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拍電影,大家會覺得,這應該是個文藝活。
陳凱歌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
張藝謀的話更有檔次:做電影,不能隻看票房。
言外之意,拍電影,應該有更形而上的追求。
可是,作為名導,王晶偏偏就例外。
他直言不諱:對于我來說,電影就是生意,是賺錢的方式。
在《吐槽大會》上,他這樣評價自己電影:
“我看陳凱歌的電影覺得是藝術,看自己的電影,好像都是一張張鈔票。”
毫不避諱,也不端着。
他對市場的追求,是出了名的。
更出名的,是他的好色。
他曾在節目自黑:“你們别小瞧胖子,胖子也是可以有點绯聞的。”
說完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暗示“胖子”就是自己。
王晶口中的绯聞,是指香港女演員邱淑貞。
兩人曾有過5年的地下戀情。
王晶喜歡拍三級片。
早些年,他以一己之力,陸續把舒淇、李林珍拉入“豔星”行業。與此同時,他的花邊绯聞不斷。
有一回,王晶女兒上綜藝。
主持問:請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的父親。
王晶女兒回答:
好色。
按理說,混娛樂圈,應該是全力給自己塑造人設,唯恐哪個黑點被人DISS。
怎麼還有人自曝缺點?
鮮明旗幟地說自己“貪财好色”,就不怕被黑嗎?
豁達如王晶。
他聳聳肩說:黑就黑咯,反正又黑不死人。
王晶的“貪财”,需要從他的原生家庭說起。
王晶的父親也是一個導演。
雖然不及王晶現在這麼有名,但家庭條件也算優渥。
成長過程,王晶順風順水。
學編劇。
學拍戲。
跟電影早已結下不解之緣。
但在16歲這一年,家庭遭遇巨變。
王父所在電影公司破産了。
加上行業 動蕩,王父一時找不到合适工作,家庭斷了收入來源。
禍不單行。
那一年,王晶母親染上了賭博。
債務越欠越多。
最艱難時,王父翻遍家裡,發現隻剩幾塊錢。
那一夜,王父抱着王晶,哽咽落淚。
第二天,王父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開始接商業片。
不管什麼類型,不管劇本多爛,隻要能賺錢,都去拍!
王父不要體面,隻要錢。
也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幾年時間,王父還清了債務。
一家人得以繼續生存下去。
王父疲于奔命的樣子,給少年王晶抛下一個信念的種子:
接商業片才能賺錢。
有錢,家人才能過得好的生活。
因為目标清晰,入圈後,王晶做事雷厲風行。
1979年左右,他到邵氏公司求職。
按以往情況,求職者都是談“薪酬”。
但王晶說:我不要薪酬,我要按利潤比例分紅。
要知道,對于制片公司來說,每一次投資都是冒險。
誰也無法保證每部片子都能盈利。
而一旦沒有盈利,王晶就是給人白打工。
邵氏公司負責人答應了。
因為對于公司,這是“穩賺不虧”的勞動協定。
結果很意外。
王晶導演的《千王鬥千霸》票房大賣,最終得到幾十萬的分紅。
自此,演藝事業扶搖而上。
王晶似乎天生就是“生意人”。
他非常善于觀察市場。
有一次,王晶說:
女演員超過30歲,我就要再招一批20歲的女演員。 因為觀衆喜歡年輕的。
記者說,不一定啊,很多男生還是很喜歡張曼玉。
王晶搖頭:喜歡是喜歡,但不會隻看張曼玉,他們更多時間還是在看年輕演員拍的戲。
是以,王晶花了相當多的功夫,在挑選新女藝人上。
王晶不像導演,更像商人。
花錢精打細算,從來都是勒緊褲腰帶拍戲。
有一回,拍動作片,預算有限。
有相當一部分的資金,都砸在李連傑片酬上。
其它演員沒錢請了怎麼辦?
王晶說,算了,我自己上。
然後導演化身“李連傑”他爸,場面相當有喜感。
王晶目的很簡單。
用最少的資金,拍出最賣座的電影。其它再無所求。
此外,王晶臉皮也厚,喜歡“蹭熱度”。
2002年,《無間道》大火。
緊接着,王晶就根據《無間道》原型故事,翻拍了一部《精裝追女仔》。
這是一部喜劇。
裡面各種惡搞、幽默和無厘頭。惹得觀衆笑聲不斷。
票房雖然比不過《無間道》,卻也頗為可觀。
王晶大賺一筆。
有人統計,王晶一共拍過300多部影片。
一年能拍十幾部電影。
最快18天就搞定一部。
在很長一段時間,王晶在演藝界有兩個外号。
“高産母豬”。
“爛片之王”。
可王晶是明白人,對于這些惡意嘲諷,他也不在意。
他說:
導演就是這樣,拍片越多,挨罵越多。 因為誰也沒法保證自己片片都是精品。 我拍片多,爛片肯定也多咯。
事實上,這些年,王晶爆款作品比比皆是。
《賭神》捧紅了周潤發。
《鹿鼎記》、《九品芝麻官》把周星馳推向了巅峰。
王晶有句話,我要拍最頂尖的的商業片。
商業商業,能賺錢就是商業。
王晶,做到了。
王晶的“貪财”與“好色”,其實是并駕齊驅。
上個世紀末,香港影視業競争激烈。
王晶為了開辟新的财路,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拍三級片。
也就這時,王晶開始了他的“獵豔”之路。
1987年,邱淑貞參加香港小姐大賽。
憑着超高的顔值,她一路晉級,直逼決賽。
可是,就在決賽前夕,出事了。
邱淑貞被對手舉報違規。
理由是下巴有整容。
邱淑貞為此百般解釋:這不是整容痕迹,是我小時候磕到了,留下疤痕。
奈何當時“香港小姐”比賽規則極其嚴格。
經評委商議,邱淑貞最終還是被踢出了決賽。
邱淑貞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有天,電話響起。
“有沒有興趣考慮拍戲?”
