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大學學過linux,出來工作發現linux不隻是一個系統而已,KALI也是封裝在Linux上,磨刀不誤砍柴工,于是,又撸起了linux
一:LIUNIX發展曆史
1、1969年,肯·湯普森在DEC PDP-7機器上開發了unics系統,(即Unix的原型)
2、1971,肯湯普森的同僚丹尼斯·裡奇發明c語言,1973,unix系統的絕大部分源碼用c語言重寫。這為提高unix系統的可移植性打下基礎。
3、1984,Tanenbaum教授為了教學需要,參照unix編寫Minux
linux誕生于1991,李納斯和後來陸續加入的衆多愛好者共同開發,linux是開源軟體,源代碼開放的Unix。
4、1984年,Stallman開始GNU(GNU's Not Unix)項目,創辦FSF(Free Software Foundation)基金會
5、1991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所學生Linus Torvalds基于gcc、bash開發了針對386機器的Lniux核心
二:概念
1、linux核心:系統的核心,運作程式和管理
2、shell(指令解釋器):是系統的使用者界面,提供了使用者與核心進行互動操作的一種接口
3、檔案系統:檔案存放的磁盤等存儲的組織方法
windows:FAT32,NTFS
linux:etx3,etx4,brtfs
4、核心版本: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正号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86/9E/wKiom1fFbEnwNidnAAAUzCCOP6I324.png" target="_blank"></a>
三、安裝linux系統須知
1、磁盤分區:是使用分區編輯器,在磁盤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碟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不同類的目錄與檔案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這是一個作業系統規劃的重中之重, 系統以後的擴充性,和安全性都與這步很有關系
分區類型:
(1.)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最多隻能有4個。
(2.)擴充分區(Extension Partition):最多隻能一個
主分區加擴充分區最多有4個
擴充分區不能寫入資料,隻能包含邏輯分區
(3.)邏輯分區(Logical Partition)
可以正常的格式化,和讀寫資料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0/86/9E/wKiom1fFcBnAPRmhAAIM2yXV1Cs334.png" target="_blank"></a>
如圖,boot,etc是根目錄的子目錄,同時又是一個獨立的分區
正确的分區就可以寫入資料了?不是,還必須經過格式化
2、格式化:進階/低級格式化
格式化:(進階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格局使用者標明的檔案系統(如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在磁盤的特定區域寫入特定資料,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于存放檔案配置設定表、目錄表等用于檔案管理的磁盤空間。(格式化的主要工作是寫入檔案系統,檔案系統所做的工作是将硬碟分成一個一個等大小的資料塊,同時建立一個inode清單)
如:ext4預設進入格式化的時候,将 磁盤分成一個一個等大小的資料塊,一個資料庫預設的标準大小為4kb,如果資料大小為10kb,第三個為2kb,剩下的2kb不再放入資料。但資料分列是散開的,不是放在一起的,是以windows上有個磁盤整理,就是盡量的把資料塊放在一起,便于資料的讀取。
檔案分區表:i節點号,i節點看作是一個指向磁盤上該檔案存儲區的位址,我個人把他類是為url,都是一個唯一的辨別位址,隻不過i節點無法直接使用。
3、硬體裝置檔案名
硬體
裝置檔案名
IDE硬碟
/dev/hd[a-d]
SCSI/SATA/USB硬碟
/dev/sd/[a-p]
光驅
/dev/cdrom或/dev/sr0
軟碟
/dev/fd[0-1]
列印機(25針)
/dev/lp[0-2]
列印機( USB)
/dev/usb/lp[0-15]
滑鼠
/dev/mouse
4、分區裝置檔案名
/dev/hda1 (IDE硬碟的第一個分區)
/dev/sda1 (scsi硬碟接口,sata硬碟接口)
1,2,3,4四個分區号隻能給主分區和擴充分區使用,邏輯分區從5開始
5、挂載
linux中拿空的目錄名稱來作為盤符,理論上任何一個目錄都可以作為盤符,隻是理論上,但有些不可以
(1.)必須的分區
/(根分區)
swap分區(交換分區)虛拟記憶體,
men<4G,swap=menx2
4G<men<16G.swap=men
men>16G,swap=16G
(2.)推薦分區
/boot(啟動分區,200MB)假如根分區寫滿了,linux就會啟動不起來
linux與windows相比:
盤符——挂載點
給分區配置設定盤符的過程——挂載
我們來理下安裝linux的步驟:
分區——格式化——裝置名稱——挂載
分區:把大硬碟分為小的邏輯分區
格式化:寫入檔案系統
分區裝置檔案名:給每個分區定義裝置檔案名
挂載:給每個分區配置設定挂載點(1.挂載點必須是目錄;2.目錄必須是空目錄)
下來開始安裝(基本也是傻瓜式操作,這裡解釋下幾步關鍵步驟)
說明:
1、虛拟機非常智能,第一次啟動,沒有作業系統會自動調整為CD光牒啟動,有作業系統又會自動調整會硬碟啟動,但真實機沒有,需要更給為CD光牒啟動,裝完後還需改回硬碟啟動。
2、記憶體必須大于628兆,才能進入圖形界面。
