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網飛再一次證明:有錢真好。

隻要請來的明星足夠多,任何CP都能湊出來。

「小李子」萊昂納多和「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偷情;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甜茶」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天台纏綿。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以上橋段出自同一部電影。

網飛今年的壓軸王炸,來了——

《不要擡頭》

Don't Look Up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這部電影最大的噱頭,當然是人均「奧斯卡小金人」的主演陣容——

「影帝」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三位「影後」,詹妮弗·勞倫斯、梅麗爾·斯特裡普、凱特·布蘭切特。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配角有「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奧斯卡最佳男配」馬克·裡朗斯…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如此豪華的陣容,口碑如何?

很有意思。

無論是美國媒體還是豆瓣短評,都是兩極分化。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有人盛贊這是2021年最好笑的喜劇電影;

也有人吐槽電影充滿了自以為是的傲慢。

結論就是:優缺點同樣明顯。

魚叔用一句話概括:

這部電影惡搞過頭了,以至于成了一場失控的鬧劇。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一位天文學教授(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飾)和他的研究所學生(詹妮弗·勞倫斯 飾),觀測到了天文奇觀——

有顆彗星将于6個月後撞擊地球。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話,地球就完蛋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這是一個略顯俗套的開場。

通常劇情的發展是如何化解危機,或是如何逃離地球。

但《不要擡頭》卻是反套路的。

彗星隻是幌子,劇情很快轉向政治喜劇——

一則「世界末日」的消息,會如何改變所有人的生活。

影射了疫情爆發之初至今,美國社會的一系列鬧劇。

包括特朗普政府防疫的無能、總統大選、國會大亂,以及疫情下加劇的貧富差距。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随後發生的事情,可以簡單概括為:

第一步,壓熱搜。

事态重大,教授和研究所學生緊急趕往華盛頓,向美國總統(梅麗爾·斯特裡普 飾)當面彙報。

然而總統考慮到距離中期選舉還剩三周。

如果此消息流出,人心惶惶,勢必會失去國會的支援。

是以總統做出的決定是:靜觀其變。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事實上,總統根本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因為她每年都會收到很多關于「世界末日」的言論:

幹旱,饑荒,瘟疫,核洩漏,經濟崩潰,臭氧層空洞…

她早已見怪不怪。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第二步,娛樂至死。

在被總統無視後,教授和研究所學生決定上電視節目曝光。

這是一檔名為《天天揭秘》的電視節目。

但它不是嚴肅的科普節目,而是主打八卦的娛樂節目。

在節目中,無論他們把「彗星撞地球」描述得多麼可怕,兩位主持人始終一副輕松的表情。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科學的嚴謹被消解得蕩然無存,甚至被當成了段子。

研究所學生在節目現場發飙,憤然離席。

節目播出後,無人在意他們所說的「彗星撞地球」。

輿論的焦點都在研究所學生破口大罵的那個時刻。

因為當時她的表情誇張,是以被做成了表情包,廣泛流傳。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NASA局長也在此時澆上一盆冷水,她認為此事聽起來過于瘋狂。

其實她明知真相,但作為總統的支援者,為了中期選舉,不惜踐踏科學尊嚴。

第三步,擋槍。

眼看「彗星撞地球」這件事的熱度,已經被徹底壓下去了。

可突然爆出一件總統的驚天醜聞。

使得總統的民調支援率下跌了好幾個百分點。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因為這件醜聞,總統臨時改變主意。

他決定聽取教授的意見,立刻采取措施來避免彗星撞擊,拯救全人類。

她這麼做的目的,當然不是良心發現。

隻是為了拉彗星出來替自己「擋槍」。

轉移輿論的焦點,不要繼續對準她的醜聞。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總統特地選在半夜釋出聲明,使其看上去更像一次突發事件。

她宣布會利用航天飛機裝載核彈,把彗星炸離原來的軌道。

為了進一步彰顯美國政府心系全人類的決心,總統還指定了一位老兵來當替死鬼。

并且讓先前「辟謠」的NASA局長引咎辭職。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教授也被總統收歸旗下。

他頻繁地在各大節目中抛頭露面,去渲染這件事的積極意義。

果然,做戲就要做全套的。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在輿論和政府的雙重幹預下,總統順利扭轉形勢。

她在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

同時也引發了美國國内的動蕩,導緻股市多次熔斷。

第四步,利益相關,撤熱搜。

眼看到了萬衆矚目的「發射日」。

就算事關全人類的命運,仍有人對此不屑一顧。

還在網上發起了「發射挑戰」的話題,不少人被炸傷住院。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好在發射過程很順利,教授評估任務成功的機率高達81%。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感到興奮的時刻,意外發生了。

所有發射出去的航天飛機和衛星,竟然全都在空中掉頭傳回了。

這也行!?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原來,某科技公司的CEO(馬克·裡朗斯 飾)發現了這顆彗星的商業價值——

上面含有豐富的稀土元素,至少上萬億美元。

于是他向總統提出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

他将會研發專門的發射器,吸附于彗星之上,把它炸碎。

讓碎塊精準地降落到海域,再派船打撈。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這位CEO是總統競選背後的超級金主。

總統不想得罪他,聽從了他的建議。

發射終止後,美國國内再次引發了新一輪大規模的暴亂。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結果,CEO的稀土回收計劃失敗了。

但人類沒有為自己準備Plan B。

最終的結局是喜聞樂見的:

地球完了,所有人都死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因為這個結局,《不要擡頭》被稱作真正的「合家歡電影」。

