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傳媒專題策劃二|元宇宙向多領域拓展 虛拟人、XR正走向商業化

要點摘要:

1、目前很多公司都将自身業務與元宇宙相結合,延伸出新的“元宇宙”概念;

2、虛拟人作為最典型的元宇宙元素之一,目前已進入商業化階段;

3、XR技術是打破“虛實壁壘”的關鍵,已形成了廣闊的下遊應用,并不斷延伸。

财聯社(北京,記者 陳晨)訊,今年最熱賽道歸元宇宙無疑。虛拟人、XR技術已經開始領跑元宇宙賽道發展,相關A股概念公司均拉得多個漲停闆。目前元宇宙的熱度已涉及多個行業領域,軍工元宇宙、金融元宇宙、智能家電元宇宙等概念被紛紛推出。但業内相關人士則認為,令人神往的科技未來更需要腳踏實地,現階段元宇宙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面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層面的限制。元宇宙企業更應潛心鑽研技術,拓展應用場景,不應過度炒作。

虛拟人正逐漸走向商業化應用階段

虛拟人是最先被認定的元宇宙元素,從虛拟歌姬洛天依到今年一夜爆火的虛拟網紅AYAYI、柳夜熙,都讓虛拟人概念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而虛拟人産業發展也相當迅速,尤其在消費品市場及娛樂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鐘薛高推出特邀品鑒官阿喜Angie,屈臣氏推出屈晨曦Wilson,曼秀雷敦推出虛拟偶像小護士,美即推出M姐,哈啤推出哈醬等,在今年的“雙十一”“雙十二”營銷大戰中,各平台和品牌聯合發力,虛拟人更是成為品牌營銷的主戰場。

元宇宙相關業内人士認為,Z世代數量的增長及其偏好發展,為虛拟人爆發奠定了市場基礎。

藝恩資料2021年10月釋出的《2021“Z世代”文娛内容消費研究》顯示,Z世代圈層内容消費現象逐漸凸顯,成為虛拟人的重要消費群體。愛奇藝釋出的《2019虛拟偶像觀察報告》顯示,全國有4億人正在關注虛拟偶像或在關注虛拟偶像的路上。

頭豹研究所資料顯示,目前虛拟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預計2030年将達到2703億元,而其中身份型虛拟人将在未來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

虛拟人在消費和營銷市場的普及讓各賽道玩家看到了其未來商業化發展的更多可能性。目前,國内虛拟數字人一方面趨向了虛拟主持、數字人明星等泛娛樂場景;另一方面則是金融、文旅、教育等實用場景。

今年10月,湖南衛視官宣了一名新的虛拟主持人“小漾”,更新後将加入《快樂大學營》。而近日,央視新聞的首個冬奧虛拟手語主播也在網絡媒體論壇上正式亮相,據悉,她将在2022年冬奧會上為中國聽障人群帶來手語服務。

今年9月,華為雲打造的首個虛拟人“雲笙”亮相華為全聯接大會,并在現場做了簡短互動。據悉,“雲笙”将作為新員工入職華為雲。

中國電信全資控股子公司天翼愛音樂文化科技也在近日釋出公告稱,計劃采購“元宇宙數字人制作”。這是繼11月宣布“元宇宙”戰略布局後,中國電信以數字人項目再次向元宇宙靠攏。

除此之外,在金融機構方面,12月初,江南農商銀行與京東智能客服言犀共同合作推出VTM數字員工。而浦發銀行則早在2019年4月份就推出了“AI驅動的3D金融數字人”小浦成為浦發首位數字員工,目前已服務數十萬使用者。

A股市場中,藍色光标(300058.SZ)、芒果超媒(300413.SZ)、天神娛樂(002354.SZ)、星期六(002291.SZ)、引力傳媒(603598.SH)、中文線上(300364.SZ)等均已在虛拟人賽道發力。

星期六此前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整合了國内頂級的制作團隊和IP資源,當下選擇了短視訊平台孵化相關虛拟人IP,并做了相關制作開發,預計年内有望推出首個虛拟人IP賬号。虛拟人IP賬号未來考慮以發展IP授權、商務廣告及虛拟人帶貨等相關方式進行商業變現。

早已布局虛拟人賽道的藍色光标也表示,公司正幫助阿裡達摩院定制虛拟人形象、運維虛拟IP,共推虛拟主播直播電商解決方案。公司自有知識産權的虛拟人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同時會批量推出更多的虛拟人形象以及促成更多的虛拟空間/場景落地。

天神娛樂副總裁賀晗近期也表示,天神娛樂2020年便在山西資料流量生态園展廳裡打造了一個卡通式虛拟講解員“雲汐”,而目前公司正持續鑽研光學捕捉與視覺捕捉技術,計劃打造具有學習能力的智能數字人。

中文線上方面表示,今年9月,中文線上與武漢兩點十分簽訂了《數字虛拟人聯合開發合作協定》,雙方将基于中文線上海量的内容IP資源及兩點十分的虛拟人數字系統、CG技術等全鍊條技術,共同制定基于元宇宙的應用、服務于内容IP産業的産品戰略。

業内分析人士則表示,部分虛拟人已經逐漸走向商業化應用階段,不再隻是實驗室中的設計産品。而布局虛拟人有利于拓展業務線,是順應數字化時代的變遷,緊靠行業發展的趨勢。

XR技術發展将助推元宇宙突破“虛實壁壘”

