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工男打造帝都89平智能家庭

畢業後的2016年年初,搬入新家,總算不用在出租屋裡鬼混了,于是就想把之前童年的夢想:智能家居+家庭影院好好實作一下~ 相比帝都高昂的房價,這些東東還湊合玩得起,不過在有限預算下實作盡可能定制和強大的功能會更有意思。我yy了以下幾個場景:

每當下班回家,指紋解鎖大門,家裡溫馨的燈光自動打開,天氣熱的話空調也會自動開啟。第二天如果下雨,前一天晚上燈光還會自動提醒我帶傘。

即使出差在外地,我也能在飯店裡随時看家裡電影,像通路本地硬碟一樣讀取家裡檔案,遠端控制下載下傳。

對手機說“我要看電影!”就能關閉所有強光源,打開柔和的背景燈光,120寸的投影自動點亮,客廳窗簾關閉,家庭影院啟動。然後手機還會推薦我哪些藍光碟我還沒看過。

整個戶型為兩室一廳,超長的客廳,內建了餐廳和陽台,嚴格來說這不是多麼優秀的戶型,可是預算有限木有辦法。但好處是有一塊特别巨大的白牆供我安裝幕布,整體的家裝以白色調為主,我們的智能家庭配置就都在這些基礎之上進行。

高端智能家居裝置動辄成千上萬,而且根本不開放程式設計接口,這必然是我不接受的,由于之前就有一套樹莓派,功耗很低,用一根USB線供電就好,特别适合打造為中控。雖然我對小米手機等裝置毫無好感,不過他家的智能家居物優價廉,還可以通過破解通信協定實作可程式設計控制,深得我意。

我購入了小米智能家居的大部分裝置(溫濕度,人體監測,智能開關,智能插線闆,彩光燈泡和彩色燈帶各一個),不過之前已經有三星空氣淨化器和淨水器,我對掃地機器人也無太大好感,夠用就好。所有這些成本不足1000元~

多功能網關(149元)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發揮所有裝置的優勢,并接入樹莓派(279元)。而智能遙控器(79)更是良心之選,這種圓形設計能夠控制身邊的所有紅外裝置,是以改造成本很低。當然缺點很明顯,就是隻能控制而無回報,你根本不知道空調或者電視到底開沒開。

米家APP設計很簡單,你能設定各種觸發條件和情景模式,當進入衛生間時,人體傳感器會檢測到,之後照明會自動亮起。當想看電影或者打遊戲時,隻需要一個按鍵,之後窗簾關閉,投影打開,音響啟動...

我把家裡都換成了智能插線闆(小米WIFI),平日離家除了路由器和樹莓派之外都處于休眠狀态,大大減少了待機功耗,當我回家之後這些插線闆才自動開啟,算下來一年能省好多電費~智能指紋鎖是三星SHS-H705(亞馬遜購入),我已經有四五次出門忘帶鑰匙了(ㄒoㄒ)

這些都是app的基本功能,稍微研究一下即可學會,隻是這樣就夠了嗎?這不能滿足懶癌極客對智能裝置的要求!iOS的語音喚醒讓我印象深刻,我希望完全不動手,對着手機說“打開投影儀!“就能完成所有功能。是以我們就需要解決HomeKit和小米裝置的互聯互通。

網上類似的攻略不多,主要是用node.js實作的homebridge套件,以及專門用于小米智能家居的的homebridge-aqara插件。簡單來說,Homebridge可以把各種智能裝置模拟為滿足iOS協定的裝置,而後者則可通過TCP請求,通路和讀寫連接配接小米網關的各種硬體,這些都在GitHub上開放源代碼。我在家裡折騰了兩個下午,才在樹莓派上将所有插件安裝完畢并成功運作,就像下面這個樣子:

理工男打造帝都89平智能家庭

但是,這些插件的功能依然很弱,比如:

無法一個指令同時控制多個裝置

不能實作”第二天下雨,則通過燈光顔色提醒我出門帶傘“

不能時刻記錄我的習慣,實作更精确的資料分析

解決方法就是從小米的原生通信協定開始,修改homebridge源代碼,,讀取天氣API擷取天氣預報資料,使用js注入的方式自定義邏輯。除此之外,我還會将所有家裡行為資料的報表通過樹莓派寫入家裡的MongoDB資料庫,做之後的資料分析。看看幾年下來我到底變懶沒有。

離家之後,外網是無法通過樹莓派直接控制家裡裝置的,這就需要做内網穿透,我不放心類似花生殼這類裝置的安全性,是以就在阿裡雲主機上自己搭建了用go語言實作的ngrok反向代理,通過個人域名即可在任何地方管理家裡的所有裝置。某天晚上我在杭州飯店閑來無事,還遠端家裡的樹莓派暴力破解了鄰居家的WIFI密碼...

