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藝術家徐冰的大型個展“徐冰的語言”近日在上海開幕,展覽以他的文字語言和藝術語言為核心線索,通過版畫、裝置、文獻記錄、手稿、影像、紀錄片等梳理其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藝術曆程。

已故德國學者恩斯特·伯施曼的《中國建築》中文版近日面世,1925年初版的該書是中國古代建築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對梁思成《中國建築史》的寫作産生了深遠影響。近日,泰特策展人李淑京被任命為2023年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她認為藝術應該直面當下人類危機并予以解決;在中國廈門,藝術家吳觀真舉辦個展“恍惚”,試圖在不确定中尋找确定。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并評析國内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上海|藝術家徐冰

“徐冰的語言”:梳理藝術緣起和發展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徐冰

12月24日,個展“徐冰的語言”在浦東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以徐冰文字語言和藝術語言為核心線索,展現作品中的思想和學術理論。七十餘組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作品分布在美術館一層和三層,版畫、裝置、文獻記錄、手稿、影像、紀錄片等展現其藝術的多元和豐富。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天書》 浦東美術館展覽現場 2021 浦東美術館

一層展覽以時間順序,闡釋着徐冰的文字語言創作從實驗走向成熟、從東方語彙擴充到世界語境的思維推進與形态流變。其版畫作品《五個複數系列》是貫穿其創作曆程的一條重要線索,也被視為《天書》的誕生前奏。在版畫與文字、東方與西方的共生中《天書》《英文方塊字》逐漸誕生,直至2003年的《地書》,伴随着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而快速提升,徐冰敏銳地捕捉到圖像文字與網絡溝通方式的價值和未來方向,尤其在在公共空間懸挂的裝置《猴子撈月》與《文明的引力》(将于2022年4月在中央展廳呈現)将此命題的表達形象化。這些作品用藝術的特殊語言引發觀衆思考不同文化視角之間的糾纏、較力。它們如何互相影響、補充與矯正,以及探讨不同種族、信仰、價值觀的人們分享和共建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在三層展廳,《英文方塊字書法教室》、《背後的故事》、《芥子園山水卷》等作品将“符号性”的中國文化在作品中被激活,中國的思想方法、文化态度、世界觀之精華,都可以成為思維邏輯進步與發展的養料。展覽還展出了《文字寫生》系列、手繪動畫《漢字的性格》、《煙草計劃》、《鳳凰》等作品。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英文方塊字書法室》 浦東美術館三層展覽現場 2021浦東美術館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鳳凰》 浦東美術館展覽現場 2021徐冰工作室

徐冰認為,藝術語言中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關于每件作品之間的互補和支撐關系。舊作是對新作的注釋,新作是對舊作的重新發現。社會現場的變異和能量,不斷注入進創作靈感。看似聲東擊西與錯位的面貌之下,多層次的社會議題與文化思考在發聲,通過對舊有藝術方法的改造與新語言的提示,藝術的邊界被不斷拉伸拓展。展覽将持續至2022年8月23日。(文/黃松)

中國 | 德國學者恩斯特·伯施曼

他影響過梁思成林徽因,中文版《中國建築》面世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德國學者恩斯特·伯施曼(1873—1949)

德國學者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的重要著作《中國建築》中文版近日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伯施曼1906-1909年中國建築考察的成果之一,初版于1925年,共收錄700餘幅照片,13餘萬字。原書分兩卷,共包含20章,從城牆、大門、殿堂、屋頂裝飾等建築結構本身出發,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探讨中國建築藝術的本質特征。可以說《中國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對梁思成《中國建築史》的寫作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德】恩斯特·伯施曼 著 夜鳴、杜衛華 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 2021

恩斯特·伯施曼是德國皇家柏林工業高等學院(柏林工業大學前身)教授,堪稱全面考察和記錄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人。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國皇家基金會的支援下,伯施曼跨越中國14個省區,行程數萬裡,對中國的皇家建築、寺廟、祠堂、民居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張照片、2500張草圖、2000張拓片和1000頁測繪記錄。這比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察早了20年,他也是以得到了“中國建築攝影鼻祖”的稱号。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通信研究員。1933—1935年,被特聘為中國傳統建築遺産顧問。出版有《中國建築與風景》、《中國建築》、《中國建築陶藝》、《中國建築與宗教文化》等作品。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清西陵石牌樓。伯施曼測繪。

