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提供了大量的指令,使用他們可以簡化我們的工作,也許在圖形化界面中要點選滑鼠十幾下操作,而在linux系統中一條指令就可以輕松解決。是以,在Linux系統上工作離不開使用系統提供的指令。要想真正了解Linux系統,就必須從Linux指令學起。
linux系統中的指令格式一般如下:
下面主要介紹ls和cd指令的使用方法
ls指令
ls指令是linux下最常用的指令之一,它是英文list的縮寫;
預設ls是用來顯示目前目錄清單的,如果給其指定其它目錄則顯示指定目錄中的檔案和檔案夾的清單。
通過ls指令可以檢視
linux檔案夾中包含的檔案
檔案的權限(讀、寫、執行),包括屬主、屬組
檔案的大小及類型
檔案最後一次被修改的時間
1)指令格式
ls [選項] [目錄名]
2)指令功能
列出目标目錄中所有的子目錄和檔案
3)常用參數
ls
-l:将檔案名,檔案的權限,所有者,檔案大小等資訊詳細列出來
-h:做機關轉換,以容易了解的格式列出檔案大小(如314M,4G)
-a: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包括以.開頭的隐藏檔案(linux系統下隐藏檔案用.開頭)
. 表示目前目錄
.. 表示父目錄
-A:同-a,但不列出“.”和“..”。
-d: 顯示目錄自身屬性
-i: index node, 列出每個檔案的inode号
-r: 逆序顯示
-R: 遞歸(recursive)顯示,即列出所有檔案的子目錄
-S:根據檔案大小排序
-t:以檔案修改時間排序
4)常用範例
例一:列出/etc/sysconf檔案夾下的所有檔案和目錄的詳細資料
指令:
例二:列出目前目錄中所有以“s”開頭的目錄的詳細内容,包括目錄
5)擴充
使用ls顯示檔案預設是沒有顯示顔色的,某些系統通過指令别名的方法把“ls”指令定義成“ls --color=auto”可以通過在終端中輸入alias檢視,其中每個檔案顯示的顔色所對應的含義如下:
藍色:目錄檔案
紅色:壓縮檔案
綠色:可執行檔案
白色:文本檔案
粉紅色:圖檔檔案
黃_色:裝置檔案
紅色閃爍:錯誤的符号連結
淺綠色(也就是淡藍):符号連結
在這邊我們也看到“ls -l --color=auto”被定義成“ll"是以我們可以使用"ll"指令來直接檢視目錄
cd指令
cd指令可以說是linux中最基本的指令語句,其他的指令語句要進行操作,都是建立在cd指令基礎之上的。
cd [目錄名]
切換目前目錄至你所指定的目錄
3)常用範例
例一:進入/etc/sysconfig目錄
例二:進入使用者的家目錄
例三:進入根目錄
另:
cd -:傳回進入此目錄之前所在的目錄
cd .. : 退回到上一級目錄,可以一直使用該指令,一直到退回到根為止
pwd指令
linxu中用pwd指令來檢視“目前工作目錄”的完整路徑。每當你在終端進行操作時,你都會有一個目前工作目錄。在不太确定目前位置時,就可以使用pwd來判斷目前目錄在檔案系統内的确切位置。
pwd [選項]
檢視“目前工作目錄”的完整路徑
-P:顯示出實際路徑,而非使用連結(link)路徑。
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帶參數的
4)常用範列
例一:用pwd指令檢視目前工作的目錄
例二:目錄是連結時,用pwd -P顯示出實際路徑
mkdir指令
mkdir指令用來建立指定的名稱的目錄,要求建立目錄的使用者在目前中具有寫權限,并且制定的目錄名不能是目前目錄中已有的目錄。
1)指令格式:
mkdir [選項] DIRNAME
2)指令功能:
通過mkdir指令可以在指定位置建立以DIRNAME(指定的目錄名)命名的檔案夾或目錄。
3)指令參數:
-p:當參數指定是一個路徑時,而不單單是目錄名的時候,此時若路徑中的某些目錄尚不存在,加上此選項後,系統将自動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錄,即一次可以建立多個目錄。
-v:每次建立新目錄都顯示資訊
例一:建立一個空目錄
例二:在/tmp/中建立一個目錄abc,在 abc目錄中再建立目錄345,并顯示詳細資訊
tree指令可以用來檢視檔案結構
例三:在/tmp/目錄中建立test目錄,其中test目錄中又有x和y兩個目錄,x目錄中又有m目錄
rmdir指令:
rmdir是常用的指令,該指令的功能是删除空目錄,一個目錄在被删除之前必須是空的。
rmdir [選項] DIRNAME
該指令從一個目錄中删除一個或多個子目錄 項,删除某目錄時也必須具有對父目錄的寫權限。
3)指令參數
-p:遞歸删除目錄DIRNAME,當子目錄删除後其父目錄為空時,也一同被删除。
-v: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
例一:删除/tmp目錄中的123目錄
例二:當子目錄被删除後使父目錄也成為空目錄的話,則順便一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