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 員工之間不喊老闆,也不喊姓名,而是用同學、花名,這是虛情假意?還是弘揚武俠文化?還是另有隐情?為什麼歐美公司不這麼做?本文将帶大家走進科學,探索真相。
騰訊:英文名,例如 Pony、Mujihuang(母雞黃);
阿裡:花名,例如風清揚、逍遙子、林黛玉;
位元組跳動:名+同學,例如一鳴同學;

騰訊内網社群讨論英文名
騰訊的解釋:
在騰訊沒有叫「X總」的習慣,網際網路公司講究組織結構扁平化,騰訊文化的關鍵詞之一是「平等與尊重」。是以,為了弱化上下級概念,英文名就這麼輕松又愉快地出現了。
位元組跳動的解釋:
為了避免形式感給基層節點帶來壓制,我們弱化層級,首先是不允許這種稱呼——「老大」、「某某總」、「老師」,這種稱呼一旦出來之後,很多想法就不能湧現出來了。他們可能會傾向于先聽聽「老師」有什麼意見,自己不能先說出來。
在中國文化中,「指名道姓」是不尊重的表現。直呼長輩的姓名,就能感到這種不适。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說文解字》
是以,中國人往往使用這些稱呼:
姓+職位/身份:馬總、楊老師、張叔/張姨,表示尊敬;
姓+哥/姐:張姐、王哥,有些江湖氣,拉幫結派的味道;
老+姓:老張、老李,平級之間稱呼年齡比自己大的人表示親切,而上級稱呼下級表示帶有等級壓力的親切,比如上司招呼門衛;
小+姓:小李、小王,表示帶有等級壓力的親切,比如上司招呼司機;
這些稱呼有一個問題:權力距離指數(power distance index,縮寫為 PDI)——指在家庭、公司、社群等組織機構中地位較低的成員對于權力配置設定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pdi
俄國、中國的權力距離指數很高,南韓也不低,曾導緻了重大的「大韓航空 801 空難」。
time801
副機長暗示說:「您有沒有覺得雨下得更大了?在這個地方?」 其實是說:機長,你決定在沒有備選方案的情況下做目視降落,而外面的天氣非常糟。 随機工程師暗示道:「機長,氣象雷達發揮了不小作用。」 其實是說:今天晚上并不适合目視降落。看看氣象雷達吧:前方有危險。 ——《異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結果飛機墜毀導緻 228 人遇難,韓方請來美國達美航空的大衛進行改革,第一項措施,就是全面提高所有機組人員的英語水準,規定工作語言為英語,擺脫韓語的敬稱問題。
可以看出「權力距離指數」高會導緻:壓力大、難以暢所欲言。
在軍隊等「注重服從性」的組織裡,按職位尊稱是合适的,比如「連長」、「首長」,因為目标明确,軍令如山,不惜生命也要完成。
而在企業中,尤其是「注重創新」的科技公司,創新往往沒有已知的目标,采用無等級壓力的稱呼有助于降低「權力距離指數」,促進平等溝通,迸發創意。
這就是中國公司不喊老闆、不喊姓名的原因,而美國、英國等英語國家沒有這個問題,直接喊姓名即可。
作為公司管理層,在成立之初就要面臨選擇:哪種稱呼方案适合我們公司?
英文名:是給外國人看的,而不是給中國人看的。适用于員工普遍掌握英語口語的公司,往往是國際化團隊或做出海業務,需要經常和外國人開會、發郵件,需要正規的英文名。
大部分中國公司不和外國人開會,員工普遍不會英語口語,如果起英文名,千奇百怪,同僚記不住,沒人喊,失去了意義,而且萬一用這名字和外國人聯系,會被看笑話。這種情況建議不要使用英文名。
MY英文名-本酷英文名網站 微網誌 2017-12-14 19:00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發表文章稱,中國和東亞其他地方的人取非正常的英文名一直讓外國人覺得有趣和好笑。一般來說,最好避免取與食物有關的名字,比如 Candy(糖果)、Lolly(棒棒糖)或者 Sugar(糖),這類名字經常被認為是「弱智女孩」或者「舞女」的名字。
花名:具有中國文化,是個好方案,但可能不好意思喊,也有點難記(尤其是不少工程師不善社交,記住小組所有人的名字都要花幾個月),根據公司情況而定。
名+同學:最簡單好記,推薦使用。
「不稱總」是「工程師文化:平等溝通」的一部分。
各位朋友自己創業或者擔任管理者時要注意,不要沉迷于被稱老闆/老總的權力快感中,壓抑了團隊的創新氛圍,影響了公司的招聘吸引力。
能容忍這些奇葩英文名,騰訊也是蠻拼的 - 騰訊官方公衆号
張一鳴:做CEO要避免理性的自負 – Source Code Capital
《異類》試讀:第7章 飛機失事的族裔理論 (douban.com)
國際化産品設計:Hofstede的文化次元 | 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woshipm.com)
海量技術實踐經驗,盡在雲加社群!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