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業必讀:創業成功的秘密

創業必讀:創業成功的秘密

——從生産力四要素談創業者的角色轉變,系統是創業成功的秘密

什麼是創業?

創造事業。事業就是系統。創業就是創造系統。

事業成敗四要素是什麼?

事業成敗四要素也是生産力四要素,就是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和整合力。對應的具體事物就是生産者、生産資料(生産工具為主)、生産對象(環境和自然)和生産整合者(系統整合者)。

什麼是創業成功的秘密?

運用整合力,把勞動力、工具力和自然力三種力量整合成為一種合力,創造有機的價值增值系統,給各種力量一個發揮潛在價值的舞台。

創業者在創業活動中扮演什麼角色?

創業者是一個系統整合者的角色。建立價值增值系統,優化系統結構,激發出各種生産力因素的潛在價值,讓系統持續經營和成長成熟,最終全自動化運轉。

系統整合者運用整合力有幾個境界和層次?

系統整合者運用整合力共有五個境界和層次。

第一個境界,是違背人性的,也是最低級的境界就是暴力威脅,暴力控制。使用強制力讓人屈服和順從,時時刻刻威脅人的身心健康,讓人處在恐懼之中。這是金錢社會的背後力量,隐性政策,時時會冒出醜陋的面孔。

第二個境界是利益引誘,财富控制。讓人們生活在生死存亡的邊緣,時時面臨生活的無奈和窘迫,聽從财富的擺布和捉弄,讓人處在對财富的貪婪渴求之中。這是金錢社會的主要政策,僞善面孔。

第三個境界,也是最陰險的,就是資訊蒙騙,資訊欺詐,資訊隔絕。讓人們長期被虛假片面的資訊包圍,不自覺地順從和跟随。利用人們接觸面有限、知識上的誤區和盲點、容易輕信、感情用事、不理性的弱點,給人提供片面的被特意加工過濾的資訊,參雜各種暗示和誘導,讓人依據不熟悉的不完整的虛假的資訊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讓人不知不覺地跳進陷阱。由于吃虧上當的人會以為是自己自願的做法,顧慮面子問題,怕丢人,有苦難言,是以騙術被不斷應用到不同的人和地方。騙子經常用的一招是用通常的一般情況做鋪墊,然後一步步過渡到虛假資訊上,利用人們認知上的習慣性認同,給人一種錯覺,讓人們把可能的存在當作一定存在和必然存在,然後就範。其實,我們隻要仔細分析,就能發現,兩種資訊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不存在邏輯性和現實必然性,有可能也不一定必然發生。還有一種是信任的熟悉的人說的話,這些人也許不會有意故意說假話,但是可能會無意地傳播了不實資訊。要防止被資訊蒙蔽,第一要提高常識判斷能力。不輕易下判斷,對不明确的資訊存疑,置之不理。要知道,對大部分資訊我們無法辨識真假,既沒精力和時間,也沒必要,我們可以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存疑,提醒自己不要受影響即可,更不可依據那些不确定的資訊做出判斷。第二經過現實檢驗确實是虛假資訊的,一定要揭露出來,提醒大家注意和防範,将危害減小。第三是認識到想到和做到畢竟是兩碼事,别把想法當現實,也别把可能當現實。

第四個境界是精神信仰,資訊透明。一切如水,處處皆平。資訊透明,機會均等,沒有人為故意設定的障礙,人人生存自由得到無條件保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人人心甘情願,盡心盡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創造無窮價值。

第五個境界是系統運作的絕佳境界,然的境界,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整合力無形無影,無迹可尋。消除一切無價值負價值的虛耗性的限制,人際沖突消失。讓事情自然而然做好,讓人人自由如意,各得其所。

在創業不同階段,創業者的角色有什麼變化?

從創業初期,擁有參與具體細節的生産者和搭建系統的整合者的雙重角色,到創業中期後期,從重複性的事情中松綁出來,轉變為專業從事系統整合者的角色,擔當環境和系統進行物流、能量和資訊互動關系的重任,立足現實條件,思考系統的潛在項目、發展方向和長遠政策。如果不明白這種變化,不及時轉變角色,不僅身心痛苦,而且對系統的長遠發展也有百害而無一利。

什麼是生産力,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生産力是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實際能力。由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和整合力四個能力要素構成,隻有把這四種力量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生态系統,才能産生出巨大的價值增值效應。

本文主要講解創業者從開始一身兼二任的生産者和整合者的無奈雙重角色,到未來專門負責整合力的單獨自由角色的重要價值。讓創業者更加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讓創業者更加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讓創業者少失敗,讓創業者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再大一點。

有缺陷的傳統經濟學中生産力三要素是什麼?

