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布局消費醫療領域垂直SaaS,「雲晰科技」要為行業經營難破題

作者:36氪

經過多年發展,消費醫療已經步入高速發展的曆史階段。《2021年中國健康産業白皮書》顯示,消費醫療的診療人次,近五年年均增長率達8.65%。

不過,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傳統經營模式弊端卻也展露無遺。首先,在獲客方面,重度依賴平台、收費高毛利低、老帶新價值未發揮;其次,在經營方面,院務紙質化管理、低效繁瑣、成本與日俱增。其中,也有部分商家走開始采購數字化系統來降本增效。然而,線上、線下兩套資料不相通的系統,反倒會增加重複工作量。

面對獲客難、經營難等諸多痛點,消費醫療商家該如何破局?為此,36氪近期接觸到的雲晰科技提供了一套“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産品鍊:前端“獲客雲”産品,公私域系統一體化,提升投放回報收益率(ROI);中端“轉化雲”基于企業微信的SCRM,提升新客轉化,激活存量客戶;後端“管理雲”基于資料智能分析,為客戶提供科學管理方案;未來則要成為消費醫療行業的“明源雲”。

雲晰科技成立于2019年,早期聚焦生活服務垂直領域打造了多款SaaS級雲産品,經過一段時間的營運發現,消費醫療領域行業痛點尤為明顯,遂全力聚焦在消費醫療;在2020年企業微信崛起後,借助這一工具推出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随着和騰訊戰略合作的落地,順勢布局了相應的行業産品和解決方案。

雲晰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PO何聲偉告訴36氪,之前做通用型SaaS時公司在幾個行業都做過,譬如偏零售行業,因為使用者決策周期短、高頻且客單價少,市場痛點不大,偏電商模型;但消費醫療成交單價高、決策周期長、低頻,随着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流量日益昂貴,亟需解決獲客難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口腔、醫美、植發、眼科等領域獲客成本很高,主要依賴廣告和管道,且管道分散,相應的獲客線索管理效率也較低;

其次,因為使用者決策周期很長(長達1-3個月),這麼長的周期需要不斷有人員跟進,企業内部也需要經過線上環節和平台去跟進、到院,并由線下人員做前期溝通、檢查和檢測,完成後才能進入治療階段,還有回訪和售後環節,整個服務鍊條非常長;

再次,服務流程标準化程度不高,帶來的問題是服務品質和效率不高,而且一些傳統機構相對重視獲客、忽視數字化建設,行業整體效率低下。

為此,差別于其他标準化的SCRM、SaaS或HIS,雲晰科技為客戶提供高效獲客、轉化到管理的一站式數字化産品。舉例來說,針對獲客轉化難的問題,雲晰科技會基于企業微信開放的各種功能,為客戶做私域流量營運,提高其營運效率和投入産出比。

“以醫院為例,它的廣告投放方式很簡單,但實作轉化會有5-10個環節,轉化漏鬥的流失點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確定這些點不流失——包括對銷售線索進行管理,基于CRM確定服務标準化、提升轉化效率,以及将資料和院内系統打通,看到全面使用者标簽,等等。”

布局消費醫療領域垂直SaaS,「雲晰科技」要為行業經營難破題

圖檔來源:IC Photo

通過上述産品,雲晰科技目前已累計服務近千家消費醫療商家,涵蓋口腔、醫美、植發、眼科、婦産、産康等六大闆塊,客單價在2萬-5萬人民币之間,主要都是頭部連鎖客戶和腰部客戶。

何聲偉指出,其實各類規模商家的使用動力都是一樣強,但目前長尾客戶的數字化基礎差且都在下沉市場,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快速觸達。未來,公司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會有不同的合作方式:針對頭部客戶會以定制化和聯合開發方式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腰部客戶則通過直銷來解決;小型客戶則會用管道合作的方式去觸達。

何聲偉表示,消費醫療市場規模已經超過6000億元,近幾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在增長,看似熱鬧,但這個領域的線上服務通道才剛剛打開,網際網路基礎薄弱、效率低下,消費者的體驗也非常單一,非常适合SaaS公司解決使用者痛點,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針對行業發展速度,和自身的業務吞吐量,雲晰科技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增長計劃:即2022年至少做到5000家,到2023年達到10000家。何聲偉認為,随着行業發展向上,雲晰科技也能吸引更多廠商的關注,随着客戶規模和産品成熟度的提升,公司将充分建構自己的護城河。

36氪了解到,目前為消費醫療行業提供SaaS服務的公司還有一些,但主要都是通用型SaaS,譬如智齒科技、塵峰、微盛等,隻有領健等少數廠家提供垂直SaaS,難以滿足行業過多的個性化需求。

他告訴36氪,雖然機會很大,但消費醫療SaaS領域也有不可忽視的行業壁壘:首先,專業度很高,更重線下服務;其次,網際網路化程度比别的領域都慢,行業認可度不高,更需要垂直化和專業化:最後,這是對人的服務,還要對業務流程進行提效、對院内供給能力做提升。

為此,雲晰科技接下來也将着重解決兩件事:即搭建智能醫生工作台,提升醫生供給能力的問題,幫助醫生建立和客戶的聯系和信任;并通過專業的檢測報道了解客戶二次需求,形成複購,幫助客戶做增長。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耀途資本、朗盛資本、PURPLE HARVEST LIMITED等,目前公司正準備新一輪融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