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李商隐無題雪詩兩首賞讀,誰在枯條撼雪,誰又雲漿未飲?

“玉管葭灰細細吹,流莺上下燕參差。

日西千繞池邊樹,憶把枯條撼雪時。”李商隐《池邊》

這首李商隐的《池邊》明明有名字,為什麼我會歸在無題詩裡呢?是因為這首詩,如同他很多歸類為無題詩的一些作品一樣,是采取摘錄詩中的前兩字和中間兩字,主題表達并不分明,帶着濃厚的感情和心靈色彩,但是音韻流轉,字句斟酌,極有含蓄之美,且意境多歧。

比如這首《池邊》就是選取第三句中的池邊,作為标題。仿佛是一種漫然,不知道起什麼題目好,又仿佛刻意為之。

先來沉浸本身的詩美。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那玉管吹出的蒹葭灰,你且慢慢飛揚,那流莺上下在樹間,那燕子穿梭飛過。

這給人一種春天的感覺。因為黃鹂和燕子都是春天三月才自在飛翔的鳥類。

但是這不是春天。這是仲冬的冬至。因為隻有冬至時節,才會用上玉管葭灰的典故。在古代,玉管葭灰是冬至的代詞,因為此日,有隆重地迎接太陽回歸的儀式,在皇家也就是國家,會用放在玉管中的蒹葭灰飛動,對應冬至節氣的到來。也就是冬至節氣南歸的太陽會讓蒹葭灰沒有外力作用飛起,代表陽氣回歸。

雖然這種流傳了幾千年的儀式在乾隆朝廢止,但是從漢代開始起,這是冬至固定的皇家儀式,普通人民也相信。仿佛在皇家密室裡的蒹葭灰開始飛動,冬至就到了。

李商隐時代是笃信這種儀式的,哪怕沒有多少人親自見證,仿佛空氣中自然會有天然的蒹葭灰在飛動,那是太陽回歸的美麗。

但是冬至節,在中國,從古到今,能看到黃莺和燕子飛翔的地方并不多,因為這是傳統的仲冬,北方大雪飄飛,長江流域雨雪紛紛,雖然會有早梅零星開放,但是天寒地凍,是不可能出現如此舒緩的景色的。

而這首詩的頭兩句,節奏舒緩明麗,是李商隐的想象還是另外有地方确實如此呢?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在唐朝,隻有一個地方在冬至節出現這樣的景色,就是嶺南。如果李商隐沒有嶺南的生活經曆,可以看成是一種想象,但是李商隐37歲的時候,曾經在嶺南桂林節度使幕府中擔任進階文職工作,長達一年。恰好,他在溫暖如春的地方度過了平生最溫暖的冬至節。

節度使鄭亞對他禮遇有加,除了開出高額的薪水,更是對他重用,在這年的冬天專門委任他打理守昭平郡地方的地方行政,相當于地方官。而在唐朝,這樣的任命是可以上報朝廷,擢升李商隐的品階和地位的。

主政一方,他的心情明麗舒緩。

這首詩是在桂林的衙署,看着冬至節此地有如春暖的動人景色,他覺得自己的春天,雖然晚,但是到了。流莺,是李商隐詩的一個特殊的名詞,李商隐仕途艱辛,經常為生計為前途颠沛各地,他本有鳳凰之才,卻因為寒苦落寞,自比流莺,無有深厚的背景,穩定的家世,風霜雨雪,不得安穩。

但在這裡,在這首詩裡,流莺是這樣地安穩歡快,還有燕子飛翔。的确燕子的冬天實在是在嶺南度過,它們從北方飛來,就是愛着這裡冬天如春。

這個 “日西千繞池邊樹,憶把枯條撼雪時。”主語在哪裡呢?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這就是李商隐詩詞特殊的地方,因為他經常省略和隐藏主語。這也是李商隐題詩的奧秘。

是流莺和燕子,在黃昏裡圍着樹千百次來回飛翔,還是李商隐在樹下來回徘徊呢?

主語的不明确,使得這首詩的意境,有着多重。

一,主語是流莺和燕子,它們的快樂,在于遠離了風雪苦寒,在回憶它們曾經在風雪中為了生存,努力用瘦小的身體撼動枝條上的雪花。

二,主語是李商隐自己,他回憶自己曾經握着樹枝,搖動大雪,給流莺一個家。

三,主語是李商隐自己,自己曾經苦寒,像流莺撼雪一樣,拼命在寒苦中求生。

當然,現在我們可以認為李商隐絕對帶入自己的感情和體驗,分明說的是他自己。

但是在當時,很多人不像我們這樣是有着李商隐生平的考證,這首詩讓人覺得一種清麗轉入悲涼的美,但是又是節制的。

仿佛用一種淡淡的喜悅的 心情,給你說着一種現象,那流莺和燕子也曾在雪中,僅此而已。

但是這首詩的美在于如同一杯普洱,開始淡,後來濃。因為那種悲涼和寒苦的痛,是從骨子裡慢慢滲出來的。因為流莺何能撼動大雪的枝條,能夠活下來,是死裡逃生。

是以這首詩寫的是李商隐自己的悲苦。

寒冷,是真實生活的,是人生的。這不是矯情,他十歲喪父,十六歲才有一件像樣的棉襖,在官場備受排擠打壓,為生活到處奔波,是李商隐回憶自己的枯條撼雪的前半生,是痛定之後不算淡然的餘痛。他掩飾得很好,但是有心的人,會忽然讀懂。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紫府仙人号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台十二層。”李商隐《無題》

