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民族幾次差點滅亡,最終卻成為世界強國,被譽為世界最強大
縱觀世界曆史,很多強大的民族,都由于外敵入侵,或者是外來文化的影響,而導緻民族沒落,最後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比如古羅馬在曆史上曾有着優秀的文化與政績,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文化上,都在世界曆史中演繹着重要的“角色”,但最後仍然消失在世界民族之中。而中華民族也曾經幾次的“入侵”,卻依然屹立于世界之上,最終成為世界強國,那麼是什麼能夠讓中華民族的曆史能夠不斷傳承,最後成為世界最強大的民族呢?

中華民族最早的外敵入侵,可以追溯到晉朝時期,“五胡亂華”使中原陷入一片混亂與混戰。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于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緻了經濟重心南移。
在《晉書》中有着明确的記載: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這一時期,曆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在這場世紀浩劫中,中原文化不但得到了阻礙,并且還受到了無盡的摧殘,當隋文帝建立隋朝後,漢人的文化逐漸興起,并且對以前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階級”朝廷了嚴厲的打擊與控制,“科舉制”的實施就是其最有效的證明,唯才是用,而不再是以往的士族、貴族世襲制。
在宋朝時期,宋朝的經濟與文化雖然較為繁榮,但仍然不斷受到外族的入侵,其中的遼國、西夏等外族勢力不斷侵犯宋朝的邊境,并且侵占國土等,當時的宋朝在兵力方面雖不及遼人、金人等善戰,但仍然做出頑強的抵抗。家喻戶曉的嶽飛等名将就是當時抵抗外敵的民族英雄。
《宋史》中記載:“西漢而下,若韓、彭、绛、灌之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嶽飛者,一代豈多見哉。史稱關雲長通《春秋左氏》學,然未嘗見其文章。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诏班師,飛自為表答诏,忠義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諸葛孔明之風。”給予了嶽飛極高的評價。
之後雖然蒙古鐵騎統一了中原,并不斷向外擴張土地,但由于缺少治國之術,隻統治了九十多年,便由朱元璋取而代之。元朝的統治忽略了中原文化的重要作用,隻重視以武治天下,這樣的統治必然不會長久。并且對漢人的文化也加以嚴重的控制與打壓,以至于在明朝建立初期,中原文化與經濟遠不如宋朝時期。
之後在朱元璋提出的“休養生息”政策之後,才逐漸恢複興起。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複中華宗主國地位。社會生産逐漸恢複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明史》中記載:“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而中原文化也以此而得到複興。
在清朝滿族統治時期,之是以能夠統治時間較為長久,與重視中原文化、滿漢一家的政策有極大的關系。但在晚清時期,由于政府的腐敗無能,面對八國聯軍的入侵不得不做出割地賠償的恥辱之舉。但中華民族始終在不斷的興起,最終推翻了封建王朝,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強國,這頭睡醒的雄獅成為讓世界人矚目的存在。
可以說中華民族的經曆是極其坎坷的,但始終屹立不倒,其主要原因除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之外,更主要的就是有民族的凝聚力,無論在什麼時期都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是這樣的凝聚力讓中華民族逐漸興起。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期,我們的身體裡流淌的是華夏民族的鮮血,骨子裡存在的是铮铮鐵骨與民族氣節,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成為世界強國是必然的趨勢。尤其現在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走到哪裡都會因為自己是華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參考資料:《晉書》《宋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