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平台NFS配置
1、 Nfs依賴的2種協定,包括表示層的XDR(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 外部資料表示)和會話層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端過程調用)。
2、 nfs守候程序和它們的子系統

3、2和3成對完成預讀後寫功能。保證系統響應速度。
4、4和5配對,完成檔案鎖定功能。
5、服務端需要1,6,2,4,5程序;用戶端需要1,3,4,5程序。
1、伺服器端配置
PS:在配置NFS的第一步是在伺服器和客戶機兩端啟動NFS服務。
NFS服務由/etc/rc.nfs指令檔案來啟動的。
1、啟動NFS服務 mknfs 或者 smit mknfs
# mknfs -N
# mknfs -N
0513-029 The portmap Subsystem is already active.
Multiple instances are not supported.
...............................................
Completed NFS services.
可以通過lssrc -g nfs檢視nfs的服務情況
#lssrc -g nfs
Subsystem Group PID Status
biod nfs 712706 active
nfsd nfs 635260 active
rpc.mountd nfs 462932 active
rpc.lockd nfs 639418 active
rpc.statd nfs 757914 active
nfsrgyd nfs inoperative
gssd nfs inoperative
當然,以上也可以通過startsrc -g nfs與stopsrc -g nfs啟動與停止該服務組子系統。
2、關閉NFS服務。rmnfs 或者smit rmnfs
3、手工建立配置檔案 touch /etc/exports
# more /etc/exports
/tmp -ro,access=192.168.1.156
如果沒有/etc/exports檔案,使用mknfs指令之後,nfsd、rpc.mounted程序不會啟動,需要添加一個空的此檔案。(試驗已經證明)
另外如果單獨使用startssrc指令來單獨啟動這2個程序,例如: startsrc -s rpc.mounted.也可以啟動所有nfs程序,如,startsrc -g nfs.
4、伺服器端配置過程
a.運作mknfs
b.導出nfs目錄,smitty mknf***p
[TOP] [Entry Fields]
* Pathname of directory to export [] /
Anonymous UID [-2]
Public filesystem? no +
* Export directory now, system restart or both both +
Pathname of alternate exports file []
Allow access by NFS versions [] +
External name of directory (NFS V4 access only) []
* Security method [sys,krb5p,krb5i,krb5,> +
* Mode to export directory read-write +
Hostname list. If exported read-mostly []
Hosts & netgroups allowed client access []
Hosts allowed root access []
Security method [] +
Mode to export directory [] +
[MORE...18]
主要需要指定導出的目錄就可以了。而這個工具最終會修改/etc/exports檔案。這個檔案的内容很簡單的。當然是否導出也隻是這個檔案在控制。
#cat /etc/exports
/home/nfs -sec=sys:krb5p:krb5i:krb5:dh:none,rw
/home/kk -sec=sys;krb5p:krb5i:krb5:dh:none,ro
可以看出來這個nfs已經導出2個目錄,留意這個所謂導出的目錄,需要是本地本地系統存在的目錄,意思是這些目錄裡面的内容可以供用戶端讀取(寫入),否則會出現導出失敗的報錯。如果手工修改這個檔案,執行
# exportfs
/home/kk -sec=sys:krb5p:krb5i:krb5:dh:none,ro
來重新讀取這個檔案,使之生效即可。
驗證導出是否成功
#showmount -e server_name
該指令在NFS Server/client上都可以正常運作,列出了由 server_name 目前導出的所有檔案系統。
2、用戶端配置
1、nfs的client配置比較簡單,需要portmap服務正常即可。
#lssrc -s portmap
portmap portmap 225506 active
2、在aix上mount nfs伺服器上的目錄
在aix上mount 名外一台aix上提供的nfs目錄,可以使用smit nfs或者使用指令方式進行mount ,使用smit nfs的Add a File System for Mounting進行加載一個nfs目錄,按照頁面要進行填寫即可;
使用指令方式:mount -n nfshostname 遠端nfs導出目錄 本地要挂載的目錄(如果目錄不存在需要先進行建立)
例:mount 192.168.112.85 /qadai /nnt
在用戶端驗證NFS結果
df -k
demo:/testnfs 65536 63432 4% 19 1% /demotest
使用rpcinfo 指令,使用者可以從本地工作站上确認任意nfs伺服器上的rpc服務的狀态;
隻需要執行rpcinfo -p hostname即可;
使用nfsstat指令可以統計nfs服務性能;
AIX的/etc/filesystems詳解
etc/filesystems概述
檔案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目錄結構,包括根目錄和他底下任何檔案的目錄,并且檔案系統被限定在單一的邏輯卷上。在AIX上所有的檔案系統資訊/etc/filesystems 集中化的管理檔案系統屬性而存在,他的作用和Linux上的/etc/fstab檔案類似。
/etc/filesystems的常見屬性
屬性 描述
account 使用dodisk指令統計檔案系統的詳細資訊,屬性值為true或false。具體參加dodisk指令的用法
check 使用fsck指令來确認檔案系統是否需要檢查,為true時進行檢查,false時不檢查。當check的屬性值為數字時,表示将檔案系統劃分為不同的組,同組中的檔案系統被依次進行fsck檢查,不同的組在分隔的平行程序中被檢查
dev 系統的對應實體裝置的塊裝置名稱
mount
使用mount指令來決定是否挂載檔案系統,不同的屬性值如下
automatic:當系統啟動時自動挂載檔案系統,和ture值不同的是automatic值不會在執行mount all指令時自動挂載,在umount all指令時自動解除安裝,預設情況下/,/usr,/tmp和/var檔案系統都是automatic值
false:預設情況下不進行挂載
readonly:以readonly方式挂載檔案系統
removeable:以removeable方式挂載檔案系統,當有檔案在removeable上打開的時候,removeable檔案系統和一般挂載的檔案系統沒有差別。然而,當在該檔案系統上沒有檔案被打開,沒有程序通路,所有的磁盤緩存都寫入媒體的時候,作業系統将無法通路該檔案系統,類似于彈出的U盤,CD光牒裝置。
true:檔案系統可以被mount all指令挂載,可以被umount all指令解除安裝。mount all指令在系統初始化的時候會自動挂載這類檔案系統。
log 記錄檔案系統的修改資訊,該屬性值必須為邏輯卷的絕對路徑,且隻對jfs和jfs2檔案系統有效
vol mkfs指令在建立檔案系統時所使用的标簽,最長為6個字元串
type 用于批量的挂載相同屬性的檔案系統,當執行mount -t “Typ屬性”時,所有和“Typ屬性”一緻且未挂載的檔案系統的檔案系統都将被挂載
vfs 檔案系統類型
本文轉自xiaocao13140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blog.51cto.com/xiaocao13140/197062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