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為技術人的核心競争力 做技術的幾類人 核心競争力 不可替代性 最後

在寂靜的夜晚上,獨自一人在書房中,望着窗外,一片燈火闌珊,一條車水馬龍。

不禁讓我擡頭四十五度,望着那輪朦胧泛黃的新月,又開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最初接觸程式設計的是高中碰到的譚浩強的那本《C程式設計》,是不是一本好書,我不想做評價。

可能是因為我天資愚鈍,沒能通過自學看懂這本書。

如果說從大學開始真正擁有程式設計技能,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光陰,畢業也已經有一年有餘。

雖然自小對計算機(或者說是電腦)感興趣,但是也因為自身貪玩,興趣泛濫,好奇心爆棚的個人屬性,以緻并沒有把大部分時間投入這個程式設計興趣中。

要說我程式設計的功底,也就隻有兩年的功力。

在一件事情上投入的越多,就會讓我更加思考自己正在做的,正在走的方向。

在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技術圈子中,到底哪些是不變的,或可沉澱的東西。

漸漸的會想到這樣的一個問題:

技術人的核心競争力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篇2008年發表的舊文,文中的觀點給了我很多啟發,但我也不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就算很早遇到這篇文章,也不會有經曆過的事情以及思考過的問題作為基礎,故也不能了解體會其中的意思。現在時機正好。

文中把技術人大緻的分了四類:

把命運寄托在事業上的人

把命運寄托在組織上的人

把命運寄托在技術上的人

仍然處于出賣勞動力的人

第一類是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一項事業上。

他們會想着改變一些東西,而技術隻是作為其中的手段,他們有能力通過技術實作自己的想法和事業。事業并不是指的創業做老闆,而是一件他們認可的事情。比如促進人們交流和言論自由,帶給大家更多娛樂,提升大衆身心健康水準,增強國家國防實力,或者提升某個行業的資訊化水準,能夠以技術為手段,在這個事情上做出成績。他們往往可以終其一生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去,在短短的人生中實作價值。到兩鬓斑白時,能夠回首往事而悠然自得。

第二類是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組織和團隊上

他們技術水準出色,綜合素質突出,勇于變化,以團隊的目标為目标,依據團隊的需求而轉型或者堅持,跟團隊一起幹出一番成績。這些人往往擁有高薪厚祿,以及舒适生活。

但是中年以後會經常自問到底做了什麼自己想做的事情,為自己過于風平浪靜的人生感到惆怅。

第三類是把命運寄托在技術上。

他們有能力成為技術的專家,希望把技能當做商品出售,進而謀求富足人生。不想把自己命運跟企業群組織綁定在一起,也不願意做什麼改變,隻是滿足于技術高手的層面,寄希望于其技術專長能夠長期值錢。

第四種就是處于出賣勞動力的階段

他們往往疲于做業務,單純積極完成上級或産經下達的任務,鮮有思考需求合理性,或者在大局上關注項目及其進度。他們往往加班成自然,表面上形成勤奮工作的現象,最終卻隻是為了業績好些,年終獎多些。

第一類,是做技術的最高層次,終其一生投入到一項事業中,為人類和社會創造價值,這并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而第二類總的來說,層次還是比較高的。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頗有建樹,并且利用技術給團隊帶來生産力提高和經濟的效益,是真正為團隊創造價值的人。而第三類人,卻是最危險的。技術的發展與變遷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年輕的時候還有能力追逐新技術,但當老了追不動了,很容易就被淘汰了。被淘汰隻是時間問題。如果你認為某個軟體技術的興起或者衰落對你個人的職業生涯構成了決定性的影響,那麼你可能正走在錯誤的路線上,應當盡快改弦更張。

關于核心競争力,孟岩先生有這樣一段話:

那麼核心競争力是什麼?我觀察圈子裡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術人,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個人的核心競争力是他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這個行業裡擁擠着上百萬聰明人,彼此之間真正的不同在哪裡?不在于你學的是什麼技術,學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沒有的獨特的個性、背景、知識和經驗的組合。如果這種組合,1,絕無僅有;2,在實踐中有價值,3,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那你就具備核心競争力。是以,當設計自己的發展路線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加強和發揮自己獨特的組合,而不是尋求單項的超越。而建構自己獨特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實踐,其次是要有意識地構造。關于這個觀點,話題太大,我不打算贅述。

個人核心競争力,并不是對某技術、架構、平台的熟爛于心,也不是什麼樣的開發思想,更加不是所謂的個人智商問題。而是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之間的組合。

孟岩先生在文中并沒有對這個問題展開來描述,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知識技能組合符合下面幾種條件的:

1. 絕無僅有

2. 在實踐中有價值

3. 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劉未鵬先生在書中《暗時間》給出了他對這個問題的補充:

我相信以下的知識技能組合是具有相當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1. 專業領域技能。

成為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你的專業技能越強,在這個領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這個自是不用多說的。

2. 跨領域的技能。

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判斷與決策能力,批判性思維,表達溝通能力,等等。

3. 學習能力。

嚴格來說學習能力也屬于跨領域的技能,但由于實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領域,是以獨立出來。如何培養學習能力,到目前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持續學習和思考知識。

4. 性格要素。

嚴格來說這也屬于跨領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專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的能力,這是改進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謙卑(自信和謙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别人能夠做到的自己也能夠做到,後者是不要總認為自己确信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等等。

除了劉未鵬先生上面的四點,我需要補充的還有一點:

5. 學曆與背景

雖然在技術圈子不太看重學曆,學曆并不是能代表一切,但「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力也高」是一個高機率事件,這也是各大公司招聘都會以學曆來篩選履歷的原因之一。而背景就更加重要了,一個人經曆了什麼,做過什麼,都會對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造成一定量的影響。一個優秀的學曆和豐富的背景,并不是别人能輕而易舉複制的。

我一直很慶幸能接觸到計算機領域,然後學會了程式設計,對其燃起興趣,并且剛好這門興趣能成為我的職業,在我享受其帶來的樂趣之餘,可以提供給我一些物質上的條件。

我喜歡的東西變成了我的工作乃至事業,這比起很多人,已經很幸福了。

這種幸福來自于:

發現新的好玩的東西所帶來的新鮮感,

寫部落格分享知識所帶來的認同感,

做的産品被很多人使用并且創造價值的自豪感,

還有是對知識的不滿足感。

而思考與探索以後是否可以繼續讓興趣支援事業成為可能,也是我這個多慮症患者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轉自《http://huang-jerryc.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