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問,“大家都在談論的人工智能,未來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即便到現在,可能也沒人能給出準确的答案。
人工智能已經潛移默化中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一點毋庸置疑。最明顯的改變之一就是互動方式的變化,語音互動、人臉識别、情感識别等正在逐漸取代滑鼠、鍵盤甚至觸屏的互動,如果時間再往後推10年,誰也無法預測人工智能還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這應該是一個極其夢幻的未來。
當然,人工智能界一直在讨論兩種理念,我們今天看到的人工智能依舊很初級,它們的目标是減輕人類智力勞動,業界稱之為弱人工智能,而對應的強人工智能又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你看過類似《機械姬》、《我,機器人》、《黑客帝國》這些關于人工智能題材的電影,你可能會覺得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人工智能技術并沒有大家吹捧的那麼高大上。未來的機器應該可以和這些電影中描述的一樣,可以和人實作自然的互動,甚至擁有情感。但問題是,如果真像電影那般,機器人有情感會僞裝,那勢必會給社會造成恐慌。對此,南京大學教授、ACM/AAAS/AAAI/IEEE/IAPR Fellow周志華不久前撰文表示,“對于嚴肅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來說,如果真的相信自己的努力會産生結果,那就不該去觸碰強人工智能。”
時間:2018年3月31日
地點: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3W咖啡
議程:
09:00-09:45——《阿裡NUI (natural user interface)-自然語音互動實踐的經驗和教訓》,阿裡巴巴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進階算法專家高傑
09:45-10:30——《神經網絡翻譯的進展與實踐》,阿裡巴巴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資深算法專家駱衛華
10:30-11:15——《雲小蜜智能服務對話機器人的現狀和未來展望》,阿裡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資深算法專家孫健
11:15-12:00——《人機對話系統》,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嚴睿
議題簡介
Topic 1:阿裡NUI (natural user interface)-自然語音互動實踐的經驗和教訓
阿裡NUI作為面向裝置的自然語音互動系統,支援了阿裡巴巴集團内外各種移動裝置上的語音助手和自然語音互動系統的建構,包括手機、電視和OTT盒子、汽車等等。在此次演講中,阿裡巴巴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進階算法專家高傑将會分享NUI--一個适用于多平台的、具有豐富産品特性的互動系統的架構,并分享在過去中習得的經驗和教訓。
Topic 2: 神經網絡翻譯的進展與實踐
神經網絡翻譯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機器翻譯範式,在諸多語種及應用場景中的翻譯品質已經超越了統計機器翻譯技術,并成為目前學術界和工業界研究的熱點。目前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上線了自主開發的神經網絡翻譯系統或釋出了相關産品,但将神經網絡翻譯落地真實應用場景并非一個簡單的過程,其間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模型選擇與優化,搭建面向海量語料的高性能訓練平台,加速預測算法以響應高并發請求,以及應對真實需求給标準模型帶來的全新挑戰等。本次活動,阿裡巴巴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資深算法專家駱衛華将會介紹神經網絡翻譯目前在技術上的主要進展,以及在将這些技術付諸實踐中所作的探索嘗試。
Topic 3: 雲小蜜智能服務對話機器人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智能人機互動通過拟人化的互動體驗已經逐漸在智能客服、任務助理、智能家居、智能硬體、互動聊天等領域發揮巨大的作用和價值。2015年7月,阿裡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私人助理-阿裡小蜜,這是一個圍繞着電子商務領域中的服務、導購以及任務助理為核心的智能人機互動産品。通過電子商務領域與智能人機互動領域的結合,提升傳統電商領域的能效,帶來傳統服務行業模式的變化與體驗的提升。
如今,阿裡小蜜已經問世了2年多,也經曆了多次雙十一海量服務的考驗,阿裡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資深算法專家孫健将為大家介紹全面介紹這款人機互動産品的現狀。
Topic 4: 人工智能在人機對話系統中的技術現狀與挑戰
近年來,自動人機對話系統在學術界和工業界都獲得了相當大的關注度,随着微軟小冰百度度秘阿裡小蜜等産品的釋出,以及大量人工智能公司的建立,這些對話系統背後的技術在逐漸積累,也逐漸解密。随着研究者的探索愈發深入,人們看到了一個對話系統逐漸從科幻電影中走進現實生活的可能。在講座中,我将回顧人機對話的發展曆程,以及随着深度學習技術盛行之後,由資料驅動模型帶來的革命性改變。講座将從人機對話的已有應用出發,再分析現有對話系統的不足,展望下一代人機對話系統的挑戰。同時會分享我們組在人機對話研究所做的努力與探索,以及相應的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