關于寒冷悲苦而産生的共情和慈悲,在另外一首同樣是無題的詩作裡。

看起來這是一首道情詩,就是寫道教的。唐朝崇尚道教,皇帝大臣多有吟詠。而李商隐曾經有過學道經曆,也參加過皇家的道教禮儀,甚至護送過宮女去道觀。将道教和神話場景寫得仙美動人的,隻有李商隐,因為他有深厚的掌故知識,在他同時代就有美譽。

很多人都看到了這首詩裡的仙美。

那紫府中的仙人,号稱寶燈,瓊漿玉液沒有喝下,卻冷卻結了冰。

為什麼在雪月交光的美麗的夜晚,你站在最高的十二層瑤台上?

粗看下來,寫的就是一位仙人,在雪月交光的夜晚,站在了最高處。

有人說,這是諷刺那些修仙的人,可能還包括皇帝,醉心長生不老,要着極緻的修煉,一山更望一山高。也的确李商隐時代,他雖然曾經學道,但是對于道教長生是質疑的,也有皇帝求長生而廢朝政,罔顧民生。

但是李商隐的詩自有一種音樂節奏的舒美仙意,你反過來說,他這是在描寫努力修煉的仙人,也很應景,唐詩也往往成為道教的吟唱之曲,這首詩放在道教音樂詩歌裡,也有着出類拔萃的仙美。

那麼李商隐這首詩表達的是什麼呢,切入口,就在于李商隐的無題詩,多半是他特定的心靈心境的描寫,從這個角度看這首詩,你會看出不同來。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李商隐不怕冷,但是對于極端的冷,有一種心理的痛感,這是他寒苦生活造就的悲情和心理。

他後來放棄做道士,一方面是他已經通過進士獲得仕途資格,自動放棄了從道士進入唐朝官場和職場的資格,另外的原因,他不相信這種修行可以達到永生,又或者說這種永生,對于他,對于現實的家國,沒有意義。那麼第三個原因,是所愛的人困在這個沒有未來的修行裡,搭上了寶貴的青春和年華。

紫府,如果知識淵博一點,紫府是神仙居所,往往住的人是仙女。但是李商隐用仙人遮蓋了。

寶燈不是道教的是佛家的,但是道家有九枝燈,也可以說是寶燈。一個仙女的生命消耗在無盡的道家燈火裡。

雲漿自然是神仙喝的仙漿,雲漿不喝,這就奇怪,難道仙女絕食?如果是普通食品,可以了解,仙女不就是喝仙漿長生嗎?她為什麼不喝?

雪月交光,是李商隐的原創,因為流傳下來的詩裡,在李商隐之前沒有這樣的字句組合。

雪月之景通常是仲冬和晚冬,最美的雪月交光,是仲冬十五和晚冬十五,除了臘月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那是盛典,通常都是集體的朝拜,不存在一個人上高台。那麼這位仙女在這麼寒冷美麗的時候,不喝雲漿,不修行,卻站在十二層的最高端,她要做什麼?

李商隐的詩到此結束。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這首詩是寫的李商隐的夫妻。是她在雪月交光寒冷美麗的圓月之夜,停頓了所謂的修行。她站在瓊樓玉宇的最高層,她在無聲思念李商隐。

這個女子,現在考證出的身份是唐朝修道公主的進階侍女,但是否叫宋華陽,并不準确,但至少是在宋華陽這個修道團體之内。而且以李商隐的隐約含蓄,是不會透露她的姓名的。這個宮女子之是以成為宮女,自然是有不得不的原因,而苦寒出生的李商隐,傾慕她的容貌才華,或者還更帶着愛的深沉的慈悲和同情吧。不是仿佛的寒苦的背景,不是如此聰慧,李商隐何以燃燒了他自認為高貴的青春和情感?

而雪寒孤冷,從李商隐自身投射到這位夫妻身上,哪怕她擁有容貌才華,因為公主陪侍而擁有的級别地位,但是這都不是真正的溫暖和自由。

他們一定有過深沉的知解和愛情,而終于因為各種原因,回歸各自的軌道。

但是他一定相信,在大雪明月的夜晚,她會因為牽挂他而獨自登上最高的樓。

因為他們同樣對于冷有着穿心的敏感,是身世,是感情的。在不能相守的日子,化作了牽挂和慈悲。

這就是李商隐和她的愛。美輪美奂,又冷透骨髓,卻又在絕望裡牽起不滅的深情。他知道她,她知道他。

李商隐兩首雪詩品讀,寒冷裡的悲懷和牽挂

很多人說李商隐的一生是個悲劇,但是他在人生和感情上都努力過,是努力着的一生,從這個角度看,生命本該如此,自有寒苦磨難中的華美和幸福。他們如是,很多人的人生都如是。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