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一,cat

1,功能:檢視檔案内容,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适用于較小的檔案)

2 常用參數:

-n      由第一行開始對是以輸出的行進行編号

-b      與-n的功能相似,它對空白行不編号

-s      遇到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3範例

1,用cat –n指令檢視/etc/dhcpd.conf檔案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2 用cat –b 指令檢視/etc/dhcpd.conf,與上面的進行對比,發現少了五行。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二,chgrp

1,功能:變更檔案或目錄的所屬組

2,常用參數

-c      效果與-v參數類似,但僅回報更改的部分

-v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R     遞歸處理,将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及子目錄一并進行處理

3.範例

1,用groupadd 指令添加一個使用者組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用ll指令檢視dhcpd.log檔案的詳細資訊,再用chgrp指令更改其使用者組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2 ,使用mkdir指令在/tmp下建立一個目錄,并用touch指令在建立的目錄中建立一個檔案,再用ll指令檢視檢視檔案及目錄的所屬組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3,使用chgrp  -Rv 指令更改/tmp/zjc目錄檔案所屬組.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用ll指令檢視/tmp/zjc目錄和裡面的檔案是否更改所屬組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三,chmod

1,功能:更改檔案或目錄的權限

2 補充說明

u: user ,即檔案或目錄的擁有者

g: group ,即檔案或目錄的所屬組,

o:Other ,除檔案或目錄擁有者或所屬組之外的,其他使用者皆屬于這個範圍

a : All, 即全部的使用者,包括擁有者,所屬組即其他使用者。

r: 讀權限,數字”4”代表,即2的2次方

w: 寫權限,數字”2”代表,即2的1次方

x: 執行權限,數字”1”代表,即2的0次方

-:不具任何權限,數字”0” 代表

3.常用參數

-f       不顯示錯誤資訊

-R     遞歸處理,将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及子目錄一并處理

<權限範圍>+<權限設定>       開啟權限範圍的檔案或目錄的該項權限設定

<權限範圍>-<權限設定>        關閉權限範圍的檔案或目錄的該項權限設定

<權限範圍>=<權限設定>       指定權限範圍的檔案或目錄的該項權限配置

4,範例一

1,使用mkdir 建立目錄,touch建立檔案,并用ll檢視詳細資訊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2,将data.txt檔案擁有者添加執行權限,所屬組添加寫的權限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3,關閉是以人對data.txt檔案的讀權限,賦予擁有者,所屬組以外的人有讀的權限。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4.用chmod –R 指令,将/tmp/lx目錄及裡面的檔案的擁有者都添加執行權限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5.範例二

1,建立目錄和檔案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2,使用chmod 指令用數字表示相關權限,并用chmod –R進行遞歸賦予目錄及目錄裡的檔案的權限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四,chown

1,功能:更改檔案或目錄的擁有者或所屬組

-h      對符号連接配接的檔案作修改,而不改變其他任何相關檔案

-R     遞歸處理,将指定目錄下的是以檔案及子目錄一并處理

-v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1,用useradd 建立一個使用者,并用mkdir,touch建立目錄和檔案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2,使用chown 更改/tmp/chown/centos的擁有者,使用chown  -R進行遞歸更改/tmp/chown目錄及目錄裡面的檔案的所屬組

Linux常用指令——檔案管理(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