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交換機性能詳解

1.     背闆帶寬

隻有子產品化交換機(擁有可擴充插槽,可靈活改變端口數量)才有這個概念,固定端口交換機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并且固定端口交換機的背闆容量和交換容量大小是相等的。

背闆帶寬是交換機的總資料處理能力,由硬體架構設計決定,與是否插入闆卡無關。子產品化交換機的背闆帶寬從幾百Gbps到幾個Tbps不等,由于子產品化交換機的體系結構不同,背闆帶寬并不能完全有效代表交換機的真正性能。

背闆帶寬就像高速公路,車道越多,承載的車輛越多。

2.     交換容量、轉發能力

普通交換機的交換容量=背闆帶寬,在子產品化交換機下,等于闆卡的數量×每闆卡的轉發能力,交換容量的大小,取決于轉發引擎的性能。在子產品化交換機中,交換容量能夠真實反映交換機的性能。

交換容量就像汽車,能跑多快全靠引擎帶。如果交換機的引擎好,就能把背闆帶寬跑滿。但是,交換容量永遠<=背闆帶寬

上圖中,由于Cisco采用了VS-S720-10-3C引擎,實作了完全分布式轉發,是以可以将背闆帶寬跑滿(交換容量=背闆帶寬),而H3C的交換機由于引擎的原因,不能實作完全分布式轉發,是以不能将帶寬跑滿(交換容量<背闆帶寬)。

3.      包轉發速率、轉發能力(二層Mbps/三層Mpps)

支援第三層交換的裝置,廠家會分别提供第二層轉發速率和第三層轉發速率,一般二層能力用bps,三層能力用pps。

千兆端口的包轉發率是1.488Mpps ( 百兆端口為0.1488Mpps,其他類推) 

計算放法:1,000,000,000/8/(64+8+12) = 1,488,095pps

(最小資料包的大小為64byte,8byte的前導符,12byte的幀間隙)

第三層包轉發率=千兆端口數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數量*0.1488Mpps+其餘類型端口數*相應計算方法。

第二層包轉發率=第三層包轉發率×(64+8+12)×8=接口數量×接口速率。

(64+8+12)×8=672bit,為了友善計算,有時候也按500bit估算。

包轉發率就像高速公路每秒能通過汽車的數量,車道越寬,汽車引擎越好,每秒通過的車輛就越多。

4.     線速轉發

1)    固定端口的交換機:

l 考察交換機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總帶寬。計算公式為端口數*相應端口速率*2(全雙工模式)如果總帶寬≤标稱背闆帶寬,那麼在背闆帶寬上是線速的。

l 如果計算所得的交換機三層包轉發速率≤标稱三層包轉發速率,那麼交換機在做第三層交換的時候可以做到線速轉發。

2)    子產品化交換機:

l 考察交換機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總帶寬。計算公式為端口數*相應端口速率*2(全雙工模式)如果總帶寬≤标稱交換容量,那麼在交換容量上是線速的。

5.     H3C低端LSW交換機的交換容量計算方法:

H3C低端交換機采用存儲轉發模式,交換容量的大小由緩存(BUFFER)的位寬及其總線頻率決定。即,交換容量=緩存位寬*緩存總線頻率=96*133=12.8Gbps

1)交換容量

兩塊主要闆(含Crossbar交換網片)1+1備援備份。每塊接口闆通過兩條高速總線分别連到兩塊主要闆上的Crossbar,兩條高速總線1+1備援備份。每條高速總線由6對(12條)3.125Gbps的SERDES組成,帶寬為37.5Gbps,有效帶寬為30Gbps(8B/10B編碼),兩塊主要闆負荷分擔時有效帶寬60Gbps。即每塊接口闆帶寬:Serders總線數量×每條Serdes的帶寬×(8B/10B編碼的開銷)×兩塊主要闆負荷分擔:(6×2)×3.125×(8B/10B)×2 = 60Gbps/Card

S8505: 60Gbps/Card * 5 = 300Gbps

S8508: 60Gbps/Card * 8 = 480Gbps

S8512: 60Gbps/Card * 12= 720Gbps

S8502 吞吐量:

單交換網闆時,120G + 2 * 60G = 240Gbps;

雙交換網闆時,120G * 2 = 240Gbps;

2)背闆帶寬

兩塊主要闆(含Crossbar交換網片):1+1備援備份。每塊接口闆通過兩條高速總線分别連到兩塊主要闆上的Crossbar,兩條高速總線1+1備援備份。每條高速總線由6對(12條)3.125Gbps的SERDES組成。同時預留一倍高速總線用于交換容量翻倍。S8512背闆的Serdes(高速差分線)數量為 6×2×2×12×2 =576;背闆帶寬為:576 ×3.125Gbps= 1.8Tbps。

同理:

S8508背闆的Serdes(高速差分線)數量為 6×2×2×8×2 =384;背闆帶寬為384 × 3.125Gbps= 1.2Tbps

S8505背闆的Serdes(高速差分線)數量為 6×2×2×5×2 =240;背闆帶寬為240 × 3.125Gbps= 750Gbps

S8502背闆的Serdes(高速差分線)數量為 6×12×2 =144;背闆帶寬為 144 × 3.125Gbps= 450Gbps

3)包轉發率

S8500系列分布式轉發,每塊接口闆可支援 24 Ge線速:

24 Gbps *1.488 Mpps/Gbps = 35.712Mpps /Card

S8512包轉發率:35.712 Mpps/card * 12 cards =428.54 Mpps

取整數 428Mpps。

類似的,S8508、S8505、S8502包轉發率分别為285Mpps, 178Mpps、142Mpps。

====================================================

如何考察交換機背闆帶寬是否夠用

背闆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或接口卡和資料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資料量。一台交換機的背闆帶寬越高,所能處理資料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上去。

但是,我們如何去考察一個交換機的背闆帶寬是否夠用呢?顯然,通過估算的方法是沒有用的,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數量之和的2倍應該小于背闆帶寬,可實作全雙工無阻塞交換,證明交換機具有發揮最大資料交換性能的條件。

2、滿配置吞吐量(Mbps)=滿配置GE端口數×1.488Mpps其中1個千兆端口在包長為64位元組時的理論吞吐量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個千兆端口的交換機,其滿配置吞吐量應達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夠確定在所有端口均線速工作時,提供無阻塞的包交換。如果一台交換機最多能夠提供176個千兆端口,而宣稱的吞吐量為不到 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麼使用者有理由認為該交換機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結構設計。

一般是兩者都滿足的交換機才是合格的交換機。

本文轉自 qq8658868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hujizhou/1616823,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