《中國建築》自問世以來,就得到了相關業内專家的高度好評。美國路易維爾大學美術系副教授賴德霖評價稱:“伯施曼的著作是20世紀初期少數(隻有兩本)對中國建築進行全面介紹的重要專著。盡管其德文文字有可能會妨礙中英文讀者對于作者觀點的接受,但其中大量精美的照片和測繪圖無疑為當時的建築人士了解中國建築提供了寶貴參考。”

了解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人們都知道美國建築師茂飛和中國學者樂嘉藻。前者設計了大量符合現代材料和結構技術原理,同時又具有清代官式建築風格的建立築;後者在1935年出版的《中國建築史》一書則是中國同類著作中的第一部。

目前有關二人生平及其設計或著作的讨論與研究已不鮮見,但有兩個問題似乎仍有待回答:茂氏雖然有機會通路北京、廣州和南京等中國重要城市,并參觀紫禁城這樣高等級的建築執行個體,但他有關中國建築的文章除了一般性的概述,并無詳細的調查資料。他能夠設計出造型相對準确、類型又頗為多樣的中國風格建築,原因何在?樂氏不是中國營造學社會員,應該沒有梁思成、劉敦桢那樣多的田野考察機會。他的著作提到了許多營造學社出版物并未介紹過的執行個體,它們又源自何處?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在20世紀初期,大多數建築師沒有接受過中國古代建築史的教育,也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業餘進行實地考察,那麼他們設計中國風格的建築所參照的樣本是什麼?

這些問題的部分答案其實就在當時的一些出版物中,而德國學者恩斯特·伯施曼的著作《中國建築》和《中國建築與風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文/畹町)

南韓 | 泰特策展人李淑京

2023年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藝術解決共同危機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李淑京

據artforum公衆号等報道,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國際藝術資深策展人李淑京(Sook-Kyung Lee)被任命為第14屆南韓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展覽将于2023年4月7日至7月9日舉行。受疫情影響,雙年展從原定的2022年推遲一年。第13屆光州雙年展也曾因疫情延期,且參觀者大幅減少。

李淑京是自金宣廷(Sunjung Kim)上司光州雙年展以來首位出生于南韓的策展人。在2019年加入泰特現代美術館之前,她曾在泰特利物浦美術館和泰特研究中心工作,并于2015年策劃了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南韓館。近期,她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策劃了廣受好評的白南準作品回顧展。

李淑京說,“藝術的作用是解決我們共同的危機,提出未來方向:種族與階級沖突、氣候緊急狀态和環境問題以及新冠疫情就是我們時代的藝術家正在探索的地球層面的危機”。即将舉行的雙年展将以“非西方視角”為基礎,展現“中心與邊緣之間的關系的轉變、真正平等的聯系和交流,以及對更好的人類群體的想象。”

雖然2023年光州雙年展的主題尚未公布,但組織方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展覽将圍繞“光州精神”展開,并将這座南韓城市置于全球語境中。活動還将展現“地球願景”,考慮“種族、文化和曆史多樣性”。(整理/錢雪兒)

廈門 | 藝術家吳觀真

個展“恍惚”,在不确定中尋找确定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吳觀真

日前,藝術家吳觀真個展“恍惚”在廈門舉辦。展覽呈現五組藝術家全新創作的作品——“那水”系列,作品是為這個特殊場域所定制,打破架上繪畫形式,以更加裝置感的方式與空間相融合。展覽将畫作置于戶外,讓“那水”真實地浸入水中,在真實與記憶雙重的“水”之媒體上,呈現“藤蔓”的主要創作意向。而藤蔓這一意向正是近期藝術家對于當下境遇與個人生活感覺的思考與表達。

一周藝術人物|徐冰的“文字語言”,伯施曼的《中國建築》

吳觀真 那水作品局部 大型裝置 2021

吳觀真出生于福建,是道地的閩北人,這裡素來有着用漆的傳統。以“兒時大自然中的記憶碎片”為創作來源,為了更加自由地诠釋内心夢境般的記憶,他将大漆脫離了木胎,鋪展在更為清透、虛薄的苎麻之上。漆誕生于自然,苎麻也是源于自然,自然之物的生命過程讓人感受到時間美學的意義。吳觀真在漆與麻的材質上不斷探索虛與實、空與色、有與無之間的關系,特别強調作品的自然性,挖掘材質本身的特殊性,突破傳統漆藝的桎梏,在光影所呈現的時間與空間性中打磨屬于自己的當代藝術語言。展覽名稱“恍惚”二字則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整理/錢雪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