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系統下檔案指令詳解

/etc 目錄下包含的使用者資訊檔案有:

3.1.0 passwd: 使用者庫檔案 使用者名 UID,GID 和工作目錄都在此檔案中

    Shadow:存放使用者密碼的檔案,每個使用者的 密碼加密後都放在此檔案中

Group :主要存儲使用者組資訊

Fstab: 系統開機啟動自動挂載分區清單,需要設定開機自動挂載的分區都可以在此檔案中加入.

Inittab: 這個指令的配置檔案,此檔案是linux啟動的重要檔案,用來完成對整個系統的基本初始化配置

Hosts: 設定使用者自己的ip與名字的對應表,類似windows下的hosts檔案

Resolv.conf: 用戶端DNS配置檔案

Init.d: 此目錄包含所有服務的啟動腳本,開機由系統自動自動這些服務

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p位址配置工作;

X11: x-window的配置檔案

Syslog.conf: 系統日志輸出配置檔案

Crontab: 系統級别的守護程序配置檔案

Sysctl.conf: 系統核心參數配置檔案

Services: 定義了系統服務與端口的對應關系

Profile:系統全局環境變量配置檔案

     /usr 目錄:

此目錄主要存放應用程式和檔案

一般系統安裝時和日常安裝的 程式都安裝在此目錄中.

X11-R6 : x-window 安裝檔案

Src:包含了所有程式的源代碼,其中主要是linux核心程式的源代碼

Local:該目錄存放的是本地安裝的軟體和其他檔案,與linux系統無關.

Bin /local bin: 使用者的可執行的二進制檔案目錄

Lib /local lib : 系統使用的函數庫目錄

Sbin /local sbin : 隻有管理者才能執行的指令

Include:此目錄包含了C語言的頭檔案,檔案擴充名大多是.h

Share:存放共享的檔案和資料庫

3. /var 目錄:

此目錄主要用于存放系統運作以及軟體運作的日志檔案.

目錄下的檔案有:

1> log: 該目錄存放各種應用程式的日志檔案,這裡的檔案是經常變動的,是以需要定期經理.

2> lib:該目錄存放系統正常運作時需要改變的庫檔案.

3>spool : 該目錄時mail,new 列印機隊列和其他隊列輸入輸出的緩沖目錄

4>tmp: 該目錄允許比 /tmp存放更大的檔案

5>lock : 該目錄存放被鎖定的檔案,很多程式都會在 /var/lock下産生一個鎖檔案,以保障其他程式不能同時使用這個裝置或檔案.

6> local: 該目錄存放着 /usr/local 中所安裝程式的可變資料

7> account :該目錄存放已經格式化的man頁面

8> run:該目錄包含了到下次系統啟動前的系統資訊

4. /dev 目錄解析:

a) 此目錄包含了系統所有的裝置檔案,常用的/dev下的裝置名稱及其含義.

b) Fd.* : 代表軟碟裝置,fd0代表第一個軟碟裝置,fd1代表了第二個軟碟裝置;

c) Audio*: 代表聲霸卡裝置.

d) Hd*: 代表IDE硬碟裝置,hda代表第一塊硬碟,hdb代表第2塊IDE硬碟,以此類推.

e) Sd*: 代表SCSI裝置,sda代表第1塊SCSI硬碟,sdb代表第2塊SCSI硬碟,以此類推.

f) Lp*: 代表并行序列槽;

g) Pty*:代表網絡中登入的遠端終端裝置;

h) Ram*: 代表系統記憶體;

i) Tty*:代表linux上的虛拟控制台,也叫字元界面,tty1代表第1個虛拟控制台,以此類推,linux共有6個虛拟控制台.