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

完善的現代經濟學中生産力四要素是什麼?新經濟生産力的要素是什麼?創業經濟學的支柱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答案就是——勞動力(生産者)、工具力(以工具為主的生産資料)、自然力(生産對象),整合力(生産整合者、系統整合者)。

通過對比大家可以發現,傳統經濟學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産因素:整合力,發揮該作用的就是生産整合者。傳統的生産力三要素加上整合力才是完整的生産力,才能組合成一個有效的生産力系統——具備新陳代謝功能的有機體。

傳統的生産力三要素已經變為現代的生産力四要素,但是教科書上傳授的卻仍然是陳舊的生産力三要素,沒有什麼變化。換句話說,傳統的經濟學已經過時了,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誤人子弟,有必要重新設計完善。生産力三要素是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而生産力四要素是新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事實勝于雄辯,通過對現實的經濟活動的觀察,可以證明,四要素比三要素更能解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各種現象和過程,能夠普遍解釋生産過程,也能很好地解釋現實中的配置設定問題,還能普及用來指導其他領域發明創造的過程。

在傳統的陳舊經濟理論裡,僅僅注意到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體生産要素,卻忽視了實體生産要素背後蘊藏的實際影響力,以至于遺漏了一個重要的因素——扮演了建立、組織、潤滑、運作、融合、經營、管理、調整、維護和超越生産力系統的重要角色的整合力。透過事物五花八門的表象看透本質價值,我們知道,這些實體要素背後的實際影響力才是人們真正需要的。缺少了整合力的生産力理論,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的生産力理論。離開了整合力,支離破碎、沒有關系、不成系統的其他三個生産力要素便無法發揮潛力。很多創業者就是因為學習和接受了有缺陷的經濟學理論、觀點和課程,導緻以後在創業初級階段就早早夭折,偶然度過初期的階段,在事業發展起來以後,所處環境發生變化以後,還不知道不及時調整自身角色,明确個人的确切定位,使自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痛苦深淵,給企業帶來了緻命的生存危機和發展瓶頸。王建然運用超論思維創立超論經濟學,縫補傳統陳舊經濟學的漏洞,在生産力三要素中加入一個實際存在的生産要素——整合力,變成生産力四要素,并且抽象出具體表象背後的本質力量和能量,給人們一個更有價值的經濟學基礎,為未來經濟學系統原理的完善提供支援。

事物背後的力量是本質,但是還是需要能和外在環境接觸的互動接口才能發揮作用。各種具體事物就是力量和環境互動的接口(能量出入口)。事情都是人做的。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整合力這四種作用力的合力的外在展現,就是生産者(勞動者)、生産資料(以生産工具為核心的勞動資料)、生産對象(勞動對象)、生産整合者(勞動整合者)這四類具體事物的協同效應。勞動力,就是明确勞動目的、知道勞動内容及方式方法,具有某些經驗、知識、技能、智慧、主動性,直接使用工具的勞動者的内在能量;工具力,以生産工具為主,包括資金資源、生産工具、動力系統、運輸物流系統、資訊傳遞系統、勞動場所、土地和環境等等因素的内在能力;勞動對象,包括引入和用于生産的自然物、原材料、事物構成元素等内在力;整合力,将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和自身的内在能量,也就是潛力激發出來,組合成為一個能夠有效運轉的創造價值的生産系統的能力。

整合力的核心作用就是将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以及自身整合起來,包容進一個以生産為目标的生态系統,讓各種要素找到發揮自己價值和能力的舞台。

生産力諸要素,其實是四種内在力量。生産者展現的是生産力,生産對象展現的是自然力,生産資料展現的是工具力,生産整合者展現的是整合力。

生産整合者,把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等三個直接改造物質的力量用思維和智慧整合在一起,成為能夠創造價值的系統。這種系統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各種要素有了發揮作用的舞台。整合力的主要價值就是把适當的分散的各種資源集中,比如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工具,合适的對象,合适的環境等等因素,然後優化組合,激發各種生産因素潛力,發揮出綜合效力,創造出有實際需要的價值。

