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磁盤及檔案系統管理-小結

回顧:磁盤,磁盤分區,fs

Centos6,7:/dev/sd[a-z[#

管理分區:fdisk,parted,sfdisk

建立檔案系統:

Linux fs類型:ext2,ext3,ext4,xfs,reiserfsf,iso9660,swap

檔案系統的組織結構中的術語:

block groups,block,inode table,inode,inode bitmap,block bitmap

block groups:内部分為中繼資料區和資料區

block groups包括blocks,

inode bitmap:辨別那些inode已經使用,哪些沒有被使用

block bitmap:哪些磁盤塊能夠使用,哪些不能使用

superblock:系統上的分區哪些塊組已經使用,哪些沒有使用

block-->block groups(group descriptor)--->super block(分區資訊)

group descriptor:每個都有幾個重要的block指針,指向block group中的inode table,block bitmap,inode bitmap

super block:資訊為分區中每個block的大小,硬碟上一共有多少個block group,每個block group中有多少inode

uname -r //檢視核心的發行版本

cat /etc/issue //檢視系統的發行版本

fdisk -l

/dev/mapper/8 這些就是邏輯卷

partx -a /dev/sda //更新分區

kpart -af /dev/sda //更新分區

-a 添加一個新的分區映射

-d 删除

-f 強制建立mapping

核心級檔案系統的組成部分

檔案系統驅動://可以編譯進核心,也可以做成核心子產品

lsmod |grep ext4 //編譯成子產品的話是可以看見的

核心提供

檔案系統管理工具:使用者空間的應用程式提供

    1.建立fs的工具

        mkfs.{ext2,3,4,xfs}

-t ext2/xfs/ext4

mke2fs  //功能強悍

    -t {ext2,3,4}

    -b {1024|2048|4096} //指定檔案系統的塊大小

    -L label //指明卷标

    //mke2fs -t ext4 -L TESTDATA /dev/sdb1

    -j 啟用日志功能

    -i bytes-per-inode //每多少自己一個inode

    -N 直接指定要給此fs建立inode

    -O [^]FEATURE 添加或取消某種特性,^關閉此特性,

        //特性隻能在格式化的時候使用

    -m 為管理者保留的百分比,指定預留百分比 

parted

    2.檢測及修複fs的工具

        fsck //因程序意外終止或系統崩潰等原因導緻操作非正常終止,可能會導緻檔案損壞,此時,應該檢測并修複fs,建議:離線進行

fsck.{ext2,3,4,xfs}

    -a 自動修複所有錯誤

    -t 指定fs類型

    -r 互動式修複

    e2fsck 檢查ext檔案系統

        -y 自動回答yes

-f 強制,即使fs為clean

    3.檢視其屬性的工具

        dumpe2fs 類似于tune2fs顯示fs屬性資訊

預設顯示所有的卷組資訊

    -b 顯示bad塊

    -h 隻顯示superblock資訊,和tune2fs -l一樣

tune2fs:檢視或者修改ext系統的某些屬性,有些屬性是可調整的,有些是不可修改的

    -l 列出fs的超級塊内容

    -j //将ext2更新為ext3

    -L 卷标

    -m 預留白間百分比

    -O[^]FEATURE:開啟或關閉某種特性,不紅重新格式化

    tune2fs -l /dev/sdb1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sparse_super large_file

tune2fs -O ^has_journal /dev/sdb1 //關閉某特性

     -o [^]mount_options 開啟或者關閉某種挂載選項

acl,uid16,user_xattr,journal_data

tune2fs  -o ^acl /dev/sdb1

    blkid //檢視裝置的UUID和分區類型

    blkid -L label | -U uuid //-L檢視卷标對應的label,根據UUID定位裝置

    4.調整fs特性

        tune2fs

e2label  /dev/sdb1  TEST//卷标檢視與修改,不加名字,即可檢視

swap檔案系統

Linux上的交換分區必須使用獨立的fs

且fs的system ID必須為82

mkswap /dev/sdb1

-f 強制

-L 指定卷标

swapon /dev/sdb1

windows無法識别linux的fs

U盤格式化為vfat(fat32)格式

btrfs:btree fs以後可能是趨勢,Centos7的

磁盤分區:

fs管理工具彙總:

管理工具:mkfs,mke2fs,e2lable,tune2fs,dumpe2fs,blkid

mkfs.xfs,mkfs.vfat,fsck,e2fsck

挂載:mount,umount

df,du,fuser,lsof

交換分區:

mkswap,swapon,swapoff

fstab檔案:

裝置挂載點挂載選項備份 自檢次序

檔案系統:

目錄;檔案

中繼資料:inode,inode table

資料:data blocks,

下級檔案或目錄的檔案名與其inode的對應關系

檔案名:上級目錄

删除檔案:

    将此檔案inode指向的所有data block标記為未使用狀态;将此檔案的inode标記為未使用

複制:建立一個檔案,

移動:在同一個fs上移動檔案

僅僅修改其路徑映射,inode不變,inode指向的data block也沒有改變

跨檔案系統的話,複制資料到目标檔案,删除源檔案

符号連結:

符号連結大多沒有指向data block //隻有路徑名太長,中繼資料區容不下的時候,才會引用data block

權限:lrwxrwxrwx //使用者對符号連結的權限,取決于源檔案本身

//多用于目錄

硬連結:

指向同一個inode;

任何一個路徑都可以通路源檔案,inode都一樣。更新一個會修改另外一個

本文轉自MT_IT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hmtk520/194291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