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unx 指令

jar -xvf file 解壓war 檔案到目前檔案夾

unzip file unzip 解壓

rm file  删除檔案

rm -r * plant_research 删除plant_research 目錄所有檔案

mv file  ../  移動檔案到上一級目錄

touch + filename 建立檔案 

cp  + filename 複制檔案

ls-a : 全部的檔案,連同隐藏檔( 開頭為 . 的檔案) 一起列出來(常用)

ls-d : 僅列出目錄本身,而不是列出目錄内的檔案資料(常用)

ls-l : 長資料串列出,包含檔案的屬性與權限等等資料;(常用)

ls -al:将家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列出來(含屬性與隐藏檔)

cat 

選項與參數:

-A :相當於 -vET 的整合選項,可列出一些特殊字元而不是空白而已;

-b :列出行号,僅針對非空白行做行号顯示,空白行不标行号!

-E :将結尾的斷行位元組 $ 顯示出來;

-n :列印出行号,連同空白行也會有行号,與 -b 的選項不同;

-T :将 [tab] 按鍵以 ^I 顯示出來;

-v :列出一些看不出來的特殊字元

more 一頁一頁翻動

less 一頁一頁翻動

head 取出檔案前面幾行

tail 取出檔案後面幾行

添加新的使用者賬号使用useradd指令,其文法如下:

useradd –d /usr/sam -m sam  此指令建立了一個使用者sam,其中-d和-m選項用來為登入名sam産生一個主目錄/usr/sam(/usr為預設的使用者主目錄所在的父目錄)。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指令建立了一個使用者gem,該使用者的登入Shell是 /bin/sh,它屬于group使用者組,同時又屬于adm和root使用者組,其中group使用者組是其主組。

userdel sam  此指令删除使用者sam在系統檔案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記錄,同時删除使用者的主目錄。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此指令将使用者sam的登入Shell修改為ksh,主目錄改為/home/z,使用者組改為developer。

passwd -d sam   此指令将使用者sam的密碼删除,這樣使用者sam下一次登入時,系統就不再詢問密碼。

passwd -l sam   passwd指令還可以用-l(lock)選項鎖定某一使用者,使其不能登入。

groupadd group1  此指令向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新組group1,新組的組辨別号是在目前已有的最大組辨別号的基礎上加1。

groupadd -g 101 group2  此指令向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新組group2,同時指定新組的組辨別号是101。

groupdel group1  此指令從系統中删除組group1。

groupmod -g 102 group2  此指令将組group2的組辨別号修改為102。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此指令将組group2的辨別号改為10000,組名修改為group3。

newgrp root  使用者可以在登入後,使用指令newgrp切換到其他使用者組,這個指令的參數就是目的使用者組。這條指令将目前使用者切換到root使用者組,前提條件是root使用者組确實是該使用者的主組或附加組。類似于使用者賬号的管理,使用者組的管理也可以通過內建的系統管理工具來完成。

Linux 系統目錄結構

以下是對這些目錄的解釋:

/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着最經常使用的指令。

/boot:

這裡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檔案,包括一些連接配接檔案以及鏡像檔案。

/dev :

dev是Device(裝置)的縮寫, 該目錄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裝置,在Linux中通路裝置的方式和通路檔案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檔案和子目錄。

/home:

使用者的主目錄,在Linux中,每個使用者都有一個自己的目錄,一般該目錄名是以使用者的賬号命名的。

/lib:

這個目錄裡存放着系統最基本的動态連接配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于Windows裡的DLL檔案。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一般情況下是空的,當系統非法關機後,這裡就存放了一些檔案。

/media:

linux系統會自動識别一些裝置,例如U盤、光驅等等,當識别後,linux會把識别的裝置挂載到這個目錄下。

/mnt:

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為了讓使用者臨時挂載别的檔案系統的,我們可以将光驅挂載在/mnt/上,然後進入該目錄就可以檢視光驅裡的内容了。

/opt:

 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體所擺放的目錄。比如你安裝一個ORACLE資料庫則就可以放到這個目錄下。預設是空的。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拟的目錄,它是系統記憶體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通路這個目錄來擷取系統資訊。

這個目錄的内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記憶體裡,我們也可以直接修改裡面的某些檔案,比如可以通過下面的指令來屏蔽主機的ping指令,使别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該目錄為系統管理者,也稱作超級權限者的使用者主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這裡存放的是系統管理者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式。

/selinux:

 這個目錄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錄,Selinux是一個安全機制,類似于windows的防火牆,但是這套機制比較複雜,這個目錄就是存放selinux相關的檔案的。

/srv: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啟動之後需要提取的資料。

/sys:

 這是linux2.6核心的一個很大的變化。該目錄下安裝了2.6核心中新出現的一個檔案系統 sysfs 。

sysfs檔案系統內建了下面3種檔案系統的資訊:針對程序資訊的proc檔案系統、針對裝置的devfs檔案系統以及針對僞終端的devpts檔案系統。

該檔案系統是核心裝置樹的一個直覺反映。

當一個核心對象被建立的時候,對應的檔案和目錄也在核心對象子系統中被建立。

/tmp: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檔案的。

/usr: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使用者的很多應用程式和檔案都放在這個目錄下,類似與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錄。

/usr/bin:

系統使用者使用的應用程式。

/usr/sbin:

超級使用者使用的比較進階的管理程式和系統守護程式。

/usr/src:核心源代碼預設的放置目錄。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着在不斷擴充着的東西,我們習慣将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放在這個目錄下。包括各種日志檔案。

Linux 關機

sync 将資料由記憶體同步到硬碟中。

shutdown 關機指令,你可以man shutdown 來看一下幫助文檔。例如你可以運作如下指令關機:

shutdown –h 10 ‘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0 mins’ 這個指令告訴大家,計算機将在10分鐘後關機,并且會顯示在登陸使用者的目前螢幕中。

Shutdown –h now 立馬關機

Shutdown –h 20:25 系統會在今天20:25關機

Shutdown –h +10 十分鐘後關機

Shutdown –r now 系統立馬重新開機

Shutdown –r +10 系統十分鐘後重新開機

reboot 就是重新開機,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halt 關閉系統,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Linux 簡介

Linux核心最初隻是由芬蘭人李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時出于個人愛好而編寫的。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作業系統,是一個基于POSIX和UNIX的多使用者、多任務、支援多線程和多CPU的作業系統。

Linux能運作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式和網絡協定。它支援32位和64位硬體。Linux繼承了Unix以網絡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使用者網絡作業系統。

本文轉自楊海龍的部落格部落格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7218743/1924249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IT達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