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總是喜歡七彩斑斓的顔色,覺得各種張揚的色彩才能讓人眼前一亮。現在終于明白,白色才是最美的顔色。
這個寒冷的冬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來得讓人措手不及,毫無防備。沒有一點心理準備,浙東小城上虞就實施了封閉管控。虞山不語,舜水靜默,往日熱鬧的小區,一下子寂靜下來了
小區開始招募志願者。我是一位普通群衆,但我覺得守護自己的家園責無旁貸。我在微信群裡表示,時刻待命,随時出征。當天晚上,小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給我送來了白色防護服,我成為核酸檢測志願者的一員。
微弱的燈光下,籃球場上已經搭起了帳篷,拉好警戒線。志願者在人群中維持秩序。這裡沒有嘈雜與紊亂,每個人都從容地配合着,偶爾幾聲小孩的啼哭聲響起,才會讓人覺得這其實是個戰場。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在家人的攙扶下,步履蹒跚地前來參加核酸檢測。“大白”立即上前引導,大家都紛紛主動讓出位置,讓老奶奶先做檢測。
我在指定的工作台坐下,負責在試劑管上貼條碼,每一張條碼,我貼得都很認真,我覺得這是責任,這是使命。貼好條碼,将試管遞給工作台邊的另一個人。我們倆都不說話,也不正眼相看,但配合得非常默契。她接過試管,用手機掃描條碼,招呼下一個候檢者上來,掃描健康碼做好登記,然後将試管遞過去,示意繼續向前到醫護人員工作台做檢測。整個過程,沒有一句對白,但大家都心領神會。
夜裡的寒風不斷吹來,氣溫下降考驗着從業人員和志願者。我戴着乳膠手套,不斷地重複貼條碼,雙手凍僵以後,這個簡單的動作卻艱難了很多。但是我沒有氣餒,在刺骨寒風中的堅守着,希望能盡早驅散疫情。
在人民醫院工作的吳愛華醫師告訴我,疫情一發生,全院員工緊急集合。很多人下了班也不休息,将小孩托給父母公婆,紛紛穿上防護服,變身成一個個“大白”,奔赴各個核酸檢測點。寒夜中,他們穿着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有一位護士,孩子不到一周歲,每天晚上睡覺前吵着要媽媽,哭得實在困了才睡,但是她還是默默地堅守在檢測點。晚上,大家主動申請不回家,睡在科室走廊拼起來的凳子上,随時整裝出發。
嵊州市作協主席陳瑜老師在她的朋友圈中轉發了《援虞記》。我看到了一幕幕催人淚下的感動故事。128名嵊州醫護人員來不及考慮自身的安危,義無反顧奔赴上虞,為我們留下最美的逆行身影。
魏利是一位00後的年輕護士。當醫院通知她參加援虞工作的時候,害怕是自然的。但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那一刻,職業操守讓她戰勝了恐懼。她匆忙收拾了行李,踏上了征程。去上虞的路上給她爸爸打了電話,說要去支援上虞了。她爸爸的聲音瞬間哽咽了,嘴裡隻重複一句話,保護好自己。平凡的姑娘,在那一刻的背影變得偉岸起來。沒有淚流滿面的脆弱,卻更有堅決抗疫的從容和淡定。
胡嘉甯是援鄂英雄。當她收到醫院的通知需要醫務人員支援上虞時,她毫不猶豫服從。當她準備出發的時候,她的孩子們抱着她,哭着不想讓她離開。晚上看到孩子發來語音,說:媽媽,我想你啦。嘉甯默默地留下了眼淚。她何嘗不想他們。同僚們問起她為什麼會來上虞,嘉甯平靜地說,來支援上虞的護士年資低,她不太放心,畢竟她是有經驗的。即使有太多的舍不得,但終要背負起自己的使命和職責,讓人敬佩,也讓人心疼。
這些令人感動的畫面,還有很多很多,給這次殘酷的疫情添上了人體的溫度。虞舜大地任何一個角落,一朵朵潔白的精靈揮灑着溫馨,用自己的大愛與擔當,書寫着人生的答卷。
隔離不隔愛,溫暖一直在。封控區,居民的生活物資由政府兩天一配送。每當我們身穿雪白的防護服,将生活物資挨家挨戶放在居民家門口的時候,我們都能夠聽到他們發自肺腑的謝謝。
我們街道的物資是由嵊州對口支援的。當滿載着救援物資的車輛緩緩駛入小區的時候,車頭上紅色智語“上虞加油”顯得格外醒目,我們能夠感受到嵊州人民的用心。每次配送的物資,量很多,品質也非常好,葷素搭配合理,有雞鴨魚肉、雞蛋蔬菜,還暖心地給我們準備了嵊州特色早點,紅糖饅頭、嵊州年糕和嵊州小籠包。