結構決定功能。生産力系統的結構直接影響着生産力的大小。為友善行文,下面用 系統 一詞代替 創造價值的生産力系統,為友善了解,大家也可以把系統簡單地了解為企業,但是要注意,不僅僅是指企業,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

在很久以前的小農經濟時期,生産簡單,生産者兼職整合者的角色,展現不出整合者的重要性,或者說整合者的作用一直被掩蓋在生産者背後,沒有引起普通人足夠的注意和重視。在大機器生産出現以後,分工越來越細,越成熟的系統,一身兼生産者和整合者二任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在創業初期存在,系統越發展,生産者和整合者的實際角色分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必要,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專業。創業者有意識地實作角色轉換就很重要,否則會忙的要死,系統永遠是小弟弟,系統也有可能死得很快。

從生産者和整合者的雙重角色,主動地有意識地從日常事務中松綁出來,轉變到 系統整合者 的角色,這是每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是為了個人時間價值的最好利用,也是為了個人價值潛力最有效發揮的必然改變。

系統整合者的角色非常重要,一舉一動都能決定系統的效率和成敗。其實,系統的價值也就是系統整合者的價值。具備四要素的系統是經濟的活細胞。下面對系統整合者的定位和作用詳細闡述一下。

系統整合者是能夠掌握足夠資訊,發揮思維和智慧兩者能量的主要角色。全球性的整體思維方式和公益性的理想信念很重要。

縫補生産力各種因素之間的縫隙,讓各種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跳躍式增加的合力。

讓系統成為價值放大器。孤立的生産要素無法發揮出其潛在價值,系統就好像價值放大器一樣,将各種要素的潛力激發出來,變成實能,也就是顯性價值。

給勞動力、工具力、自然力和自身以合适的定位,确定好各自的位置,設定好各自角色,并根據未來變化,及時調整各種資源的增減,實作系統的有機的新陳代謝,來适應和超越環境變化。

妥善處理系統内外的各種互動關系,比如資源、環境、影響、協調、組織、傳播、溝通、整合、預防、預警、免疫、機動、提醒等等,讓系統有一個适宜的持續存活的條件和發展擴散的環境氛圍。

做好分工、溝通、綜合、協調、創造、超越等系統功能。

系統整合者的權限最大,有機會全面調整系統,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系統整合者“全面撒網,重點捕魚”,統籌整體,成竹在胸,抓住基礎、核心和根本,不再細枝末節上勞神費力,不被暫時問題弄得焦頭爛額。有定力,有信心,知道輕重緩急,知道重要緊急的事情是什麼,知道有效果有效率的做法是什麼,知道未來的出路和遠景是什麼。

系統整合者注意環境變化,注意系統靈活性,防止系統變質。系統整合者不頭疼醫頭,不腳疼醫腳,能夠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找到同類問題産生的根源,總結原因,全面調節,消除問題頻繁發生的隐患,跳出問題之外解決問題,全方位預防和解決非必要問題的發生。系統整合者不把問題當壞事,把問題當作完善系統的一種機會。每一次問題的解決,都能讓系統更加完美。

系統整合者讓系統全自動化,具有自我适應,自我調整,自我更新,自我替代,自我超越的功能,有充分的資源儲備,有進有出,無論離了誰,都玩得轉。

系統整合者讓生産力的四種力量一起産生綜合效應,能量突變,讓價值最優化。

系統整合者建立有彈性的标準。凡事皆有例外,例外往往是系統升華的機會。

系統整合者不固守成規,不迷信任何權威,能擺脫一切人際利益糾葛,一切以把事情做到最好為價值判斷。也不搞虛耗競争,永遠去做别人不願意做,不敢做,做不來,做不到,怕失敗,但是對人類确實有價值的事情。

系統整合者在必要時可以重塑系統,讓系統有一個全新的結構,既能運用最優的生産因素,又能應對變幻不定的環境。不僅要讓生産因素适應系統,也要讓系統能夠适應生産因素的變化,還能和環境充分融合。

系統整合者關注系統的物質、資訊、能量和物流在數量和品質上的運作規律和變化趨勢,要有預見性,給系統調整留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從容不迫,不動聲色。

系統整合者總結各種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明白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對未知因素有充分的估計。

