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破、創新……深圳這所中學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作者:南方都市報

作為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廣東省一級學校、教育部“全國名校三百家”之一,深圳市翠園中學是深圳老牌重點中學,也是深圳八大名校之一。在2021年接近尾聲之際,回顧翠園中學的成績,“突破”是年度關鍵詞。

在國家級競賽中含金量最高的五大學科競賽中,陳家豪、劉君威、劉沛均等11名學子捧回多個國家、省級獎項,其中第八屆國際青少年創新設計大賽中國賽中喜獲全國一等獎,取得了曆史性突破;在深圳市中國小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翠園中學共獲得1項省一等獎和4項市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翠園科創斬獲兩項銀獎,繼去年榮獲全國唯一的“雙金獎”之後,這是再一次突破;作為高一新生,馬北辰也突破了翠園新生科創實力的戰績,他與李淳、張嘉聰兩位學長合作完成《智能無人結算裝置》項目奪得第3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市決賽一等獎,還被評選為深圳市“青少年科學推薦官”,代表深圳登上第四份《青少年科學看點榜單》……

由成績可見,在深圳這座年輕活力、積極進取的城市中,這所成立于1964年的老校,也從未停止過追求卓越的腳步,始終充滿改革的銳氣和勇氣,還将進一步持續突破。

突破、創新……深圳這所中學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突破、創新……深圳這所中學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突破、創新……深圳這所中學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突破、創新……深圳這所中學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重構課程體系“四大學院”打造多元發展“立交橋”

翠園所取得的成績不是偶然的,每一項成績的背後都有一個邏輯起點,每一個邏輯起點都指向辦學宗旨。無論是持續攀升的聯考成績,翠園中學先後20次榮獲“深圳市聯考卓越獎”;還是享譽全國的足球成績,2015年首屆全國高中男子校園足球聯賽中,翠園中學擊敗人大附中,勇奪桂冠;抑或是領跑全國的科創成績,2020年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首屆“萌芽賽道”中,翠園中學成為全國唯一的“雙金獎”學校,創造了大賽紀錄,為廣東和深圳争得了榮譽……這些都是多元發展的累累碩果。

翠園中學在新的起點上,始終堅持“為師生的出彩人生搭建舞台”,進一步注入課程體系中。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石。翠園中學将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指向,圍繞“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的卓越高中”的辦學目标和“培育具有中華情懷、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卓越人才”的育人目标,不斷推進課程體系的優化整合,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地方課程系列化設定、校本課程多樣化開發、年級課程特色化建設、班級課程個性化安排,全面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學校将建設“緻遠學院”(對标新課标新聯考)、“強基學院”(對标“強基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創新學院”(聚焦國際教育)、“博雅學院”(聚焦人文社科和體育藝術)四大學院,建構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特色課程有機融通的卓越課程體系,打造學生多元發展立交橋,激趣啟智,适性揚才,讓每個生命都出彩。

“立交橋”的搭建還需多方協同,翠園教育品牌得以持續擦亮。一是加快推進統籌擴建項目。目前學校正在推動校園改擴建項目,改擴建完成後将為師生提供一個充滿活力、富有創意、蘊含文化、更加動人與精彩的學習工作環境,為翠園中學實作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持續推進與世界一流高中,包括深圳中學的深度合作,實作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師生互動交流,建立教師聯合培養機制、拔尖學生留學機制等。三是建構家校社有機協同的育人模式,加強家校合作,形成共育文化。四是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企業共建課程、共同培養模式。

鍛造教師隊伍打造立體多元名師“孵化體系”

在建校57年的時間裡,翠園中學先後榮獲了國家首批國際生态學校、全國十佳校園文學示範校、全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全國首批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廣東省首批書香校園、廣東省高中課程改革樣本學校、廣東省德育示範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稱号,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深圳和羅湖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貢獻的背後是一支能力出色、幹勁十足的教師隊伍。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育改革,重在教師。一直以來,翠園中學秉持“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的理念,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打造立體多元名師“孵化體系”,積極營造一流人才成長環境,增強學校持續發展的核心競争力。

在新的發展階段中,翠園中學将建構教師職業規劃體系,建立梯級培養機制,提高教師教育訓練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現有正進階教師6人、特級教師5人,省市名班主任7人,市區學科帶頭人32人、骨幹教師81人。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在名師工作室、骨幹教師的帶領下,正從經驗型向專家學者型轉變。2021年,在廣東省高中地理教師命題比賽活動中,翠園中學3位老師榮獲一等獎;在深圳市高中教師聯考模拟試題命題比賽中,四大學科同時斬獲一等獎,獲獎人數位居全市第一。

同時,翠園中學也不斷完善人才引進體系,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近三年,翠園中學從清華、北大、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内外名校共引進47名碩士、博士研究所學生,一批又一批新鮮血液的加入,改變了教師隊伍年齡結構,提升了學曆專業層次,跑出了教育人才引進的“翠園速度”,為學校後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深化課堂改革奏響教育高品質發展“強音”

在新起點,翠園中學還将把握人工智能推動基礎教育深度變革的時代機遇,抓住“深改”關鍵契機,提品質、增效能、推改革、創品牌。以轉變教與學的方式為核心,深入推進“課堂革命”,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和任務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和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廣項目式學習、設計型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式學習和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别化指導,切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品質。

據介紹,在高效益課堂模式推動下,一批年輕老師很快脫穎而出。如2015年,嚴小含老師榮獲中國小實驗教學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2016年黃彥林老師榮獲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總決賽第一名;2017年李雙雙老師榮獲中學實體教學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2018年,楊曉萍老師榮獲廣東省中學生物化學實驗創新大賽一等獎;2019年,蘇文光老師榮獲全國實體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2020年,肖佳、宋偉麗老師榮獲廣東省“新師範”線上教學案例一等獎。

教育是“先行示範區”民生幸福的标杆,實作學有優教,深圳教育該怎麼做?翠園人又有怎樣的擔當和貢獻?集團總校長郭玉竹要求,全體翠園人要大力弘揚“羅湖先鋒精神和奮鬥文化”,抓住“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的重大機遇,要有高目标、高标準、高要求和大擔當,要以“時不我待、隻争朝夕”的精神,真抓實幹,善作善成,快速建構教育高品質發展體系,以奮鬥者的姿态奏響翠園中學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最強音。

聚焦

今年7月,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郭玉竹接過交接棒,就任翠園教育集團總校長。在始終秉持“為師生的出彩人生搭建舞台”的辦學宗旨下,郭玉竹立足時代新機遇,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的卓越高中”的辦學目标、“培養具有中華情懷、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卓越人才”的培養目标,将協同多方,通過優化育人課程體系、積極推進課堂革命、打造一流教師隊伍、提升教育資訊技術、創新集團辦學機制、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等舉措,進一步擦亮老牌名校的品牌并煥發勃勃生機。

文/圖:謝粵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