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梁姓淵源流長,梁氏家族人才輩出,幾千年來和其他各姓一樣,為繁衍後代和創造文明,湧現了許多傑出的風雲人物。他們的偉績和為人以及文化遺産,值得世代相傳。為讓更多人了解梁氏文化曆史,小編整理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梁氏名人故事轉述出來以飨讀者。下面講的這個梁氏名人,他與班超齊名,卻被人們遺忘了兩千多年。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梁慬是北地弋居人(今甘肅甯縣)。他的父親是跟随名将窦憲一起出征匈奴”勒石燕然“的軍司馬梁諷。梁慬從小就有慷慨大志,渴望建功立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延平元年(106),經略西域的班超逝世四年之際,梁慬終于被拜為西域副校尉。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大家都知道,班超辛辛苦苦經營了三十五年的西域一直都非常穩定。可是,班超逝世後,他的接班人任尚卻反班超之道而行,自作聰明另搞一套治理西域的方案(這套路在現在是不是也很眼熟?)。可惜任尚沒有班超的魄力與謀略,反過來把西域搞得一團糟。梁慬趕去上任剛走到河西走廊,西域就亂了,西域諸國集體造反,進攻駐守在疏勒的西域都護任尚。于是,梁慬按照朝廷指令,征調五千名羌胡騎兵,火速趕往西域。誰知,他還沒有抵達,任尚之圍已解。最終,梁慬還是有驚無險的順利上任了。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當年班超任西域都護時,西域都護府駐紮在龜茲國的它乾城(在今新疆新和縣玉奇喀特古城)。梁慬到任後,西域的局面越發混亂。梁慬覺得它乾城小,城池不牢固,如果發生戰争很難守得住。于是他就忽悠龜茲國王說西域都護府願意移到龜茲城,與國王一起守衛龜茲國。龜茲國王是班超當年扶持起來的,班超死後,他的王位就不穩了,對手正謀劃着把他趕下台呢。在龜茲國王感覺孤立無援之際,梁慬伸出了這枝橄榄枝,他如獲至寶,馬上就請梁慬把西域都護府搬到了龜茲城。龜茲國王的競争對手一看,着急了,鼓動一部分龜茲人,聯合溫宿、姑墨等國數萬兵發動叛亂。梁慬果然沒有看走眼,龜茲城非常堅固,叛軍連攻數月都沒能破城。後來,梁慬趁叛軍缺糧準備撤退時,親自率軍出戰,大破叛軍,斬殺一萬餘人,龜茲國的局勢終告穩定。此戰後,梁慬名氣大漲,西域諸國不敢再犯龜茲城。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梁慬雖然赢得了龜茲城,但仍然控制不了席卷西域的叛亂。漢軍除了據守龜茲城,什麼都做不了。西域通往中原的道路已被堵塞,指令、檔案無法傳遞,朝廷對此感到擔心。梁慬等漢軍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隻好固守龜茲城。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由于不堪重負,東漢朝廷不得不決定撤消西域都護,另派騎兵出塞迎接梁慬等人,要求他們全部撤退回國。遼闊的西域,從此成了東漢王朝永遠的傳說。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永初二年(公元108年)春,梁慬帶兵從西域回到敦煌。正趕上羌人叛亂,朝廷命梁慬留下作為各路兵馬的援軍。梁慬到達張掖日勒時,一萬多羌人攻打亭候,到處殺人放火。因為西域都護被撤消而退兵回國的梁慬等西域都護兵将正在窩火中,這些叛亂的羌人就成了他們傾瀉怒火的對象。梁慬分兵幾路同時攻擊。突然出現的西域都護兵把羌人打得大敗,并乘勝追到昭武。羌人四散逃走,其中隻有十分之二三的人得以逃脫。到了姑藏(今甘肅武威),羌人的貴族三百餘人到梁慬那裡投降,梁慬慰問了一番後把他們遣回了的故地,河西四郡重又安定下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阻止了西域的混亂局面向内地漫延的勢頭,確定了關中穩定,客觀上確定了東漢王朝的穩定。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冬,南匈奴與烏桓反叛。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正月,梁慬率軍八千多人在屬國故城與南匈奴交戰,擊敗并殺死他們的主帥,殺死三千多人。南匈奴單于氣急敗壞,親自率七八千騎兵包圍梁慬。梁慬藝高人膽大,也親自披甲奔馳出擊。在他的帶領下,漢軍挾勝戰餘威,所向披靡,南匈奴單于不得不引兵回到虎澤(今内蒙古達拉特旗東南)。梁慬以連營逐漸向前推進的方式進攻。南匈奴單于數次突圍無果後請求投降,梁慬于是大擺兵陣接受他們的投降。南匈奴平定後,朝廷升任梁慬為度遼将軍。

梁氏名人故事:東漢名将梁慬平定河西走廊

《後漢書》中,班超梁慬合傳,後世稱為班梁列傳。這兩人都是有大功于西域者。班超、梁慬在西域奮鬥,能成功立名,享受爵位,薦功祖廟,勒勳于後,他們都一個時代的志土。同樣有大功于西域者,班超早已為人們所知,梁慬則深藏在史書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