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丨我要讀書

青未了丨我要讀書

我要讀書

文/周鐵再

新近,向高中時代的老同學王雙利求了一幅字“學思修”;開卷“文化三門峽”“盧氏縣志”。好多繁體字我不認識,不得不為難老同學用心用意已經寫好的三個字再改寫一幅簡體,付錢他不要,承諾喝五糧液。

不知當求,知恥自奮。在我看來王雙利老同學的字就是寫得好,是以就得求來自勵;身邊還有好多優秀者,是以就得心拜為師。自己好似個脫了衣服逛大街的人,習慣了裡裡外外的透明。

愛讀書媳婦是我的老師。從高中同班同學、戀愛、結婚到幾十年的熱熱乎乎過日子,媳婦愛讀書的習慣一直保持着,媳婦在哪裡就有書在哪裡。她是啥閑書都看,尤其史書、名著,凡是我問她的東西在我看來她都能說得八八九九。

我常常以不愛讀書、愛觀察思考總結沾沾自喜。突然發現自己無知得要命,是以趕快補課讀書,讀媳婦讀過的太多太多的書。

高玉寶筆下的“我要讀書”,是為擺脫苦難而讀書;我們今天的“我要讀書”,當為升華幸福而讀書。其實都是解決一個“貧窮”問題,物質貧窮與精神貧窮。

從政從商從藝等等者,是以漸漸失官德、商德、藝德,根源還是不讀書、假讀書、淺讀書造成的無知與無畏,是一種可怕的貧窮。

時下,如果把一袋黃豆與一袋子錢放在一起,絕對是搶錢,拼命地搶錢,假如都搶到了很多很多的錢,而沒有了黃豆最終還都會饑餓死亡。

一個不讀書,有字書與無字書者,或為官或為商或為藝,不跳出圍獵,陶醉于聲色犬馬,美酒當歌,好處當然,和珅謬論,等等之中又能走多遠呢?進去的或将要進去的或正在努力進去的;出醜的或将要出醜的或正在努力出醜的等等貌似一股可怕濁流,走得越遠最後的結局自然越悲慘。

現在的年輕人把無知當時尚,讓人讀不懂的破破爛爛、塗脂抹粉、碧眼綠發、千瘡百孔……是人還是妖?

其實孩子是大人們的老師,他們在用知行統一、純真無邪教育教育他們的人怎樣去做人做事、表裡如一、撕下面具、甩掉龌龊、陽光燦爛……

深思,平民百姓種出一個蕃薯與民族企業家曹德旺造出一塊玻璃有着同等質的偉大,他們為人類創造了物;區區小污吏倒騰一塊錢與驚世大盜賊套路萬億元有着質的卑鄙,他們為人類創造了無。

物質日漸富裕與精神極度“貧窮”,以至于造成的體病,魂病,權病,物病,錢病,等等溯源還在于不讀書。

其實我們當有勇氣請老百姓坐上講台,為“為人民服務”的人講講課,也許讓陶醉者陡然驚醒,明白事理,老百姓的心秤最準,話語最親,道理最真。

衆人眼中自然對人有種分類:心眼子多,缺心眼兒,心眼子髒,心眼兒好……一個人心眼優劣取決于他的素養,素養源于讀書修煉。

挂在大家嘴邊的一句話叫作德不配位。身邊太多太多的例證:好端端的日子過得妻離子散,拼命積攢點家底雞飛蛋打,好不容易混了個一官半職削職為民,等等緣于肚子裡沒裝進真材實料,是以到手的東西也守不住。

生活中有一種人,愛擺架子,愛耍威風,愛指手畫腳,愛讓人吹捧,其實隻是有一個足夠大的酒囊飯袋,肚子裡沒有多少真東西。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讀書就是做好自己。“小善而為,堅持到死”我之今後修煉。我們“善”還要“慧”更要“正”。同路人相遇是必然,骨子裡的“美”讓彼此勉勵人生有為。在任何浮躁時代,我們能堅信和堅守住一份“大愛大德”就是最美的自己。

從軍23年,退伍19年,已修得三門峽市優秀退役軍人,三門峽市最美退役軍人,讀書、修煉還在路上,無悔無愧,坦坦然然,惜時如金,跑步向前……

青未了丨我要讀書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于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壹點号真言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