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年心路成長 —— 做自己

做自己

    以前,總是在心裡默默的告誡自己,to be a better man. 

    現在,越發尋找,越發明白一點,to be myself. 

    前兩天看到火影:鼬VS兜,鼬對兜施了伊邪那美幻術,兜陷入無限循環,而術的破解方法,就是在術中放下執念,接納真正的自己。這讓我觸動頗深,回想工作這六年的心态變化,有很大的成長,現在簡單的歸了4類。

階段一:我不想做什麼

   22歲前,望向前方,四處皆黑暗,不知往哪走。

   我隻知道,我不想去工廠打工,不想沉迷遊戲,不想變得狹隘,不想内心脆弱,不想成為愛抱怨的人, 不想讓人看不起。

   我不知道前路在哪,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離我不想要的遠一點,總會離我想要的近一點吧。

   我時常和朋友聊這些,順便表達自己對那些不好行為的不屑,好像顯得自己是一個很有道德的人。

階段二:我想做什麼

   23-24歲,我想做什麼呢?我想的,隻是我所見的。

   看到同齡當經理,我也想;看到同齡拿高薪,我想拿;看到别人創業,我想創;看到别人自信強大,我也想;看到别人巧舌如簧,我也想;看到别人旅遊健身,我也想;看到大師們早起閱讀,我也想。

   我隻是想想而已,畢竟那麼多事情,我到底做哪個啊?而且看起來都很難的樣子。

   我時常和朋友聊這些,好像顯得自己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

階段三:我在做什麼

   25-26歲,我在做什麼呢?我做的,也隻是碰巧遇到,試試而已。

   偶爾看了本書,偶爾周末出去騎行,偶爾參加技術會議,偶爾朋友請吃美食,偶爾領悟了道理。

   我隻是偶爾而已,我不曾長久的堅持,隻是圖個新鮮。

   我時常把這些發朋友圈,好像顯得自己很優秀的樣子。(隐藏意思是:女孩子們看好了,我可是最佳人選)

階段四:我做過什麼

   好吧,我還真正沒達到這個階段,隻是近有所感。

   因為我發現前三個階段,和别人說什麼别人都是不在意的,任何想法和建議都是不重要的。 

   隻有我做過并做得很好後,話語才有了分量,并且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接二連三的找過來。

   是以看人不要看他說過什麼,而要看他做過什麼。

為什麼主題是做自己?

   看哪,我一直在做的,其實是想成為一個在别人眼裡還不錯的人,獲得他人認可。我做到了,在别人看來,我人不錯,職業不錯,性格不錯。但是,我對生活卻提不起激情,感覺很累,感覺活在夢裡。

   而做自己,獲得自己認可,又何必在意他人目光呢?

   借用鳴人說的一句話:”了解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樣才可以去尋找補充自己缺點的人,一起變得更好。”

期望大家都能過上讓自己怦然心動的生活。 ^_^ 

(2017-8-29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