j) Ttys*:代表穿行端口,ttys0代表穿行端口1,ttys代表串行端口2.類似于windows下的COM1,COM2接口;

k) Console:代表控制台,也就是桌面控制台,可以直接連接配接到顯示器;

l) Null: 輸出空裝置

5. /proc 目錄解析:

a) 此目錄時一個虛拟目錄,目錄所有資訊都是記憶體的映射,通過這個虛拟的記憶體映射目錄,可以和核心内部資料結構進行互動,擷取有關程序的有用資訊,同時也可以在系統運作中修改核心參數.與其他目錄不同,/proc存在與記憶體中,而不是硬碟上.

b) Cpuinfo: 關于CPU的詳細資訊,包含CPU名稱,型号和類型等;

c) Meminfo: 記憶體資訊,包含實體記憶體和虛拟記憶體

d) Filesystems:目前系統支援的檔案系統類型

e) Devices:核心中的裝置驅動程式清單;

f) Net: 網絡使用協定以及狀态資訊

g) Dma:目前使用的dma通道

h) Ioports:目前使用的I/O 端口

i) Modules:目前系統加載的核心子產品資訊

j) Version:核心版本資訊

k) Loadavg: 系統平均負載

l)  Kcore: 系統實體記憶體的映像,與實體記憶體大小完全一樣,但實際不占用這麼大空間.

m) Kmsg: 核心輸出資訊,同時被輸出到syslog;

n) Stat: 系統的各種狀态資訊;

o) Uptime:系統總的啟動時間和空閑時間,以毫秒計算;

6. /其他目錄

a)  /boot: 該目錄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的一些核心檔案,具體包含一些鏡像檔案和連結檔案,是以這個非常重要,如果遭到破壞,系統将無法啟動.

b) /bin和/sin: 這兩個目錄存放的都是可執行的二進制檔案,bin其實就是binary的縮寫. /bin目錄下存放的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 linux指令,例如檔案操作指令ls,cs,cp,文本檔案指令vi,ed,磁盤操作指令dd,df,mount等等

c) /sbin目錄: /sbin中的s是super user的意思,就是隻有超級使用者才能執行這些指令,常見的如磁盤檢查修複指令 fcsk,磁盤分區指令fdisk,建立檔案系統指令mkfs,關機指令shutdown和初始化系統指令init等;

d)  /home 目錄: 該目錄時系統中每個使用者的工作目錄,在linux系統中,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的目錄,而該目錄一般是由使用者的賬号命名的,例如有一個使用者ixdba,那麼它的預設目錄就是 /home/ixdba;

e) /lib目錄: 該目錄中存放的是共享程式庫和映像檔案,可供很多程式使用.通過這些共享映射檔案,每個程式就不必分享儲存自己的庫檔案(這會增加占用的磁盤空間)linux提供了一組可供所有程式使用的檔案.在該目錄中,還包含引導程序所需的靜态庫檔案;

f) /root目錄: 該目錄時linux超級使用者root的預設主目錄,如果通過root登入系統,就會自動進入到此目錄,一般使用者沒有進入這個目錄的權限;

g)  /mnt目錄: 該目錄是外在裝置的挂載點目錄. Mnt是mount的縮寫,/mnt目錄下通常有一些子目錄,如果系統上有光驅和軟驅,那麼在mnt下就會存在cdrom和flooy目錄,這些目錄就是光驅和軟驅的加載點.還可以在這個目錄下建立其他目錄,例如建立子目錄用于挂載USB裝置;

h) Lost+found目錄:該目錄用于儲存丢失的檔案,不恰當的關機操作和磁盤錯誤均會導緻檔案丢失,這些僞丢失的檔案會臨時放在lost+found下,系統重新開機後,引導程序會運作fsck程式,該程式就能發現這些檔案.除了”/”分區上的這個目錄外,在每個分區上均有lost+found目錄;

i) /tmp 目錄: 該目錄為臨時檔案目錄,主要用于存放臨時檔案,這些臨時檔案可能會随時被删除,也可以随時删除.

本文轉自   ChinaUnicom110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xingyue2011/189015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