當然,不是所有時候都适合用語音,我在沙漠之鷹公衆号上輸入一串密碼,即可切為管理者模式,通過自然語言就能與家裡的裝置互動,其中語義解析的部分用了之前編寫的tnpy(也在GitHub上開源),超級友善。由于篇幅的關系,此處不展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背景交流。

沙漠君是個特别喜歡宅在家裡看電影的人,以前沒有一大面牆供我安裝投影幕布,這次有了足夠的空間供我捯饬了。

投影儀使用了明基的W1070+, 1080P分辨率,2500流明,成本效益較高,購入價6500左右,一年後價錢跌了1K,不過早買早享受嘛。雖然号稱支援梯度矯正和側投,但側投效果很渣,畫質影響很大,是以有條件一定要正面安裝。

我在幕布上費了很多心思,因為母上不喜歡關燈拉窗簾看電視(估計沒人喜歡),考慮過抗光幕,可是低端款的抗光幕就是七八千塊錢,而且是一整塊金屬,電梯進不去,隻能從外面用繩子吊上來,還要拆窗戶,那畫面簡直累覺不愛。而且由于抗光幕的特性,對安裝位置和觀看角度都有需求。最後還是棄抗光幕選擇了普通的增益架構白幕,價格2k左右。雖然晚上的觀看效果出類拔萃,但是白天不拉窗簾則亮度感人,真是沒有辦法。

當時給我裝投影的小哥說道,家庭影院的效果至少一半來自聲音,是以他非常慫恿我換一套好的環繞音響系統。為了搭配整體的白色色調,且盡量不占面積,在預算之内可選并不多,于是就毅然選擇了這款:

Sony BDV-N9200WL
理工男打造帝都89平智能家庭

JD平日價格6999,我在國慶優惠促銷時6399購入。白色款自帶燈光效果,會随着音樂一起搖擺。周五搖滾之夜聽個DJ還是很帶感的。音質可圈可點,由于低音炮的加入,低頻渲染能力很強。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高音,磁流體揚聲器帶來的人聲相當幹淨。恕我沒有太多接觸過萬元以上的箱子,這套系統對我來說已經夠用。後置環繞音響的接線也完全不用考慮,索尼直接包含了無線音頻套件,隻是接收器體積感人。

為了渲染氣氛,避免看電影時環境光太暗對眼睛造成傷害,我又在沙發後面安裝了yeelight智能燈帶,可以通過小米智能家居控制顔色和亮度。

由于沒有布線,我也不想通過天花闆走明線,是以投影儀和播放器之間是通過無線HDMI傳送的,可選的裝置并不多,我用的是

GUANYEE/冠藝,無線 1080P HDMI連接配接器,四進一出,1299。

除了剛啟動時配對有些慢,顯示效果與有線無異。

當然,還要有播放裝置加持,XBox360+體感是研究所學生時候買的,現在除了極品飛車之外很少在用,PS4也有一票遊戲碟。看電影主要使用索尼藍光機,除了三四張藍光正版鐵盒電影之外,其他上百張藍光碟都是淘寶款,價格超便宜!電影也需要從網上下載下傳,我不太信任百度雲和360雲盤這種裝置的安全性,是以自建NAS成了最好的選擇,我使用樹莓派作為家庭媒體核心,挂載2塊2TB硬碟,通過阿裡雲代理到外網通路。

效果類似下面這樣:

最爽的還是玩類似使命召喚這種FPS遊戲,槍林彈雨在耳邊清晰可辨,爆炸從低音炮裡傳出震得茶幾直響,感覺甚爽!周五晚上早點回家,坐在沙發上來一瓶啤酒,看個槍戰電影也是極好的。

整個智能家庭從前到後折騰了接近一年的時間,成本非常低廉:

小米智能裝置,樹莓派 約1500元

投影儀,家庭影院,其他外設: 約16000元

PS4,XBOX,各類遊戲碟: 約5000元

智能門鎖,智能馬桶蓋,空氣淨化器... (10000元所有)

所有裝置的成本總和也就3W元左右,還不足北京一套房子首付的1/50,但是對生活幸福度的提升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樹莓派,這個如此便宜卻功能強大的Linux系統擴充能力是無限的,我甚至還在上面跑了Python的資料分析服務,而你需要的僅僅是200多元和一條USB線!如果沒有它,去買相應的智能裝置,價格最少也在五位數以上。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通過語音控制一切裝置,通過關聯實作各種豐富的場景,但這些還遠未達到我心目中對”智能“的定義。心情好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自動幫我放個音樂?是不是早上能幫我自動烤面包?是不是能随時告訴我今天穿什麼衣服最合适?我媽說,懶死你得了。

有任何問題,随時留言交流~

作者:熱情的沙漠

出處:http://www.cnblogs.com/buptzym/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配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