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添加swap分區添加swap分區

一、檔案的方式,dd出一個檔案,然後添加入swap分區,

二、使用分區的方式

這兩種方法都能将swap擴大,但是推薦是用分區的方法做,檔案寫入swap的時候分區會比檔案快,是以最好還是使用分區的方式。

首先我們先使用檔案的方式去增加swap,假設增大500M

             先使用free指令檢視目前的swap分區大小

             第一步:使用dd指令建立500M的檔案

                     dd if=/dev/zero of=/tmp/swap.file bs=100M count=5

             解釋下這個指令,if=/dev/zero if的意思是i代表input 就是輸入的意思f=file代表檔案 if=/dev/zero 說明使用/dev/zero 這個檔案作為輸入,of代表output file 就是輸出檔案,就是我們生成的那個檔案的檔案名,我們這裡名字叫做swap.file, bs代表塊大小,count代表使用幾個塊,bs乘以count大小為該檔案的總大小,/dev/zero這個檔案很特别,這個檔案連全都是0,我們一般使用dd指令去建立新的檔案的時候都是用這種方式

             第二步:将該檔案改為swap格式的檔案,使系統可以使用該檔案作為swap分區

                     mkswap /tmp/swap.file

             第三步:将建立好的swap檔案添入swap分區中

                     swapon /tmp/swap.file

             第四步:設定開機自動挂載(使用/etc/fstab檔案)

              vim /etc/fstab中最後一行添加

             /tmp/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測試:1、測試swap有沒有增大,使用free指令檢視

                        2、測試開始啟動是否可用

           ①swapoff /tmp/swap.file

           ②mount -a 如果沒有報錯再次使用free指令檢視如果swap增大說明/etc/fstab檔案沒有寫錯

二、使用分區的方式增大swap

                  首先要是用fdisk指令去分區,分區的時候要注意,如果你是新手,還不了解每個分區的作用,不要亂删分區,如果一不小心删錯了分區,那系統就挂了。分區的時候還要注意一點,每個硬碟最多可以分4個區,但是為什麼有的硬碟還是分了比4個區更多的分區呢? 那就是拓展分區的原因,分區分為主分區和拓展分區,在拓展分區上可以建立邏輯分區,拓展分區不能被使用,也不能被格式化,隻能使用拓展分區之上的邏輯分區,拓展分區最多隻有一個,是作業系統的限制

                  一、使用fdisk指令分區。

                         使用fdisk -l 檢視目前分區的名字。

# fdisk -l

Disk /dev/sda: 85.8 GB, 858993459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43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

/dev/sda2              14        2624    20972857+ 83 Linux

/dev/sda3            2625        2885     209648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4            2886       10443    60709635    5 Extended

/dev/sda5            2886        3008      987966   83 Linux

我這裡的裝置号是/dev/sda

下面增加一個邏輯分區

#fdisk /dev/sda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0443.

/.................../省略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n        //n是添加一個新分區的意思,想了解别的指令就輸入m

First cylinder (3009-10443, default 3009):    //這裡直接摁回車,第一柱面預設就可以

Using default value 3009                      //這裡說使用預設柱面3009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3009-10443, default 10443): +500M     <--這裡寫入要添加的分區的大小

Command (m for help): t          // t  指定分區類型

Partition number (1-6): 6                   //第6個分區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82   //82代表的是swap如果忘記哪個代表swap 使用L檢視

Command (m for help): w                //w 儲存退出

# partprobe /dev/sda                         //通知核心分區發生改變

我這裡添加的分區是/dev/sda6

# mkswap /dev/sda6                          //同上

#swapon /dev/sda6                        

最後使用free檢視swap是否增加

編輯/etc/fstab檔案時新添加的swap可以開機自動挂載

/dev/sda6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測試方法同上

本文轉自 周新宇1991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zhouxinyu1991/1269441,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