隔離幾天以後,一些家庭陸續在微信群報出了缺鹽的資訊,小區居民你送我一些,我送他一些,互相調劑,共渡難關。在這種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人人都可以獻出一份力量,哪怕很微小。
但這樣調劑,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我知道,廚房裡最不能少的就是鹽,如果一道菜沒有鹽,就會索然無味。我通過微信,跟陳瑜老師聯系,拜托她與嵊州物資保供部門聯系,要求在配送物資中增加兩包鹽。
陳老師立即做出反應,聯系了保供部門,答應會幫助我們解決困難。陳老師還特意叮囑我們多保重。一句簡單的問候,在這寒冷的冬日,我瞬間感到心裡熱騰騰的。
第二天一早,陳老師給我發來一段短視訊。嵊州電視台記者有職業敏感性,對這一事件做了一個短視訊。看到手機中的一幕,我心裡非常感動。嵊州商投集團在收到通知後,迅速采購食鹽,寒夜中組織志願者加班加點,對12500多份物資重新拆包,裝入兩袋鹽。疫情無情人有情。愛心的暖流,如綿綿的剡溪水,流淌到每一個上虞人的心裡。視訊最後的字幕“有鹽才有力氣,有愛更有力量”,顯得更外地铿锵有力。
一粒粒雪白的鹽,飽含着嵊州人民的深情厚誼送到了我們的手上,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鹽是那麼的平凡,平凡得跟空氣一樣,幾乎可以忽略,卻默默地向我們傳遞着力量,陪伴着我們跨過一個個日子的溝壑。那些身穿白色防護服的醫護工作者和志願者,他們何嘗又不像鹽一樣普通,一樣平凡,卻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帶給别人,傳遞着堅強的力量。
在這些日子裡,總有一些溫暖與我們不期而遇。今天早上,又發生了讓我非常感動的一幕。收到物資的時候,我驚喜地看到裡面有一張潔白的明信片,上面寫着“上虞朋友,加油哦”,還用英語寫着“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将是嶄新的一天)”。片尺之間,娟秀的字迹,溫馨的問候,讓我特别地感動。端詳着這張明信片,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安靜秀氣,白皙樸素的小姑娘,正向我忽閃着清澈如水的大眼睛,感受到的是她純真美好的心靈。我看得出她特别地認真而且用心。我立即把這張明信片拍成照片,上傳到小區微信群。鄰居們也紛紛曬出了他們的照片。這些都是嵊州進階中學的學生手寫的明信片,他們用最真摯、最樸實的文字,彙聚成愛的細流,随着愛心物資,送到千家萬戶。
細心的鄰居,掃描了明信片右上角的二維碼,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張有聲明信片。此次疫情牽動着嵊州進階中學師生的心,他們制作了一段祝福上虞的短視訊,表達了嵊州人民對我們的關愛和問候。那一句句充滿激情的“上虞加油,上虞能行”,是那麼的堅強有力,直抵人心,讓我們感動不已。在疫情陰影下,我們更需要言語的力量來支撐我們的精神。
,時長04:23
這一張張雪白的明信片,沒有郵戳,沒有精美的畫面,稚嫩的筆迹、樸素的話語,承載的是滿滿的祝福和情意。車馬書信很慢,但尤其珍貴。掂着這張明信片,我感到沉甸甸的,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愛。曹娥江的上遊是剡溪,嵊州與上虞共飲一江水。疫情之下,嵊州人民用心、用情、用行動,讓我們在這個寒冬中感受最溫暖的一縷陽光。
夜晚,我站在陽台上。天空仿佛剛被水洗過一般,幹淨得沒有一絲雜色。一輪圓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屋上一片銀白,地上一片銀白,整個大地都籠罩在這銀光之中。在這靜谧的夜晚,人們都已經沉浸在甜蜜的夢裡。而我們的另一邊卻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那些逆行者,那些為抗疫默默付出的平凡人,就像黑夜中明亮的星星。在黎明的曙光到來之前,他們就是寒夜裡的一道光,一道道劃破黑夜的光,帶來的不隻是光明,更安定了多少慌亂的心、多少迷惘的眼。
我恍然明白,原來白色注定是最美的顔色。
作者簡介:胡聖宇,1966年出生,浙江紹興上虞豐惠人,紹興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