3.将我們下載下傳好的鏡像放入使用。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86/9E/wKiom1fFcWqiZayZAAB8hQf5ktI605.png" target="_blank"></a>
4.發現磁盤,是否需要檢測,我們選擇skip。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86/9E/wKiom1fFcWuCN7KZAABpXf5RHpk946.png" target="_blank"></a>
5、設定必須的分區,這裡無論先設定誰的分區,/boot都會是sda1。
<a href="http://s5.51cto.com/wyfs02/M01/86/9E/wKioL1fFcWuQSnmuAADQI0K4IlI511.png" target="_blank"></a>
當然還有一點是必須提的,這也是我之前在學linux的時候,我們老師也強調過的,那就是密碼原則。
密碼原則:
1.複雜性:
八位字元以上、大小寫字元、數字、符号
不能是英文單詞
不能是和使用者相關的内容
2.易記憶型
3.時效性
還記得那個時候,老師和我們說了一個國外公司設定密碼的方式,将自己未來短期的目标設定為自己的目标,不但不會忘記,而且還時常的提醒自己(不得不感慨,上學的時候,才是最美好的時刻。。。)
下一步下一步之後,我們就安裝好了linux,我們先打開終端,先ls檢視下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86/9E/wKioL1fFc2my4pq6AAAUQ5Nz2sM108.png" target="_blank"></a>
/root/install.log 存儲了安裝在系統中的軟體包及其版本資訊
/root/install.log.syslog 存儲了安裝過程中留下的事件記錄
/root/anaconda-ks.cfg 以Kickstart配置檔案的格式記錄安裝過程中設定額
Kickstart:自動化安裝linux的一外包
四、遠端登入管理工具
先來說下我之前一直很糊塗的問題,現在慢慢的了解了,虛拟機的幾種網絡連接配接模式。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0/86/9E/wKioL1fFdBOC0xzcAABkLIVlUHU516.png" target="_blank"></a>
橋接模式:虛拟機利用真實網卡與真實機進行通信,與真實機在同一個網段,可也真實機同一網段的其他主機通信(會占用一個ip)
NET模式:用vmnet8虛拟網卡與真實機進行通信,如果真實機可以通路網際網路,虛拟機也能通路網際網路
僅主機模式 :用vmnet1虛拟網卡與真實機進行通信,但僅能和本機通信
vmnet1和8隻能和真實機通信,不能和區域網路其他主機通信
我們這裡使用NET模式
<a href="http://s2.51cto.com/wyfs02/M02/86/9E/wKioL1fFdO_SUvgXAAFG1VgIE1k409.png" target="_blank"></a>
我vmnet8的是在192.168.154.0網段的。
我們可以先用ifconfig eth0 192.168.154 暫時修改下ip位址,(重新開機後會失效,永久需要更改配置檔案)和vmnet1在同一個網段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86/9F/wKiom1fFdXqhp_6HAACJKp1MXkU253.png" target="_blank"></a>
因為我的真實機可以連接配接網際網路,是以,我虛拟機也就可以上網了。
secureCRT
crt互相應該都會用了,這裡就是提下就好了
<a href="http://s5.51cto.com/wyfs02/M00/86/9F/wKiom1fFdlvjdLxEAABmMsYHkAQ185.png" target="_blank"></a>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安裝中文版,crt顯示中文的時候可能會亂碼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0/86/9E/wKioL1fFdxuCNevNAAB6GDW2yeo621.png" target="_blank"></a>
我們在會話選項中設定外觀的字型為UTF-8就可以了。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2/86/9E/wKioL1fFdxrgy-UdAACNE72KdUY020.pn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1/86/9F/wKiom1fFdxqySWijAAB9baeRUUc182.png" target="_blank"></a>
linux的注意事項:
1、linux嚴格區分大小寫(windows不分區大小寫)
2、linux中所有内容能夠以檔案形式儲存,包括硬體
3、linux不靠擴充名區分檔案類型,但不全都沒有擴充名
壓縮包:*.gz、*.bz2、*.tar.bz2、*.tgz等
二進制軟體包:.rpm
網頁檔案:*.html、*.php
腳本檔案*.sh
配置檔案:*.conf
擴充名隻是為了管理者便于區分,系統不一定需要,沒有擴充名,系統可以區分
4、linux所有的儲存設備都必須挂載之後使用者才能使用,包括硬碟、U盤
5、windows下的程式不能直接在linux中安裝和運作
6、挂載:把裝置檔案和和挂載點連起來的過程,windows是自動識别U盤硬碟等裝置,盤符就自動配置設定給他了,linux的分區和硬碟是自動挂載的,U盤,硬碟等裝置插入之後都必須手動挂載,也就是手工配置設定盤符,圖形化也支援自動挂載
7、遠端伺服器不允許關機,隻能重新開機
8、重新開機時應該關閉服務
9、不要在伺服器通路高峰期運作高負載指令
10、遠端配置防火牆時不要把自己提出伺服器
11、指定合理的密碼規範并定期更新
12、合理配置設定權限
13、定期備份重要資料和日志

本文轉自 wt7315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wt7315/184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