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磁道
sector 扇區 512B
head 磁頭
cylinders 柱面 8M
隻支援MBR/msdos分區方案,是以最大隻支援2TB的硬碟分區。隻能互動式操作
檢視/dev/vdb磁盤大小和分區情況
m:幫助
p:列印分區表
n:建立分區
d:删除分區
q:放棄修改退出
w:儲存修改退出
通知核心,分區表有更新,該指令觸發核心重新整理分區表
檢視分區劃分是否成功
顯示塊裝置。檢視vdb的分區類型、UUID、挂載點
檢視塊裝置的詳細屬性,包括UUID、檔案系統等
mkfs.ext3 格式化為ext3分區,産生UUID
mkfs.ext4 格式化為ext4分區,産生UUID
mkfs.xfs 格式化為xfs分區,産生UUID
mkfs.fat -F 32 格式化為FAT32分區,産生UUID
mkdir /part1 /part2 /part3 #建立挂載點
mount /dev/vdb1 /part1 #挂載/dev/vdb1
mount /dev/vdb2 /part2 #挂載/dev/vdb2
mount /dev/vdb3 /part3 #挂載/dev/vdb3
df -hT
檔案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載點
/dev/vda1 10G 3.0G 7.1G 30% /
devtmpfs 906M 0 906M 0% /dev
tmpfs 921M 80K 921M 1% /dev/shm
tmpfs 921M 17M 904M 2% /run
tmpfs 921M 0 921M 0% /sys/fs/cgroup
/dev/vdb1 976M 1.3M 908M 1% /part1
/dev/vdb2 2.0G 6.0M 1.8G 1% /part2
/dev/vdb3 3.0G 33M 3.0G 2% /part3
開機自動挂載分區的配置檔案
UUID=9bf6b9f7-92ad-441b-848e-0257cbb883d1 / xfs defaults 1 1
裝置路徑 挂載點 類型 參數 備份标記 檢測順序
/dev/vdb2 /part2 ext4 defaults 0 0
/dev/vdb3 /part3 xfs defaults 0 0
參數:dafaults表示一大堆的參數,都是使用系統預設
備份标記:1表示會被dump備份 0表示不檢測
檢測順序:1表示會被fsck檢測 0表示不檢測
檢測fstab的格式是否正确;并且對fstab裡面沒有挂載的裝置,進行挂載。
首先将衆多的實體卷(pv)組成卷組(vg),再從卷組中劃分出邏輯卷(lv)
把多個空閑的磁盤分區合并起來,成為一個邏輯層。邏輯層再根據需要劃分虛拟的分區靈活使用
利用邏輯卷可以管理分散的磁盤空間
動态的擴大和縮減磁盤空間
支援線上操作,無需解除安裝分區
最小空間機關為PE(Physical Extent),預設大小為4M。PE大小是可以修改的
先建立實體卷和卷組
檢視實體卷
檢視卷組
建立邏輯卷mylv,從卷組myvg中劃分出來,大小為16G
建立test邏輯卷,指定卷組的PE數量為50個
檢視邏輯卷
檢視建立的邏輯卷塊裝置
ls -l /dev/myvg/mylv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10月 31 14:47 /dev/myvg/mylv -> ../dm-0
建立邏輯卷挂載點
自動挂載
檢視配置檔案是否修改成功
測試自動挂載是否正常
*卷組還有剩餘空間
直接把mylv的空間從16G擴充到18G的大小
重新整理ext4檔案系統大小
把mylv的檔案系統(ext4)和空間大小同步
重新整理xfs檔案系統大小
當卷組沒有剩餘空間的時候,要先擴充卷組
擴充myvg的空間,把/dev/vdc3加入myvg,空間增加10G
縮減檔案系統大小
縮減邏輯卷大小
請建立一個邏輯卷,大小為250M,名字為lvmtest
vgchange -s 1M myvg#修改PE為1M
相當于虛拟記憶體
當實體記憶體不夠用時,使用磁盤空間來模拟記憶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記憶體不足的問題
以空閑分區充當交換空間
以檔案模拟的裝置充當交換空間
格式化交換空間
啟用交換分區
指定/dev/vdc5的優先級為-8
停用交換分區
檢視交換空間使用情況
檔案名 類型 大小 已用 權限
/dev/vdc5 partition 10485756 0 -1
/dev/vdc6 partition 10485756 0 -2
-1,-2表示優先級,數字越大優先級越高
echo “/dev/vdc5 swap swap defaults 0 0” >>/etc/fstab
tail -1 /etc/fstab
啟用fstab檔案裡面的交換分區
關閉fstab檔案裡面已啟用的交換分區
開機啟動按”E”鍵進入,找到第一個以linux16開頭的字段,按End鍵跳轉至末尾,(空格),輸入rd.break console=tty0(指定運作模式),按ctrl+X鍵進入
輸入指令: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重新挂載根目錄
chroot /sysroot #切換根目錄
echo xxx | passwd --stdin root #修改root密碼
touch /.autorelabel #重新挂載SElinux
exit #退出目前模式
reboot #重新開機
可互動式或非互動式為磁盤分區
parted
p #列印分區表
mkpart #互動式分區
primary #設定為主分區
ext4 #分區系統為ext4
start:24.7g #起始扇區
end:25.2g #結束扇區
q #儲存退出,直接生效
parted /dev/vda print #檢視分區表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标志
1 31.2kB 1074MB 1074MB primary ext4
parted /dev/vda mkpart primary 25.2g 26.2g #非互動式分區,大小為1G
parted /dev/vda print free #檢視空閑磁盤大小
parted /dev/vda rm 1 #删除分區1
本文轉自 goldwinner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355665/2068698,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