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為啥老愛坐輪椅出兵指揮打仗?

提及中國古代智慧之人,大家都會想到諸葛亮,他的大名在大家心目中排前三想必都是毋庸置疑的。諸葛亮擅長軍事理論和研究發明東西。他發明的“木牛流馬”為前線打仗運送物資帶來了極大的好處,還有就是用于軍事方面的“孔明燈”流傳千古,到現在也演變成了一種習俗,并且改造了平常使用笨拙不便的弓弩,稱之為諸葛連弩,此弩可一發十箭。諸葛亮一生“兢兢業業,忙忙碌碌”,雖然沒有完成劉備的“興複漢室”的夢想,但是也讓給了劉備以及蜀國一個不留遺憾的結果。

諸葛亮為啥老愛坐輪椅出兵指揮打仗?

諸葛亮年輕時原本投奔了劉表,但是他的叔父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也選擇在隆中定居,過上了安享餘生的平民百姓生活。後來劉備親自三次登門拜訪諸葛亮懇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完成興複漢室的大業,成語“三顧茅廬”的故事就出自這裡。

諸葛亮為啥老愛坐輪椅出兵指揮打仗?

在四大名著中,諸葛亮更是被捧成了一個完美的傳說人物。諸葛亮不但治國有佳,而且有先見之明,料事如神,總比别人先一步想到結果。腦袋裡面充滿了玄機妙策,天文地理也都十分擅長。每逢戰事,諸葛亮總是親自出兵奔赴前線指揮。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形象是拿着一把扇子,坐在輪椅上指揮的老者,好似一副仙氣飄飄的樣子。

那麼有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諸葛亮每次去戰場總是要坐輪椅,而不是選擇騎馬或者行走呢?況且他的身體還算健康,難道這其中有什麼玄學?帶着問題小編分析出了以下觀點。

第一,也是帶點玄幻色彩的說法是,姜子牙死後轉世成為孫膑和後來的諸葛亮。孫膑被龐涓殘忍割下膝蓋後,從此和輪椅打了半輩子交道,别說走路了,連平常的站立都做不到。但是後來孫膑還成為了齊國的丞相。是以有的人認為是孫膑這種習慣帶給了後世的諸葛亮,畢竟都是姜子牙轉世而來的。

諸葛亮為啥老愛坐輪椅出兵指揮打仗?

第二種是,諸葛亮是文人志士,未操練過國術,不習慣乘坐馬匹。但是他自己又迫不得已常年在外征戰,而且四輪車在各種地形中都發揮不錯,是諸葛亮經常用來代步的工具,這個也不是他喜歡,隻是沒辦法而已。

諸葛亮為啥老愛坐輪椅出兵指揮打仗?

古時候的戰車是用馬牽動,一般都是兩輪兩馬一車廂打造的,稍微大一點的就是四匹馬。車上一般配備三名士兵,中間掌控車輛方向和速度的人稱之為“禦”,左邊手持弓箭射擊的人稱為“射”,右邊手持戰戟兵戈作戰的人稱為“戎右”。秦漢之前,戰車都是一個軍隊或者國家的主要作戰裝備,車輪戰是最常見的作戰方式。到了漢武帝前後,漢朝的軍隊為了趕走匈奴的騷擾,訓練了大批的騎兵軍隊,自這以後,戰車在逐漸退出戰場的曆史舞台。

諸葛亮為啥老愛坐輪椅出兵指揮打仗?

相比而言,諸葛亮的“寶座”也并非是一般意義上的戰車,估計是諸葛亮親自改裝自用的“指揮車”。畢竟諸葛亮也是發明狂熱者,發明這點小東西對他來說并不難,諸葛亮發明的東西都很實用并且原理不難,一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民間發明愛好者試着去還原諸葛亮生前發明的各種東西。

諸葛亮雖然常年乘坐輪椅,但是他每次出兵打仗都會穩坐後方,和士兵們一起共進退!士兵和将領看到軍師在後方為大家鼓舞加油,自然而然也有了十足的勇氣奮勇殺敵,馳騁沙場。這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好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