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劃重點!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數字經濟,中國科技已開始領跑全球

3月5日,在備受關注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數字技術再度成為關鍵詞。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數字技術不僅是發展智能産業、拓展智能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成為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的新動能。正如《報告》所言,“快速崛起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産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标志。”

《報告》稱,将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推動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傳統産業深刻重塑。

劃重點!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數字經濟,中國科技已開始領跑全球

(圖為阿裡雲在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的展台吸引了衆多參觀者。)

在中國,雲計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已經在衆多場景得到應用,網際網路技術深入垂直産業,進入城市道路、工業工廠中的房間、農業生産等實體空間,對城市交通管理、工業生産效率、農業産出效率進行優化,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

在海外,中國的數字技術也受到歡迎。吉隆坡市政府不久前宣布引入ET城市大腦,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交通治理等領域:全市281個路口将借助紅綠燈動态調節加快車輛通行速度;突發狀況時人工智能系統可全局調控,開辟“綠色通道”。

吉隆坡的“新能力”來自中國杭州。基于阿裡雲人工智能ET,城市大腦已使杭州試點區域車輛通行效率提高了15%。

“中國已經變成全世界最願意讨論技術的一個國家,這也讓我們的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準。”阿裡雲副總裁劉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産業AI方面的實踐已經領跑世界,“網際網路技術正在從線上走向實體世界,從消費網際網路進入産業網際網路階段,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各行各業的效率提升。”

ET城市大腦隻是一個縮影,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已經領先于世界。在江蘇的工廠裡,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協助協鑫光伏改善良品率,每年就能創造上億利潤。在四川的規模化養豬場内,人工智能ET正在使用視訊圖像分析、語音識别等技術關注每頭豬的生長情況,最終讓母豬每年多産3頭小豬仔,且豬仔死淘率降低3%。

以雲計算平台為基礎,中國技術和中國經驗正在走向全球。據美國研究機構Gartner資料顯示,阿裡雲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僅次于亞馬遜和微軟。全球"3A"陣營中,阿裡雲保持最快增速,Gartner資料顯示,阿裡雲年增速達到了126%。

中國“勞動人口紅利”過後,又迎來了“工程師紅利”。此前,中國科協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資訊服務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中,能夠最快落地并得到相關國家響應的。

“新四大發明”中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都是以雲為底層技術的應用場景創新。借助雲平台,企業可以迅速進入世界市場。例如借助雲平台出海的共享單車企業ofo,在海外不需要建機房,幾周時間就可以實作本地投放和營運。

在一帶一路沿線,中國不再是勞動力輸出和産品輸出,而是輸出數字技術能力,輸出中國智慧。數字技術能力輸出不會影響所在其他國家的市場利益,反而可以和技術引入國的企業共同成長。中國數字技術發展和中國開放的擴大,“将給世界帶來重大機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