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講我會告訴你,怎麼設計出優美的演講結構。
演講結構的本質是三個關鍵詞: 關鍵内容、提煉抽象、排列組合 。
但是這樣說有點抽象,今天我就給你四個非常簡單好記,又經典實用的結構。它們分别是:1. 黃金圈法則結構;2. PREP結構;3. 時間軸結構;4. 金字塔結構。下面我一個一個來給你講。
| 黃金圈法則結構
黃金圈法則指的是三個套在一起的圈。最裡面的一圈是Why,中間一圈是How,最外圈是What。
黃金圈法則結構示意圖
這個法則最早由TED的一位演講者Simon·Sneck(西蒙斯·涅克)提出,說的是,在和人們溝通時,通過Why——How——What,也就是從内圈到外圈的結構順序,向人們闡述你從事某項事業的動機(願景)——方法——具體特征,能夠更容易激發人們的熱情。
我具體來給你說一下: Why是最内圈,主要講的是目标、使命、理念和願景;How是中間圈,主要講怎麼幹,也就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和路徑;What是最外圈,主要說明這件事情是什麼,有什麼具體的特點,或者你已經達成的結果 。
比方說,我們想了解蘋果這家公司,也可以用黃金圈結構來表達。
首先,從黃金圈結構的最内圈說起,Why,也就是為什麼要有蘋果這麼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存在的核心動機是,think different,就是要打破現狀和固有的思維定式。
然後,是黃金圈結構中的第二圈,How,也就是蘋果公司是如何實作打破正常的?是通過設計制造出性能卓越,超出使用者預期的産品,來打破正常的。
最後,再講黃金圈結構的最外圈,What,蘋果公司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家制造電子通訊數位産品(電腦、手機、mp3播放器等)、軟體,以及整個軟硬體生态圈的公司。
總結一下,黃金圈這種結構模型,特别适合用來做一個介紹産品或者項目的演講。(Why)我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How)這個項目如何幫助、改變他人?(What)這個項目有什麼價值?在這三個部分中,如果能各加入一個故事,那麼将是一個殺手級的演講。
我們來看個例子。2015年,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在清華經管學院做過一次中文演講,他的架構是這樣的:“今天我想讨論改變世界的話題。今天我想告訴你三個故事,就三個故事。”
注意了,這三個故事其實就是黃金圈。第一層,他講了Why,自己為什麼要做Facebook,為什麼想改變世界。第二層,他講的就是“How”,如何改變世界,有了目标和使命之後,怎麼才能做好,他的回答關鍵是——專注。第三層,第三個故事是關于向前看,不要放棄,要一直向前看,你們可以成為全球的上司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可以用網際網路影響全世界。
這段講“What”,改變世界會給你帶來什麼結果,成為全球的上司者就是結果。然後,他就收尾了。我們看到,小紮用黃金圈法則把一個宏大的主題诠釋得如此到位且完美。
| PREP結構
名字看起來很吓人,其實就是最基本的總分總結構,萬年百搭。你可以在各種演講場合,不論長短,都可以使用。
PREP四個英文字母分别代表:Point,觀點;Reason,理由;Example,案例;Point,再次講觀點。這是最經典的作文結構,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都用過這個結構來寫過作文,這也是絕佳的演講結構。
PREP結構的關鍵是,上來就要抛出觀點,不要有半點猶豫;後面的理由兩三個即可,通常我建議有兩個,這樣比較容易hold住;案例部分,最好講自己的經曆或故事,會更有說服力;最後再重複和強調一下你的觀點。
我來舉個例子,如果你嘗試用這個結構,假裝自己是羅永浩,來介紹錘子手機,你會這樣說:
Point,觀點:每一個内心拒絕平庸的人都應該配備一台錘子手機。
Reason,理由:第一個理由是錘子手機總是充滿了話題,無論是品牌、外觀、配置,還是軟體,都會讓你處處引人注目,随時随地成為話題中心。第二個理由是錘子手機非常低調,錘子手機的低調全世界都知道。
Example,例子:前幾天,朋友聚會,來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她的手機要沒電了,當時還正好沒有充電寶和充電器。這個時候,我從容地拿出了錘子堅果Pro手機,幫美女的手機續航成功。美女第一次知道錘子手機還有幫蘋果充電的功能,後來我們就加了微信,成了好友……再後來,我們就不說了。
Point,論點:想要你的低調被全世界都知道,錘子是你最好的選擇。
| 時間軸結構
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結構就是按着時間軸來陳述,你可以講事實,也可以談想法,關鍵是跟着時間軸來。
時間的前後關系是一種強邏輯關系,時間軸結構的意義在于,通過時間線索,可以将不同的事物或者故事聯系起來,并賦予清晰的邏輯。
時間軸是一種大氣磅礴的結構,因為動不動就是五年、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特别适合各種領袖、CEO之類的來使用。
如何使用時間軸結構呢?你需要去發現不同僚物或者故事之間的關系,然後根據這些關系去排列先後順序。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講。
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就用“時間軸結構”來設計了這一演講。他說:“八十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大陸上建立了一個國家,它孕育于自由,并且獻身給一種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來平等的。”這裡提到了第一個時間點是八十七年前。
“目前,我們正在從事一次偉大的内戰,我們在考驗,究竟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有這種主張和這種信仰的國家,是否能長久存在。”這裡是林肯提到的第二個時間點——“目前”。
第三個時間點是未來。對群眾發表号召,林肯是這樣說的:“我們應該在此獻身于我們面前所留存的偉大工作,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緻從地球上消失。”
在這裡,林肯總統用的時間軸是“過去——現在——未來”。這種結構,背後的邏輯是:“過去——現在”的發展過程,展現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或趨勢。而通過這種趨勢,我們可以去預測未來。
時間軸模型不僅可以用來設計演講的整體結構,還能幫助到設計出醒目的開場,如何用時間軸來設計開場?我們第六講會詳細地講到。
| 金字塔結構
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問題——原因——對策——結果”結構模型。這種模型在公司會議、報告、發言上,非常實用。
金字塔結構示意圖
如何來使用這種結構模型呢?舉個例子,A公司市場部的季度工作彙報。
“問題” :上個季度,我們公司X業務闆塊的銷量下滑了17%,這在我們公司近三年曆史上是第一次,必須引起重視。
“原因” :我們的市場部門和業務部門一起調查了最新的情況,發現有兩個重要原因導緻了銷量下滑。首先,更換的供應商品控有嚴重的問題。其次,競争對手公司推出了強有力的競品。
“對策” :嚴格控制品質,馬上換掉不合格的供應商。另外,我們的市場部最近會和研發、業務部門一起坐下來開開腦洞,找到差別于競品的新銷售賣點。
“結果” :我們做了市場和競品調研,并把相關資料和政策提供給了研發、采購、業務部門,對未來的銷售量、銷售額,以及相對應的核心成本部分,提出了很多的政策性建議,有助于他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這就是簡單好用的金字塔結構模型。你學會了這個結構,就可以在公司的會議、發言、業務彙報上使用了。歡迎你把嘗試的結果,在文稿下方的留言區裡寫下來,和我互動。
本講小結
這一講,你知道了4種常用的演講結構: 黃金圈法則結構、PREP結構、時間軸結構、金字塔結構 。
作者:灣仔饅頭
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0c178e1de276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