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s 玻璃效果

P>其實步驟很簡單,總的說來就是調節樣式下的4個部分,截完圖卻發現弄了那麼多張- - . . .慢慢看,很好懂的,我已經盡量弄得詳細些了,省得光用文字不夠形象化,綠色桃心為需要調節部分

1:打開一張圖(因為要做的玻璃是透明的,是以最好襯着有圖的背景)

點選左側工具欄形狀按鈕,如圖

ps 玻璃效果

2:把上方狀态欄設定如下(左邊的三個形狀分别代表 路徑+填充、 路徑、填充.我們隻用填充就行,選成圓角矩形,半徑為4.半徑越大圓角弧度越大.也可以做成沒有圓角的直角矩形,個人感覺有一點兒弧度自然些)

ps 玻璃效果

3:單開一個透明圖層,前景色選為白色,拖出一個圓角矩形(其實什麼顔色都行,因為這個色彩是要變成透明的,但是牽扯到後面的前景色漸變,是以這裡就用白色)

ps 玻璃效果

4:把矩形圖層的填充屬性調成0%,這時矩形看不到了(調節上面的不透明度會使樣式也跟着透明,而填充隻會影響到基礎填充色)

ps 玻璃效果

5:輕按兩下已經透明了的矩形圖層,彈出了調節樣式的選框,一個有12個可改的樣式部分,我們隻需要其中的四個,見畫鈎部分,設定我分别截圖了(第一先調節投影,可以設定成我這樣,也可以自己調節成或深或淺的樣子,品質那裡不用管)

ps 玻璃效果

6:調節内發光(其實也可以隻要描邊描出玻璃的白色邊緣,但是我覺得那樣邊緣過于單薄,是以這裡我們用一個内發光先實作描邊效果,描邊選項作高光用)

ps 玻璃效果

7:作漸變疊加,實作玻璃的面闆反光效果(這裡用到兩邊透明中間白色的漸變,不會設定的見下圖)

ps 玻璃效果

8:輕按兩下漸變條,選第二個樣子(這個樣子是由前景色過渡到透明,因為之前我們用的白色前景色,是以這裡就是白色到透明^-^)

ps 玻璃效果

9:選完出現了漸變編輯器,滑鼠在漸變條中間點一下,會出現一個和左邊綠框裡一樣的黑色顔色标.當然,下面顯示的顔色是白色的,在選中最左邊綠框裡的黑色色标把透明度調節成0%,色标變為白色(是以我們就知道了黑色的色标代表全不透明,白色的色标代表透明)

ps 玻璃效果

10:設定完的樣子如下:ok,确定(别忘了把步驟7作完,設定完漸變要調節整體透明度)

ps 玻璃效果

11:作最後一個樣式的調節,描邊,設定如下(這裡的描邊還要用上剛才做得那個中間白色兩邊透明的漸變,目的是實作邊緣的高光,偷懶的同志可以不作内發光,直接在這裡描1像素的白色邊,然後調節一下透明度,那樣也可以,就是玻璃感覺過于單薄,反正我比較中意這個稍微麻煩一步的方法)

ps 玻璃效果

12:四個選項都調節完啦,點确定,看看玻璃成形了^-^如果要做玻璃面闆到這步就ok了,可以儲存成透明png了.如果是做到一個背景上不動,我們還可以在背景上做一下折射的效果:

ps 玻璃效果

13:選中背景層(剛才一直都是編輯的矩形層)在背景層上拖出一個玻璃這麼大的選框,選擇 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把飽和度調高一點兒,比如+20.亮度也可以适當調,因為玻璃下面反光出來的背景色總會比原色稍微豔麗一些,亮一些.也别調的反差太大,那樣就不自然了.

ps 玻璃效果

14:我把飽和度稍微調高了一點兒,最後就是這樣了,基本上,還算有個玻璃樣吧hohoho~~~

ps 玻璃效果

總結:樣式中的參數其實都不确定,哪裡反光,反光的角度,反出來白色的清晰度都可以自己看着調,因為調節的時候圖檔會跟着變化的,可以自己看效果,不要一味的模仿給出的所有參數都調完了再看樣子,每調一下都看着點兒圖檔怎樣變化了才會明白原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