電話那頭,是在香港享有名譽的導演,王晶。
前面幾年,王晶跟邱淑貞都還沒有傳出什麼绯聞。
正常拍戲。
來往也有界限。
但在1992年,兩人關系發生了變化。
王晶準備讓邱淑貞走豔星之路。
做豔星,不可避免就要“脫”。
但是,相比于對待藝人,王晶卻給了邱淑貞一種截然不同的待遇。
第一,堅決做到“三點不露”。
第二,拍戲隻留女從業人員在場。
包括連攝影師要換成了女性。
王晶說:在我保護下,她的性感是有限度的。
王晶的偏心,可見一斑。
自此,兩人什麼關系,外人也就清楚了。
外界蜚語不斷。
兩人地下情,遮遮掩掩繼續。
5年間,在王晶的偏愛下,邱淑貞一共拍攝了二十多部電影。
片片都是女主角。
其中有多部作品大火。
比如《最佳損友》、《赤裸羔羊》等,口碑極好。
邱淑貞也一度被稱為“全香港男人的欲望”。
不過,這段露水情緣隻維持了五年。
1997年的一天,邱淑貞突然單方面宣布分手。
她說,因王晶做了一件事傷害自己的事,決定斷絕兩人關系。
消息一出,外界議論紛紛。
這件事,到底是什麼事?
當時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邱淑貞上位不成。
因為王晶當時是已婚狀态。
早在大學時期,王晶就和同學丁德君結為連理。
王晶跟邱淑貞交往多年,丁德君卻從未有過公開撕逼。
衆人便覺得,丁德君是個賢内助。
邱淑貞鬥不過,憤而離開。
另一種說法是,王晶提拔新人做女主角,把邱淑貞安排為配角。
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感情孰是孰非,已無從考證。
多年後,回首往事,王晶寫下這樣一段話:
我知道有一個男孩,在我交往時一直追求她。 她不置可否。 在我們分手後,他竟閃電般跟男孩結婚。 我很意外。
這個男孩,就是香港富豪沈嘉偉。
傳言身價幾十億。
對于邱淑貞的過往,沈嘉偉也不在乎。
别人嘲諷他是“接盤俠”。
沈嘉偉卻說:“我娶了全香港男人的欲望。”
王晶跟邱淑貞散了。
但好在結局還不錯。
邱淑貞和沈嘉偉恩愛至今。
王晶則是繼續撲入他的滾滾紅塵。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縱觀王晶的發家之路,大家可能覺得,王晶是一個無底線之人。
給錢就是爺。
尊嚴人格都不是個東西。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王晶雖然說不上是個君子,但底線絕對比得過小人。
為了錢,他拍過很多色情片。
但導演過程,他有個原則。
“各種戲碼都要尊重女性,讓電影院的女性,看了不臉紅。”
對妻子,也有恩有義。
王晶跟妻子結婚的時候,才23歲。
初出茅廬,一無所有。
後來榮華富貴,手下資源如雲,卻也沒有抛棄糟糠之妻的打算。
甚至有傳聞,王晶回到家就是“妻管嚴”。
曾有主持人問晶嫂,王晶如何?
她用了三個詞總結:
愛家,孝順,勤快。
看來晶嫂對丈夫,也是滿意的。
另外,他也扶持過很多文藝片。
有一年,許鞍華準備籌資拍《天水圍的日與夜》。
可投資方紛紛拒絕。
因為這片子題材太敏感,閱聽人也小,大機率要賠錢。誰都不願意冒這個險。
讓人意外,王晶居然出手了。
自掏腰包,投資許鞍華700萬。
至于票房結果,當然是毫無懸念虧了。
有人問王晶為何冒險投資。
王晶說:投資文藝片很多都會虧錢,但香港電影需要文藝片。是以我就表達點支援。
有趣的是,王晶還陸續投過幾部藝術片。
都是以個人名義投資,幾乎都是以虧本收場。但他一如既往。
是以,王晶不是沒有文藝片情懷。
他隻是不想拿别人的錢,為自己的“情懷”買單。
他要對得起公司和投資人。
曾有記者問王晶,外界評價你很低俗,你怎麼看?
王晶回答:娛樂圈僞君子太多,是以我做真小人。
圖:青島早報
真小人,少一點僞裝。
多一點真性情。
但行事之中,又自有分寸。
是以,對于王晶為人,我倒覺得這樣一句話形容更為恰當。
“做個俗人,貪财好色,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