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IDC即将迎來快速增長時期

1.海外IDC進入行業整合期,我國仍處于粗犷式發展期;海外以第三方IDC廠商為主,國内以營運商主導為主在發展階段上,全球最大的IDC市場美國已經進入行業整合階段,IDC建設以改建和擴建為主,我國仍處于以建立為主的粗犷式發展期。美國IDC建立規模占比約為20%,正逐漸轉向以改擴建為主,逐漸進入企業通過并購整合實作強強聯合的行業整合階段,而我國建立IDC占比約為75%,仍處于以建立為主的粗犷式發展階段,預期未來将出現行業并購整合,使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從全球的競争格局來看,IDC 市場服務商衆多,但市場集中度CR5 近40%,第三方IDC服務商占據最大的市場佔有率,Equinix 為全球唯一份額超10%的IDC服務商,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的競争格局。從國内市場競争格局來看,主要由營運商主導,市場集中度較低,競争激烈,按照已營運機櫃數測算,三大營運商是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占整體市場的份額約為60%,其中中國電信的IDC 約占三大營運商IDC 總數的26%,其餘約40%的份額主要是專業IDC廠商。

2. 資本擴張、技術實力、資源能力、地理位置為IDC 企業核心競争要素IDC 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出租機櫃的租金,IDC的成本分為CAPEX建設成本和OPEX營運成本,供電和空調設施成本在CAPEX中占比約為50%,電力成本在OPEX中占比約為50%,低電價和PUE 是降低總成本的重要措施。資本擴張主要決定機櫃功率密度和機櫃數,進而決定機房規模和最大收入規模;技術實力影響機房規模、出租率和ARPU值,也影響CAPEX中供電和制冷成本;資源能力主要指拿地、拿電、拿帶寬的能力,影響客戶結構和成本控制;地理位置影響出租率,也是OPEX 中電力成本的主要決定因素。

3. 資料指數級增長等驅動IDC需求爆發,與IDC線性供給之間差距擴大從需求端看,随着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的快速發展,IDC 作為處理、存儲、備份資料的重要實體載體将得到快速發展,同時伴随着摩爾定律的失效,硬體不再減小,計算能力的增加有限,對于機櫃的需求将持續增長;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下午就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總資料再提大資料戰略,大資料基礎設施是IDC,為大資料發展的最受益環節。從供給端看,IDC供給呈現線性增長的态勢,與資料的指數級爆發式增長差距逐漸拉大,IDC總體呈供不應求狀态,而我國IDC 呈現結構性過剩狀态,二三線城市供過于求,北上廣等核心城市未來3-5 年依舊供不應求。

4.雲計算驅動IDC朝“超大規模+向下延伸”發展,邊緣計算促使微型/小型分布式IDC出現 未來3-5年,北上廣等核心城市的IDC 依舊供不應求,IDC的發展以北上廣等核心城市為中心向周圍輻射;長遠來看,一方面,全球雲計算集中化和價格下降倒逼IDC 朝着大規模/超大規模發展,核心城市部署高等級大型雲計算IDC 來支援熱資料,處理時效性較高的業務,偏遠地區部署大型/超大型雲計算IDC 來存放冷資料,處理時效性不高的業務,以降低雲計算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雲計算+邊緣計算”将成為物聯網的新型資料處理模式,在高度靠近使用者的網絡邊緣可以分布式部署小型/微型IDC,主要用來處理低延時業務。對于傳統IDC 提供商來說,隻提供基礎設施增值空間有限,雲服務商的興起,使得IDC雲化成為必然趨勢,IDC雲化的最好方式是與雲服務商合作,圍繞公有雲發展托管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服務;IDC已經成為公用網流量的源頭,未來網絡和資源的部署将逐漸轉向以IDC 為核心。

5.投資建議北上廣等核心節點城市由于土地和電力資源有限,未來存在稀缺性價值,具備較高的議價能力;随着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IDC雲化成為必然趨勢,圍繞公有雲服務商提供托管雲等服務的第三方IDC 提供商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同時雲計算IDC 的發展利好批發型IDC 提供商,拉動批發型IDC的需求。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