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sync介紹
rsync指令是一個遠端資料同步工具,可通過LAN/WAN快速同步多台主機間的檔案。rsync使用所謂的“rsync算法”來使本地和遠端兩個主機之間的檔案達到同步,這個算法隻傳送兩個檔案的不同部分,而不是每次都整份傳送,是以速度相當快。
從字面上的意思你可以了解為remote sync (遠端同步)這樣可以讓你了解的更深刻一些。Rsync不僅可以遠端同步資料(類似于scp [1]),當然還可以本地同步資料(類似于cp),但不同于cp或scp的一點是,rsync不像cp/scp一樣會覆寫以前的資料(如果資料已經存在),它會先判斷已經存在的資料和新資料有什麼不同,隻有不同時才會把不同的部分覆寫掉。如果你的linux沒有rsync指令請使用 yum install -y rsync 安裝。
二、rsync常用選項
rsync
-a 包含了-rtplgoD
-r 同步目錄時要加上,類似cp時的-r選項
-v 同步時顯示一些資訊,讓我們知道同步的過程
-l 保留軟連接配接
-L 加上該選項後,同步軟連接配接的源檔案(若另外一台機器裡沒有源檔案,則同步軟體連接配接過去也是無效的)
-p 保持檔案的權限屬性
-o 保持穩健的屬主
-g 保持穩健的屬組
-D 保持裝置檔案資訊
-t 保持檔案的時間屬性
-P 顯示同步過程,比如速率,比-v更詳細
-u 如果目标中的檔案比源檔案還有新,則不同步,以目标檔案中新的為主
-z 傳輸時壓縮(加快傳輸速度,節省帶寬)
--delte 删除目标目錄中源目錄裡沒有的檔案
--exclude 過濾指定檔案,如--exclude "logs"會把檔案名包含Logs的檔案或者目錄過濾掉不同步
三、rsync六種模式
本文轉自 小新銳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3407306/2048811,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