實作共享,使用者可以從server上通過接到nas上來使用挂載到nas上的存儲空間,需要驗證;

3)NAS的優勢在于檔案共享和成本低(因為是通過lan),因為是lan,是以速度肯定不如san,但是這個根本上取決與後方存儲讀取的速度,如果後方效率很低,前方再快也隻是排隊,是以nas有時甚至比san更加适合某些讀寫速度沒那麼快的存儲網絡。共享的優勢在于通過CIFS與NFS,sever可以共同讀取nas中的資料(這時的nas作為純儲存設備),或者共同讀取nas挂載的後方磁盤陣列裝置(此時作為nas網關)

4)nas機頭是nas裝置的控制端,可以通過scsi的das方式直連儲存設備,也可以通過san連。

5)nas的data mover功能(資料搬運器):在别的文章中介紹過來,nas的data move功能是用來實作server free的根本,nas裝置通過一個端口,用來實作向别的儲存設備實作資料複制,解放server.

6) D2D2T,磁盤到磁盤再到錄音帶庫。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0/76/D2/wKioL1ZdPybyU10ZAAJdWD51a8o865.pn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2/76/D3/wKiom1ZdPsaCb4XFAAO9bkHcUo0964.pn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5.51cto.com/wyfs02/M01/76/D3/wKiom1ZdPsjRFvanAAIXoLkM5t0809.png" target="_blank"></a>

上面第一個圖和第二個圖都是nas網關的拓撲,差別在于前端server端連結nas的方式,一個是通過lan,一個是通過san。

四,塊備份與檔案備份

首先粘一段内容:

NAS下,Storage 不但提供磁盤空間,而且還提供檔案系統功能,是以,對于host server過來的request,Storage system 會通過自身檔案系統去查找相關目錄以及相關Security資訊,并傳回給host server。:

SAN下,Storage隻提供磁盤空間,對于Host server過來的request,storage隻是會把scsi command承載與FC或者IP網絡傳輸給host server,最終由Host server自身所帶的檔案系統去接受并處理這些SCSI command,然後把結果傳送給真正的Client。是以,這裡的Block level access說法應該僅限于Storage &lt;-&gt;Switch&lt;-&gt;Host server之間,Host server到Client還是File level access.

塊泛指底層磁盤上的扇區組合,某個檔案可以對應一個或者多個這樣的塊。用戶端通路存儲的接口有兩種,網絡檔案系統接口,和scsi或者ata接口,前者指 的是cifs和nfs。後者可以是scsi,fcp,iscsi,ata/ide,sata,esata,1394,usb。前者在網線上的資料三元素 是:檔案名,起始偏移量,讀寫位元組數,後者線上纜上傳遞的三元素是:起始扇區号碼,操作碼(讀,寫等),要操作的扇區數量。 檔案系統的作用就是将塊虛拟成檔案。如果磁盤陣列中內建了自己的檔案系統,則可以虛拟這些塊,向外面提供nas接口通路,此時盤振的存儲空間在主機端表現 為一個挂載上的卷,如果盤振自己沒有檔案系統功能,則隻能依靠用戶端,也就是主機端上的檔案系統,此時盤振在主機端表現為一個磁盤。

對于這段話的了解應該是說,因為nas是有自己檔案系統的,是以可以把存儲的塊内容虛拟化成檔案,是以主機讀取nas記憶體儲内容時其實是讀取的被檔案系統虛拟化後的檔案,是以nas備份成為file備份。

而san環境中,存儲隻提供磁盤空間,沒有檔案系統,是以host主機讀取存儲内容時是讀取的塊檔案,是以稱為塊備份,但是host是有檔案系統的,是以由host把檔案傳給相應的client(或者應用)時,也是file級别的讀取了。

    本文轉自UVN2015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0851095/1718495,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