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民國一位文學大佬,竟然是李鴻章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直到現在我才知道。至于是誰,先賣一個關子,請接着往下讀。

在晚清與民國時期,能夠在曆史上留下名聲的那些人,可以随便看,90%以上都是當時的有聲望有地位的人。

在那個年代,社會資源基本都被那些世家望族所掌握,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幹出點名堂,真的相當不易。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是以,當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民國那些大佬的時候,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不管是林徽因、陸小曼、徐志摩、張愛玲、還是冰心,更不提魯迅、郭沫若了,他們的身世背景一挖,就都懂了。

那麼李鴻章又和誰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呢?

01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

這事,還得從李鴻章嫁女兒說起。李鴻章作為“中興四大名臣”,在中國曆史上有着很深的影響。

衆所周知,李鴻章在與列強周旋方面很有心得,殊不知在他個人生活中,做起事來也一樣讓人捉摸不透。

李鴻章在大老婆周氏去世之後,便娶了同僚趙畇的女兒為妻來填房。當時李鴻章39歲,而趙畇的女兒趙小蓮才24歲。

或許這件事也對他之後嫁女兒有一些影響,在他看來,老夫少妻這個年齡差并不算大。

倆人各方面都比較和諧,趙小蓮還為李鴻章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李菊耦、李經溥。

李鴻章有個同僚叫張佩綸,就跟李鴻章非常合得來。張佩綸仕途發展非常一般,但是這個人是個“正直人”。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單單因為張佩綸上書被摘掉頂戴花翎的人就不在少數。古話有雲“斷人财路,猶如殺人父母”,張佩綸總是将别人面前的蛋糕打翻在地,單純這一點,就注定了他的仕途一定會受到同僚們的排擠。

張佩綸除了在上評時政,彈劾大臣方面比較擅長之外,還是一個十足的主戰派。在公元1883年,中法戰争爆發,張佩綸發揮“嘴強王者”的優勢,議兵書寫得頭頭是道,敵我之态分析的那是滴水不漏。

就連慈禧老佛爺也是打心眼裡折服,讓張佩綸去福建馬尾督軍,期待着他能夠給大清朝争口氣。

結果,張佩綸真的去主持軍務時,就暴露了自己的短闆。中法戰争可以輸,但是沒想到輸得那麼難看。

張佩綸不僅僅讓自己打了臉,還丢了慈禧太後的臉。于是,朝中大臣也對着張佩綸一頓彈劾,最後将他發配到張家口服役。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02

張佩綸何德何能,為何李鴻章要選他當女婿

就在張佩綸最不得志的時候,李鴻章還不忘了向他伸出援手。在張佩綸流放期滿之後,李鴻章還特意收留了他,将他留在自己身邊做一名文書。

也就是在這時候,李鴻章決定将自己年僅22歲的女兒許配給張佩綸,要知道40歲的張佩綸之前已經死過兩任老婆了。

那麼一個要年紀沒年紀,在事業最低谷的男人,究竟是什麼吸引李鴻章?如果說是情義,亦或者是欣賞他的為人,我認為李鴻章不會拿女兒的幸福去交換。

按照我的了解,李鴻章還是看上了張佩綸的背景。這件事告訴我們,如果有看不懂的事了,不妨看看當事者的身份背景。

張佩綸能夠在朝堂上各種彈劾,除了他本身有能力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的家族和皇族之間有着很深的關系。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鹹豐皇帝死後,慈禧太後一步步掌握了實權,這個過程也相當艱辛。而慈禧太後的父親惠征和張惠倫的父親張印塘,是一對難兄難弟。

起初惠征是張印塘的接任者,後來成了張印塘的下屬。當時太平天國運動風靡全國,湘軍、淮軍等都還沒有問世,倆人就帶着大清朝的子弟兵和地方團練與太平天國軍隊對抗,一路上敗的很慘。

幾年下來,戰事吃緊,壓力巨大,張印塘和惠征竟然先後病死在了戰場上。後來張佩綸在慈禧身旁當差,比他大13歲的慈禧想必對他有特别的一種“姐弟情”。

張佩綸單純在1874年至1884年之間,就先後升遷4次,從七品升遷到正三品,這要是放在一般官員身上,這一輩子恐怕都升不到。

李鴻章能夠成為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這必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于是,李鴻章便主動牽線搭橋,将李菊耦嫁給了張佩綸。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03

那個家喻戶曉的名人是誰

雖然張佩綸與李菊耦老夫少妻,但是李菊耦還是張佩綸生下了一兒一女。可好景不長,李鴻章在光緒27年去世,僅僅過了一年張佩綸也駕鶴西去。

年紀輕輕的李菊耦很吃力地撫養着這一雙兒女,到了1912年時,也因肺病去世。她去世的時候,兒子張志沂16歲。

雖然家族破落,但是畢竟這麼多年積累的根基還在。在公元1915年,19歲的張志沂與黃素瓊結婚。

這個黃素瓊是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女兒,這個黃翼升當年做過李鴻章的副手。由此可以看出,他們這個圈子裡面關系是多麼密切。

在1920年,倆人生下了一個女兒,這人就是我們熟知的張愛玲。

李鴻章挑女婿有一套,将女兒嫁給一老臣,子孫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04

後記

張愛玲也和母親一樣,受到新思想與新思潮的影響。後來張愛玲成為了民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

她喜歡寫一些貼地氣的情愛,在她的小說裡,總有一些小情小愛在裡面。從她的作品就可以看出,張愛玲是一個放蕩不羁的人。

之是以有這樣的結果,必然有一定的原因,張愛玲生活于那個大家族,在那個衰落的大家族裡面,充斥着的便是這些不那麼高大上的故事。

于是,她便将這些事寫到了小說之中,是以,在我們讀張愛玲小說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其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影子。

END

繼續閱讀