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工程2021:第1次作業—— 自我介紹 + "分析" 軟體(熱身運動)

  我是南通大學大資料191的李子凡。經過兩年的相關課程學習,我掌握了一些計算機基礎技能,但都隻是一些皮毛,對于我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光學好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課餘時間經常閱覽計算機類的書籍,并掌握相關的技能。我的優點是善于總結經驗,自學能力強,勤奮認真,有較強的責任心。今年我将在這個平台上和大家一起學習軟體工程這門課程,希望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學習。

  查閱軟體建構的相關資料,我了解到軟體建構主要分為需求分析,概要設計,編碼,測試,傳遞,驗收,維護幾個階段。需求分析:相關系統分析員向使用者初步了解需求,然後用相關的工具軟體列出要開發的系統的大功能子產品,每個大功能子產品有哪些小功能子產品,對于有些需求比較明确相關的界面時,在這一步裡面可以初步定義好少量的界面。概要設計:首先,開發者需要對軟體系統進行概要設計,即系統設計。概要設計需要對軟體系統的設計進行考慮,包括系統的基本處理流程、系統的組織結構、子產品劃分、功能配置設定、接口設計、運作設計、資料結構設計和出錯處理設計等,為軟體的詳細設計提供基礎。 編碼:在軟體編碼階段,開發者對資料結構、算法分析和子產品實作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開始具體的編寫程式工作,分别實作各子產品的功能,進而實作對目标系統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測試:測試編寫好的系統。交給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後一個一個的确認每個功能。軟體傳遞:在軟體測試證明軟體達到要求後,軟體開發者應向使用者送出開發的目标安裝程式、資料庫的資料字典、需求報告、設計報告、測試報告等雙方合同約定的産物。驗收:使用者驗收。維護:根據使用者需求的變化或環境的變化,對應用程式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

  在我看來,軟體的價值要素主要展現在使用者數量,單個使用者的價值,軟體的實用性,軟體的維護,是否易于上手等。在開發軟體的過程中,軟體如何吸引使用者下載下傳?這是最基礎的,首先要能夠有使用者下載下傳,才能考慮後續的問題。有使用者需要的功能或内容,有趣或有價值的内容,軟體的設計方向應該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這樣才能有更多使用者使用。在使用者下載下傳之後,開發者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使用者使用頻率,讓使用者産生依賴,當今軟體公司很多,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開發者還應該不斷測試軟體,及時檢測并修複問題,讓使用者有良好的使用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