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落格和文章

     我有兩個主要的釋出平台,一是技術部落格,很少更新了,最多隻是扯扯淡聊聊天;還有微信公共号,傳播能力和影響力遠比部落格大很多。最後還有自己的私人日記本。     

     文章是難以評價好壞的,因為每個讀者的口味都不盡相同,閱讀量這種數字化的東西,卻很能讓人追逐。當剛剛開始做技術部落格的時候,為了保證閱讀量,最好的辦法是去追最新的技術,然後把這些技術一個個地分成章節搞成連載。比如“C#入門教程20天”啊,“Spark安裝三步走(第一步)”之類的鬼。但這種事情想起來就很low,明明到了重點,卻搞成了未完待續,讓人痛苦。

     另一方面,朋友圈閃瞎狗眼的标題黨:“不轉不是中國人”,“屬龍的轉!”,“吃了像毒藥的20種食物”等等,讓人生厭,久而久之,除了50歲以上的阿姨們,也很少有人轉發了。

     我不想用閃字,不要用任何花哨的裝飾,更不想做标題黨,隻想把文字中最重要但也平凡的想法告訴别人。我真的要為閱讀量而寫文章嗎?就算有十萬人關注我,也沒有20個高價值的人關注我來的更有價值吧?文章就像我送出去的禮物,一方面,我必須保證她能夠被那些人認真照顧,而不是搓幾下螢幕就點了傳回。另一方面,我也要對得起自己。一篇高價值原創文章的寫作,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恐怖的。但在文章發出去的那一刻,不停地刷着背景系統看閱讀量瘋漲的時候,内心其實是超級興奮的。

     寫文章就像寫代碼,隻是解釋器是螢幕後方的那些人腦,是以,用在寫代碼的那一套原則也基本上适應于寫文章,程式員想做編輯,遠比編輯轉行當程式員來得容易。

     有人吐槽我,“沙漠之鷹”的名字起得有點土,我告訴他,之前用的“熱情的沙漠”,更80年代範 ,當然也更土。但我也不想去取什麼“大資料社群”,“資料分析師”之類的名字,不夠酷,一聽就是亂七八糟抄點文章來賺粉絲的。簡單一些,重要的是寫文章的那個人,兩三個禮拜一篇高價值文章就足夠了。我也不指望那些人在轉載我文章時能獲得什麼申請,送出去的孩子就不是我的了。但盜亦有道,最起碼的人品還是要保證的。

     隻寫資料分析文章夠嗎?我也能在一小時之内碼出一篇還算有點深度的部落格小文,但我一直沒這麼做。因為很多想法太主觀,即使我再覺得精妙的想法,也可能無法獲得别人的認同。 而現實的冷冰冰的資料,卻無情地給出了事實,砸在那些無腦噴的臉上,讓他們啞口無言。

     現在,技術部落格真的成了荒漠,我很少去介紹某些詳細的技術了,因為這些東西太細碎,被人講得太多,好幾次因為文章不包含“實作代碼”被部落格管理者撤下首頁。微信公共号又顯得太民科,你要照顧那些什麼都不懂的讀者的感受,是以也無法深入,淺嘗辄止。我也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合适的平台,能夠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

     現在的人太浮躁,我又何嘗不是呢?那些公衆号的文章,我都很少讀了,難道我也老了麼,對新事物的接受興趣也慢慢降低了麼?

     好在我還能寫文章,寫一篇文章帶給自己的,遠比讀一篇文章大多了。希望以後的自己,能逐漸地從“我”這個視角中走出來,多向外看,多了解外部的事情,更加開放一點,也更有趣和性感一點。

作者:熱情的沙漠

出處:http://www.cnblogs.com/buptzym/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配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