XR被稱為下一代計算平台,既是元宇宙目前發展的首要基建,也是元宇宙未來持續發展的動能。

相較于目前計算環境的提升主要展現在次元和感覺提升,元宇宙概念成功“出圈”,使得XR技術在視訊娛樂領域更是實作了較多的落地應用。

不同于5年前VR剛誕生時的情景,XR技術目前已經形成了廣闊的下遊應用,不斷滲透進多個場景。2020年 XR運用最多的來自于2C消費級,包括VR/AR遊戲、影視、娛樂教育等。2B級的應用則以工業制造、醫療、零售業為主。

目前,Meta作為全球最大的VR裝置供應商,預計2021年出貨量将達900萬部。Meta預計,10年内元宇宙使用者将達10億人。考慮到Meta并非獨家供應商與換機需求,天風國際預測10年内頭戴顯示器裝置出貨量将達數十億。

2021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002241.SZ)的智能硬體業務收入第一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占比達42.11%,首次超過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的占比。這也說明,以VR為代表智能硬體業務處于爆發前夕,公司已成功切換到VR為主導的成長曲線。目前歌爾股份穩坐VR/AR行業龍頭的位置,已與全球主流VR頭顯品牌達成長期深度合作。根據産業鍊調研資料,歌爾股份的客戶包括Facebook、索尼、HTC和Pico等。另外,歌爾股份也是Quest2以及索尼PS VR的獨家代工廠。

華西證券研報顯示,基于目前市場熱度較高的遊戲和影視場景挖掘個性化推薦内容,觸發使用者購買行為和付費意願并引發使用者粘性和自發傳播等行為,打造爆款内容形成流量入口是目前業内XR企業的主流模式,并有望在短期内持續解鎖直播、購物、旅遊等消費場景。

文化傳媒專題策劃二|元宇宙向多領域拓展 虛拟人、XR正走向商業化

XR賽道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包括二六三(002467.SZ)、佳創視訊(300264. SZ)、太龍股份(300605.SZ)、洲明科技(300232.SZ)等衆多A股公司的加入。

太龍股份日前也在互動平台上表示,旗下太龍視覺的XR系統方案已在廣告拍攝、直播、影視劇制作、廣電欄目等主要應用領域均已經有知名項目落地并已經投入使用。

業内分析人士認為,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XR技術助力,除了在娛樂消費領域的應用之外,許多其他領域的企業也正在開始使用XR技術。比如,旅遊業用VR促銷海外旅遊産品,房地産業用VR提供房屋完工前的"虛拟看房"服務等。另外,為了使學生體驗到傳統課堂中無法獲得的真實臨場感,VR也會用在員工教育訓練等教育用途。

另外,也有業内分析人士坦言,元宇宙作為一個多種技術的集大成者,目标很宏大,其對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目前XR技術對元宇宙概念表述中的内容還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階段性的實作。

永赢基金分析師則表示,未來一兩年,核心關注XR加速滲透的時點,包括軟硬體兩個次元:一個是裝置體驗上的改善,比如現象級VR/AR硬體裝置(Oculus Quest系列新作、蘋果MR/AR産品等)問世;一個是出現爆款應用,比如爆款VR遊戲出現。近期,科技巨頭們的加速布局,VR上量的時間點可能提前。

元宇宙已延伸至多個領域

元宇宙持續高熱,同時引得諸多賽道紛紛向元宇宙靠攏。業内人士認為,元宇宙概念已經從遊戲、場景互動等向多個領域延伸,甚至出現了軍工元宇宙、智能家居元宇宙、教育元宇宙等新概念。

其中,智能家居領域因其自動化電器産品使用廣泛且使用者增長速度迅猛,在衆多賽道脫穎而出,成為最有可能實作元宇宙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

據中商情報網資料顯示,2019年底我國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全球15億台蜂窩網絡連接配接裝置中就有9.6億台來自中國,占比為64%;并且,現下我國智能家居生态已初現規模,未來內建态勢已成定局。

一位曾在家居行業就職的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智能家居産品因其科技化、智能化,未來的确會有一種可能性,通過‘一鍵進入元宇宙’模式,當我們脫離現實後,讓我們處于一種健康、安全的環境。通過元宇宙遙控器操控家裡所有的家電産品等。”

不少業内人士都公開表示,如今智能家電的“元宇宙”時代,人和智能家居裝置需要真正實作“互聯、互通、互動”。除了硬體實力外,還搭建集技術架構、AI算法、智能傳感器、雲服務等為一體的全屋智能系統架構。目前仍處在概念初期,真正實作家居元宇宙還需經曆長時間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A股公司中,多個家電頭部企業已加入元宇宙賽道布局。其中美的集團(000333.SZ)、海信視像(600060.SH)、四川長虹(600839.SH)等均在其中。

美的集團宣布表示其四大物聯網平台正式落地,并推出新一代美的智慧家全屋智能解決方案、首個智能家電分級标準,并首次提出了“元家居”概念。

因12月14日北京電子工程總體研究所釋出“虛拟孿生--元宇宙協同模組化仿真方法研究”一則軍工需求公告,市場認為元宇宙概念已延伸至軍工領域。業内分析人士表示,數字孿生、AR/VR、仿真模組化等技術早已經在軍工領域應用。比如川大智勝(002253.SZ)有部隊VR模拟訓練系統,今年中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模拟訓練系統建設項目已認證硬體裝置到場點驗節點的驗收。華力創通(300045.SZ)的仿真技術有應用在軍工領域,也有虛拟戰場仿真應用。運達科技(300440.SZ)的參股子公司西安維德擁有軍工資質并向軍工機關提供航空類虛拟現實和數字孿生裝置。

但有業内專家對财聯社記者表示,“元宇宙”從概念到落地實作架構,還會經曆一個過程,而這段期間,科技行業還會繼續添磚加瓦,逐漸形成完整的架構,但眼下來看,還處于發展初期,不适宜盲目跟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