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物道君語:

“審醜是一種反思。這個評選活動,不是讓人樂一樂很快就過去了,而是一個長遠而且重要的事情。”

//

在大衆眼裡,美和醜是主觀的。但“美”是相似的,而“醜”卻千奇百怪。

民間每年都會評選“中國十大最醜建築”,雖然今年還沒出結果,但是網友投票的過程和評論很有意思,更能讓我們對“醜”有所思考。

除了有達成共識的“具象醜”建築,還有一些甚至說不清究竟是美還是醜的建築。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2020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之一(重慶武隆飛天之吻)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2018年第九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之一(江蘇昆山市巴城蟹文化館)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今年醜陋建築的投票評論區裡有各種聲音,但對有些建築的抨擊卻出奇一緻。

四川綿陽九皇山景區,在2019年底修了一座玻璃橋,最吸睛的是懸索橋橋塔上的人。四個巨大的少數民族男孩女孩站在橋邊,張開雙手歡迎各地遊客。遊客站在巨大的雕像旁,感到莫名驚悚。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四川綿陽九皇山玻璃橋橋塔

江蘇常州的九洲新世界也有兩座雕塑。15米長的巨人,趴在牆上向樓頂張望。乍一看很吸睛,很潮,但經過風吹日曬,人物的臉變得斑駁,看起來很吓人。有人說:“不知道對面高樓的住戶會不會做噩夢。”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江蘇常州九洲新世界

山西的太原博物館,設計靈感來是中國紅燈籠。但卻把燈籠放大,截取一半,像五個大水桶,也有人調侃叫“五桶友善面”。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山西太原博物館

雲南昆明的公園1903,因為想打造成法式風情區。是以在公園直接複刻了一座1:1的巴黎“水晶”版凱旋門。但公園不是“世界之窗”,陳列微縮的名勝古迹。既沒創意,又不美觀,網友說:“一棟鉚釘看着紮手,建議推倒,改成綠化。”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雲南昆明公園1903“凱旋門”

這些建築裡,有具象建築,也有山寨建築,但無疑都很醜。他們簡單把事物巨大化,勾起人們的巨物恐懼症。或者直接照搬模仿,沒有創造力。當他們被突兀地安插在城市之中,成為地标景觀時,根本不能融入環境。

為了突出少數民族的特色,就直接放兩個穿少數民族衣服的巨人。為了營造法式風情,就直接複制一個地标。

建築師貝聿銘說:“建築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着人文思想。”

而“具象醜”和“山寨醜”,都是沒有思考,沒有想象力的審美懶惰,好似沒有靈魂的混凝土。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建築師貝聿銘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具象”和“沒有創造力”是不是審判醜陋建築的一把利劍呢?

似乎也不是,網友們面對“具象建築”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

在廣東佛山鹽步有一座小提琴教堂,主體建築是逼真的小提琴。

在很多人心裡,聖潔的教堂和優雅的小提琴很配,是以有網友感慨:“多經典多美麗啊!很有藝術感。”

入選的原因也許是因為這棟建築被周圍的鄉村環繞,雖然顯得格格不入,卻因為獨特變成了熱門拍照地。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廣東佛山鹽步小提琴教堂

套娃酒店看起來是一個巨型套娃,這是妥妥的“具象建築”了。

目前它暫時排在榜單前列,但它卻曾被評為亞太(中國)2020年度最佳文化主題酒店。

套娃酒店在套娃廣場,加上滿洲裡是中俄蒙的交彙城市,是以作為旅遊建築,不少網友為它打抱不平:“哪裡醜了?這多可愛!”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内蒙古滿洲裡套娃酒店

無獨有偶,另一個獲得專業肯定,但卻上了榜的“醜陋建築”是西安國際少兒美術館。

有網友覺得很諷刺,這座美術館是巴黎秋季沙龍西安春季展的主辦場所,還得到過很多建築大師的肯定。

還有建築專業的人發言,這座美術館很符合兒童的心理認知,設計理念源于童話中的“阿拉伯魔毯”,充滿想象力,與醜陋相距十萬八千裡。

但還是有很多人不吃專業大師這一套,因為“密集恐懼症”,無法接受這樣的建築。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陝西西安國際少兒美術館