有不少人将彗星解讀為新冠病毒。

美國政府的無能,導緻它在全球範圍的擴散。

恰似片尾地球淪為一片廢墟的鏡頭。

事實上,諸如此類的隐喻,電影中比比皆是。

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是,亞當·麥凱。

他可能是當今最熱衷拍政治諷刺喜劇的導演。

之前的幾部作品,都是這種類型。

他曾是《周六夜現場》的首席編劇;

《大空頭》反思美國金融體系的潰敗;

《副總統》展示公衆對美國政府的信任危機。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不要擡頭》做得更加極端。

拍出了新聞媒體和社交網絡對資訊的異化,政府權貴對輿論的操控。

以及在這二者作用下,群眾被激起的極端情緒。

原本,亞當·麥凱隻想拍一部反思全球氣候變化的電影。

片中的彗星,最初指代的也是「氣候危機」。

可是在開拍一個月後,疫情爆發了。

現實中發生的很多事,給了亞當·麥凱新的沖擊。

他在采訪時談到一個「比劇本還離奇」的時刻是:

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說,喝漂白劑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這件事讓亞當·麥凱徹底下定決心修改劇本。

他給制片人發了短信說:

「現實已經這麼瘋狂了,好吧,那我們要讓電影更加瘋狂一點。」

于是,我們可以在《不要擡頭》中看到,電影對現實中發生的許多事,進行了高度戲劇化的諷刺。

電影借《天天揭秘》這檔節目,批評了全美三大有線新聞媒體:FOX,CNN和MSNBC。

它們在很多時候掄為政黨互相攻讦的武器,沒有很好地承擔新聞媒體的職責。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而梅姨飾演的美國總統,基本集合了幾任美國總統的缺點——

裡根的表裡不一,小布什的德不配位,奧巴馬的世故圓滑,特朗普的傲慢自負。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而通過金錢左右美國政府的CEO,則是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索斯和結合體。

兩人分别有SpaceX和藍色起源這兩大太空公司。

就連那顆飛向地球的彗星,也對應現實中的「4660 Nereus」小行星。

1982年以來,世界各國科學家在跟蹤這顆小行星。

它大約每十年進入地球軌道一次,屬于「近地天體」。

而觀測目的,正是因為它包含價值約47.1億美元的稀有金屬。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當然。

比起以上這些,《不要擡頭》最大的一個諷刺,還是總統大選前後美國國内前所未有的分裂狀況。

随着彗星撞擊地球日期的臨近,彗星離地球越來越近。

近到隻要擡頭,就可以在天空看見。

就算是主張陰謀論的人,也不得不重新思考。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但。

哪怕真相隻需擡頭就能看見。

仍然有部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視而不見。

他們可能是參與競選的政客。

可能是觊觎稀有金屬的富人。

可能是看中彗星可能會帶來工作崗位的窮人。

也可能隻是單純想特立獨行的激進分子。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因為一顆彗星,整個美國被撕裂成了兩個陣營。

非黑即白,勢不兩立。

願意相信這件事的人,他們的口号是「擡頭看」(Just Look Up)。

與之相對的另一部分人,他們的口号是「不要擡頭」(Don't Look Up)。

甚至引發了大規模的沖突。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不要擡頭》以一種近乎歇斯底裡的狀态,拍出了美國兩黨對立的局面。

也就此強調了二極管思維的可怕之處。

它可以輕易就成為政治工具,緻使無人在意真相。

而這樣的狀态,不隻存在于人與人之間。

在疫情之下,它已然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寫照。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當電影中所隐喻的真實事件被一一解讀出來以後。

也就不難發現這部電影的缺陷。

它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解讀。

如果說,在電影中指涉政治是「夾帶私貨」的話。

那麼《不要擡頭》這部電影就是在私貨中插播電影。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換句話說。

亞當·麥凱想要用電影去諷刺現實的意圖過于明顯,以至于讓電影被現實牽着鼻子走。

他把過去兩年間美國發生的大小新聞用電影重新包裝了一遍。

如果剝離掉現實的話,這部電影将變得毫無意義。

這種投機取巧且孤注一擲的方法,難免惹人反感——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需要電影呢?

直接看新聞報導不就好了?

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對于電影所提及的政治事件是感興趣的。

并且會為這些隐喻而感到興奮,仿佛與導演産生了某種心靈感應。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此外,這部電影的另一大問題在于:

通篇的諷刺與揶揄,歸根結底是一種自嗨。

地球毀滅的結局,看似在警惕世人。

其實是一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傲慢。

導演傳遞出的是一種「鴕鳥思想」——

人類是愚蠢的,是不值得被拯救的,通通毀滅吧。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然而,無論是氣候危機還是全球抗疫。

事實上确實有一部分人在作出自己的努力。

電影的結尾等于無視和抹殺了這部分人的奉獻。

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懶。

電影的前半部分,玩笑開大了。

諷刺的喜劇效果是達到了。

但結尾已經圓不回來了。

畢竟,提問遠比回答要來得簡單。

在黑色幽默和末日叙事之間,電影沒有找到平衡。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導演亞當·麥凱這樣形容《不要擡頭》的觀感:

「我的目标是帶觀衆穿過整座遊樂園,最後抵達垃圾場。」

他對這部電影有着清醒的認知:

《不要擡頭》這部電影好與壞,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必須引發争議。

這麼拍電影的目的,不正和電影中所諷刺的現象相吻合嗎?

是以。

《不要擡頭》在電影中所諷刺的現象有多荒唐。

這部電影就有多荒唐。

集齊頂級巨星,這壓軸大片還是玩脫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