系統整合者沒有虛榮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價值,什麼是膚淺的榮耀。系統整合者能夠支援反對意見,不一意孤行,總是選擇最有利于事情完成的辦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讓系統成為地球這個大生态系統的一個環節,融合到整個系統的價值鍊和價值環裡面,人和大自然和諧平衡,共存共榮。

系統整合者關注各種環境變化,各種因素變化,注意系統有效運作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在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時,有足夠的應對方案。

系統的最大功能就是做事,把好事做好,把人用好。系統整合者要聆聽各方面的情況和問題,不感情用事,不偏聽偏信,要采取最優政策。系統整合者對系統做什麼項目有最後決定權,對系統的運作成敗有最大的責任,承擔最大後果。權力利益和責任代價是對應的,不能勝任者唯有下課一條出路。

最完美最有效最好的系統是離了創業者自己,仍然能持續運轉、永續生存和發展擴散,不斷超越自我的成熟系統。

做事必定要付出代價,然後有所收獲。系統整合者要明智地綜合比較 可能付出的代價和可能擷取的收獲之間的大小優劣,權衡利害,做出最聰明智慧的取舍選擇。

系統整合者綜合使用系統、自然、環境、勞動、土地、資本、資訊、知識、科技、智慧、經營和管理等等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生産因素,完成價值增值系統的方方面面。

系統整合者不盲目樂觀,非常清楚明白系統的要害和核心。要害問題不能讓步,這個底線不能突破,否則創業必死無疑。

系統整合者有主見,自立自強,從來不把“大樹”當作核心的依靠力量,壟斷力量。真正的大樹是人心。系統整合者懂得給大家出路,就是給自己出路,“付出就是收獲”的道理。

系統整合者要把握系統動态平衡,讓人人得到系統發展的實惠,給人人以全面的身心保障,沒有人可以僅僅靠口頭的空頭支票長期存活。

和以最終貨币利潤來評價系統成敗不同的是,系統的核心價值其實是要以做事多少來衡量的,以有多少人自由如意為标準的。隻有以做事多少、價值增值、現實影響力和未來可能性來衡量系統價值,才能真正展現一個系統作為平台的真實存在價值、作用和意義。

創業者的職責是從微觀到宏觀,從局部到整體不斷升華角色定位的過程。巧妙地運用杠杆原理,可以達到以小博大,以小帶大的效應。

本文的價值,在于把整合力提高到一個顯明的高度,亮明整合力的重要價值,告訴大家,有意識地主動地積極地整合和改變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

創業者不要始終如一地在勞動力、工具力和自然力之間變換角色,思考問題,要堅決地跳出來,站在系統之外看系統。系統存在的最低限度是持續存在,活着,活下去,讓各種力量有發揮價值的舞台,人人有一個生存的現實可能,人人有一個發展的最佳平台,然後才是擷取财富。

創業者要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整合,把分散的勞動力、工具力和自然力整合起來,激活各種力量的潛力,形成合力,創造出最優價值。不僅僅指自己得到了什麼,得到了多少,而是全社會,全人類 整體價值的增多。讓全人類财富整體增值,是做事的最好途徑。

創業者和系統整合者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是把握核心。在系統運作初期,可能不得不參與處理方方面面的具體事務。但是要積極地主動地有意識在建構良好的系統,讓自己能從系統中能夠抽身出來,思考方向性和整體性的更重要的問題。在系統成熟後,可以把參與具體事務當作花絮和愛好,但是一定不要沉迷于其中。要明白什麼是自己要做的事情。實作不願意,就放手,創業是一種藝術,舍棄也是一種藝術,讓内心沒有私欲,真正喜歡的人來做。

創業者,用開放包容的心态,提高你的整合力,優化系統結構,激發和補充系統潛能,消除系統生存隐患,注意調整角色,創造系統,創造價值,這就是你的事情!

王建然要做的,就是告訴大家,承受失敗代價是完全不必要的,成功的幾率完全可以更大一些。

《地球人常識手冊》也快完成了。衷心希望創業者們能夠在開始的第一步,以及以後的每一步,就在透明的陽光下行走前進。而不是在黑暗中摸爬滾打,得到一些自己都感覺到非常無奈非常可笑非常膚淺非常不必要完全可以避免的可憐的經驗和教訓。

王建然

2008年4月18日

本文轉自分瓜部落格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aiqing/72303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a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