如此看來,具象等于醜的想法有些偏頗,而且專業審美和大衆審美之間有一道鴻溝。

有網友憤憤:“憑什麼去評判建築的美,藝術不是普羅大衆可以完全了解的,推動世界的正是天馬行空的點子與創意。”

但好的建築是充滿對人的關照,如果藝術一直高高在上,那建築便離生活越來越遠。

可是美與醜不是由誰能決定的,審美不是霸權。從美與醜展開的良性探讨,比幾則标準更有意義。我們的每一次碰撞和得到的共識,也許就成為未來建築師的設計靈光。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2017年第八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之一(廣州圓大廈)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原以為榜單冠軍肯定是“具象醜”建築。但目前排名第一的卻是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主校門,而且和開頭提到的人形雕塑一起,以斷層的“優勢”排在第一第二。

從照片上看很大氣恢宏,是以如此排名,讓人匪夷所思,而且這個建築的評論多達四百多條。

有位可能是曾經校友的網友說,校門前沒有路,不能通車也不能步行,非常勞民傷财。當時設計方案一出,校園師生一片反對聲,但校門還是修了。中間兩根柱子上刻着的校訓“求是”就像一個笑話。

校門的“醜陋”,不在于建築本身的外形,而在于實用性幾乎沒有,更在于罔顧了民意。曾經被掩蓋的憤怒,變成了今天的一張張投票,聲勢浩大砸向校門。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南大門

大衆批判醜的聲音無法被掩蓋,如果被壓制了,也一定會如洪水一般失控決堤,遷怒到其它地方。

是以才會出現一個奇怪現象:已經不存在的建築,居然上了今年的醜陋建築榜單。

重慶的“颠倒屋”在幾年前就已經拆了。原本是想仿造台北、高雄的颠倒屋,給大家提供一個奇特的遊玩場所,核心的創意在于屋子内部,大家可以在裡面體會挑戰地心引力的錯覺。

而且外形還像《哈利波特》裡的陋屋,這種奇幻的感覺談不上醜。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重慶大坪“颠倒屋”

而另一個險些進入前十的“醜陋建築”則是哈爾濱的馬旭文博藝術中心。雖然建築本身不夠美觀,但跟周圍的環境相比也不算突兀。

而除了建築本身,這還是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馬旭先生和她老伴捐贈了他們全部的積蓄建的。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 黑龍江哈爾濱馬旭文博藝術中心

不管建築是否還存在,也不管背後是否有特殊的意義,這樣的“審醜”讓真相更遠,變得冰冷刻薄,失去了人情味。

可是,順着這樣的偏激去溯源,歸根結底是因為醜建築對人們的傷害太大了,超越建成的那一年,甚至超越建築存在的時間。既然發聲無用,就用投票讓這些完工好幾年的醜陋建築上榜,被更多人看見。

中國年度十大醜陋建築已經舉辦十二屆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已經讓很多人人知道了“具象醜”,但是“貪大、媚洋、求怪”的建築還依然存在,并且被提及得還不夠。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圖|裡慵

評審專家、建築評論家顧孟潮說:“審醜是一種反思。這個評選活動,不是讓人樂一樂很快就過去了,而是一個長遠而且重要的事情。”

在評選中,可以看見大家被喚醒的審美意識,在批判醜陋時旺盛的表達欲,這就是進步。但我們對于審美和審醜,還是很難有共識。

是以我們對審美的關注和評論,會讓更多設計師有動力、有責任設計美好的建築。

我們終究逝去,但建築會留存,設計理念也會代代相傳。站在未來回望,建築留下的不止是美好,也是文明的印記。

2021年最醜建築:審醜的标準讓人迷惑

參考資料:

2021第十二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 . 建築暢言網

為什麼評選“辣眼睛”醜建築是有意義的事 . 《瞭望東方周刊》總第822期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