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裡的fdisk(英文全稱:"Partition table manipulator for Linux")是一個建立和維護磁盤分區表的指令,它相容 DOS 類型的分區表、BSD 或者 SUN 類型的磁盤清單。進行硬碟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碟的一種格式化,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分區就好比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大方框,而格式化好比在方框裡打上格子。
塊(block)與扇區(sector)的差別。 扇區是對硬碟而言,扇區是硬碟的最小存儲機關,塊是對檔案系統而言,塊是檔案系統最小存取機關。一般而言,一個扇區大小為512B,一個塊大小為4KB,一個block是由連續的8個sector組成。
了解上面選項的含義,需了解磁盤的實體組成結構與相關概念,例如sector、cylinder、head等組成部件的具體含義,可參見硬碟的存儲原理和内部架構 。
建立和維護磁盤分區表
結果如下所示:

運作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dev/vdb1的相關資訊,表示新分區已建立完成。
在新分區上建立一個檔案系統。以下指令介紹如何建立ext4和xfs檔案系統,您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建立對應的檔案系統。
運作以下指令,建立一個ext4檔案系統。
<code>mkfs -t ext4 /dev/vdb1</code>
運作以下指令,建立一個xfs檔案系統。
<code>mkfs -t xfs /dev/vdb1</code>
本示例中,建立一個ext4檔案系統。
在/etc/fstab中寫入新分區資訊,啟動開機自動挂載分區。
注意: 建議您在/etc/fstab中使用全局唯一辨別符UUID來引用新分區。由于釋放雲盤等操作可能會導緻其他雲盤的裝置名變動,如果在/etc/fstab中直接使用裝置名,當裝置名變動時可能影響您的存儲資料。
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建立檔案系統的資訊,表示檔案系統挂載成功
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建立檔案系統的資訊,表示檔案系統挂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